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语