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

2021-03-28张伦阳王伟

民族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理论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张伦阳 王伟

[摘要]科学研判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现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民族关系长远发展所制定的战略规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心聚力之效,意蕴是丰富而多维的:其理论逻辑在于,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是历史意蕴,“五个认同”是核心内容,服务“两个大局”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价值导向;其现实基础在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自在”“自觉”到“自强”是其精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政治保障,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结构是其社会基础;最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其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认为,当前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3],而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心聚力之效,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发展,是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话语体系的最新成就。如何去理解、看待、實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从其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和实现路径去做深入的研究。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交往互动中形成的类似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却又超越其概念边界的命运共同体。“大一统”的政治观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以“礼”为核心的天下观,综合造就了今天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对这一历史意蕴进行继承和发展。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既包含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心理归属,又有集体身份认同的含义,还包括共同的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对执政党的认同。从根本上来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这五个方面的个认同。我们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蕴: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国是举世公认的唯一一脉相承、延续至今的文明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底蕴。

几千年来“大一统”的政治观念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政治保障。自秦汉以来的历代中央王朝,无论是汉族帝王还是少数民族君主,他们都将实现并超越自秦汉以来国家版图的统一作为政治追求。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国历史上所建立的中央王朝都是包含多个民族的国家,且越是强盛的中央王朝建立的国家所包含的民族越多。“夷夏观念”体现了中国文明光谱的兼容性,是推动民族融合的文化渊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叙事中,“华”、“夷”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界限,如满足一定的文化条件,“行周礼者为华夏,拒周礼者为夷狄”[4],故而“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少数民族君主入主中原后,都将自己视为华夏正统,“称中国位号,方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5]。在长期的历史互动中,既出现过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现象,也出现过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现象,更多次出现少数民族互相融合的现象。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社会是基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家国天下”同构式高度世俗化社会而非宗教式社会,基于家族结构而起的“宗法”观念在更高层次的政治伦理上扩展为国家的“礼法”观念,而基于这一价值判断之上的“天下则是具有超越性的价值体”[6]。

从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并非西方建构主义语境中的“想象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含了历史、当下和未来的实体:中国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频繁的互动交融汇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史,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华民族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各民族互相学习借鉴和发展;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成员之间是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实现“五个认同”

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是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应有之义。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都是基于认同这一基础之上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民族作为认同的主体,又作为认同的客体,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完美契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上的创新与贡献。

作为一个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已经由“交融一体、繁荣一体的自在的中华民族实体”[7]27发展到今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家形式的命运共同体,但是其本质属性仍是政治的、民族的和文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实现基于三重属性之上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认同的关系而言,三种认同并非孤立存在;从认同的构成要素而言,每种认同都包含不同的认同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概括总结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8]。

从民族认同的角度来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都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做出过伟大贡献,要警惕利用历史问题人为制造民族矛盾、挑动民族情绪的错误历史观。要正确地认识到我国各民族之间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谨防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的抬头,要坚定地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做斗争。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为中华民族认同提供根本。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认同各民族所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又要认同各民族所创造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还要求实现不同民族之间对相互文化的欣赏和认可。要坚决反对将中华文化与某一民族、某几个民族文化划等号,也要防范将民族文化孤立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倾向。

从政治认同的角度而言,对伟大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成了政治认同的三个基本维度。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最核心的政治认同之一,反映了正确的国家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中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共同建立、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正确的政治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体现了正确的制度观。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使中国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向:服务于“两个大局”

当前中国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的大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际的大局即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所提出的凝聚中华民族的磅礴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举措。

从国内环境来说,当前我们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本质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9]。但是,我们同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要进行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当前社会主义中国正处在由富变强的道路上,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之际,中华民族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这一宏伟目标的内在要求,这也是时代赋予中华民族的光荣使命,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逻辑。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各民族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最高利益。从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在多民族国家中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契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苏联和南斯拉夫未能够树立牢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问题上处理不当而导致国家分裂,所留下的教训是惨痛而深刻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使其成为保障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护身符。

从国际环境来讲,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外在表征是大国战略博弈态势加剧、其直接体现是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其内在本质是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之争。当前大国战略博弈呈现出中美竞争的态势,且有加剧的趋势;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呈现出“东升西落”的走向,且有加速的趋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速了对中国的围追堵截,多次利用所谓的新疆问题、西藏问题、香港问题、台湾问题等对中国发起政治攻势。与此同时,“逆全球化”现象所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流行,相关国家片面追求国内利益,在重大国际事务上采取单边主义行径。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3]。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国际形势,做好自己的事情,厚积薄发,谋定而后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实际上是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之争。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时代,中美力量强弱对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优越性和国家发展模式的有效性。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上,中国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解决思路。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

在习总书记的相关表述方面,从2014年的“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7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虽然表述字数相差不多,但是却反映出: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一个客观的事实存在,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夯实这一客观存在。当前中国已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阶段、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已共同体意识也经历了从“自在”“自觉”发展为“自强”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结构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基础。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明在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自近代以来,因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长达百年的深重苦难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探索,改变了新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以改革开放为契机,我国社会生产力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社会和经济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從总体来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民族地区的贫困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自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针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特色、基础设施建设等,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措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民族八省区的贫困人口自2013年的2562万下降至2019年的119万,贫困发生率也由2013年的17.1%下降至2020年的0.79%[10]。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也是我国日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科技实力快速发展,在多项重大科学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占据多个世界产业技术的制高点;我们的国防实力显著提升,国家有能力御敌于国门之外;我们的综合国力与世界第一的差距在日渐缩小,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从“自在”“自觉”到“自强”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自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以“华夏”“诸夏”为名的族群,出现了以“中国”为名的政治地域。历代中原王朝无不以中国正统自居,即使是自边疆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也高度认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言的“苟不能使天下合为一统者,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的大一统观念。中国历史上多次呈现出统一和分裂交互进行的局面,在华夷之辩较为严重的宋元时期,司马光、王若虚、元好问等皆表达过“分裂时期各个政权无论正统与非正统,都是中国”[11]的思想。各民族在历史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如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对国家的忠诚、对君主的服从、对祖宗的敬畏等,形成了自在的民族实体。

在近代中国从封建帝制王朝向现代主权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伴随着清末以来“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华民族观念进一步被塑造成型,并得以广泛传播。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以整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构建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己任: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由清末“五族大同”演变而成的“五族共和”成为中华民国的建国主张;“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在这期间,中华民族完成了由“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觉”的民族实体的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族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赋予了中华民族以新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华民族获得了基本的政治框架和稳定的想象空间,具有了国家形式[12]。中国各族人民携手走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共同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社会进步成就卓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不断上升,极大地提高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当代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自觉”走向了“自强”。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如何整合民族利益关系,实现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是困扰许多后发展多民族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一大难题,在这一问题上处理不慎就会有导致国家分裂的风险。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两大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2];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来保障国家权力真正地体现人民的意志,以人民民主的方式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整合社会利益、调解社会矛盾;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构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多样性和一致性的统一,谋求不同群体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坚持民族平等制度,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反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使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推动社会进步。

在国家治理体系方面,坚持依法治国,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宪法》,并通过专门法律、工作条例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构筑了完善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人民在精神上的团结一致;注重民生问题,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注重生态保护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整合民族利益关系、实现族际政治整合方面拥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地协调族际关系,为国家的统一,尤其是少数民族统一于多民族大家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巩固的基础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牢固,同时也使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图谋无法得逞”[13]。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结构

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的关系当中,构成社会基本要素的社会结构起到的是基础性的作用,伴随合理的社会结构会出现的是社会良性运行,社会各子系统之间会相互协调和促进发展;而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则会导致社会恶性运行,使社会运行出现脱轨、失序的现象。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民族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结构,其重要程度不亚于社会阶层结构。多民族社会结构是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起点与基础,民族关系的大体格局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民族社会结构。[14]

“多元一体”是对当今中国民族社会结构最准确的概括。中华民族从“自在”“自觉”走向“自强”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是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在民族结构上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多元一体”,或者说,“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辩证统一,这就是中国的民族格局。[15]自历史沿袭下来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状态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1]。在“一体”和“多元”的关系上,习近平用“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做了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结构的特征:在“多元一体”结构中,代表五十六个民族的“多元”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一体”;中华民族离不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也离不开中华民族,各个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中华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和方向,五十六个民族是历史发展的要素和动力。

当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在与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股势力”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三个离不开”思想的重要性。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结构已经成为我国民族结构的显著特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要将存在于观念层面的主观意识转变为现实层面的客观存在,将意识的偶然性通过有效的实践路径转变为物质的必然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9]。当前,中国民族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7]58。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须得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路径进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巩固政治共同体,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以强化经济共同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打造文化共同体,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稳固社会共同体。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路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所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创新性政策。近些年来民族工作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针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质疑,甚至波及到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面对此种情况,习总书记一锤定音:“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可以休矣。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我们的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这个源头变了,根基就动摇了。”[1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少数民族的自治有机结合起来,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的前提下实现少数民族对自己事务的管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结合起来,各民族在自治地方地位平等,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的交流交往交融和经济上的互助互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结合起来,在一个或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地方,各自治地方都囊括了多个民族,将其打造成一个较小的自治共同体,有利于推动民族团结。近些年来,从英国的苏格兰独立公投、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到美国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种族冲突,一系列的事实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施行使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民族关系整体呈现出和谐的状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是这一伟大工程的制度保障。在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路径:建立共享繁榮发展的经济体

物质决定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经济共同体的基础之上的。自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是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相对经济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绝对经济差距仍然较大。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在迈向经济强国的道路上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在发展的新阶段民族问题会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17]。

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以强化经济共同体,就需要做到:坚持新发展理念,使民族地区快速融入到新发展格局当中,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一带一路”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强东西部经济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创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如发展旅游业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注重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更高质量生活水平的需求;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在继承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并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取得经济效益;持续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摆脱绝对贫困之后,仍需持续对相对贫困的民族地区进行持续造血。经济建设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保障: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增进民族间的共性,减少少数民族在经济发展中的被剥夺感与被抛弃感,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各民族从“机械结合”走向“有机团结”为一体的过程,增强文化认同是根本方式。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精彩纷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宝藏。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支持,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自觉”到“自强”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需要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基因和精神内涵本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如统一思想、和谐理念、仁爱观念、大同主张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根基和精神依托,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在文化交流中,各民族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汲取借鉴彼此的长处,实现民族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百花齐放、繁荣发展。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需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当代中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在凝聚社会共识、引领价值观追求、引导社会思潮、提升各族人民的向心力方面成效显著,对中华民族有夯基固本的效果。

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首先要加强历史教育,尤其是将“四史教育”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历史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衔接面”[1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来的,如果在历史教育方面有所欠缺,那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会成为空谈。然后要注重褒奖典型,发挥榜样模范的激励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代表,他们所折射出来的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风尚、凝聚情感认同。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抗疫战争的阶段性胜利,强化了各族人民对中国机制体制优势的认同感。再者,还要抓住人民族群众这个受教育的主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青少年群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以知行合一为原则,帮助青少年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确立其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通过践行共同体意识强化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路径: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兴起,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而生活方式和生活场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间、空间对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限制在日趋缩小,不同民族间接触和沟通的频率大幅超越以往。这就要求创新民族工作方式、以新的思路应对新的挑战,以造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共同体。具体来说,可从场域视角和方法视角两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场域视角来说,当前城市民族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新重点。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在向城市集中,城市的吸引力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传统的生活社区涌入到城市工作、学习和生活。可以说,“抓住了城市民族工作,就抓住了民族工作的未来”[19]133,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19]134,有助于构建各民族和谐生活的城市空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校园生活使得不同民族背景的学生有着更多的互动可能,学校除了教育功能外,还应该为不同民族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使其在交往中增加彼此了解,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在交融中尊重欣赏,消除刻板印象,培养其对共同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电子产品普及化的当下,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使其成为另一个重要场域。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20],网络对人们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二空间”。习近平指出,“让互联网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1]。重视网络空间安全、依法规范网络空间生活,让互联网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使其成为积极的推动力量。

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法视角来说,首先要切实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水平。我国有上百种民族语言,汉语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形成的民族通用语言。推进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在满足少数民族学习母语需求的情况下,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主要教学语言,是真正促进民族间有效交往交流交融的措施。然后要构建多层次的民族间文化交流平台,以国家文化艺术节、地方民族艺术节、民族博览会、民族博物馆、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为载体,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同时,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欣赏。再者,互联网既是空间场域,又是技术手段。要发挥互联网在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导向作用,就需要占据互联网舆论的高地,以新媒体为载体,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正向舆论如各民族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的先進事迹、讲述脱贫攻坚事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将互联网打造成不同人群、不同民族之间的“共识空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

[4]张践.浅析孔子的民族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孔子研究,1987(3):18-24.

[5]郝时远.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46.

[6][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吴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4.

[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7.

[8]习近平: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15-08-26.

[9]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

[10]王延中,丁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成效、经验与挑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1):8-16.

[11]赵永春.试论金人的“中国观”[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4):1-12.

[12]张淑娟.新中国70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回溯[J].学术界,2019(9):162-169.

[13]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83.

[14]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 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2-28.

[15]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70.

[16]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可以休矣[EB/OL].(2020-12-10)[2017-10-24]https://www.neac.gov.cn/seac/c100474/201710/1083769.shtml.

[17]陈蒙.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N].光明日报,2018-9-5.

[18]李曼莉,蔡旺.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基本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20(3): 12-19.

[19]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33.

[2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12-12)[2019-08-30]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猜你喜欢

理论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浅谈供给侧改革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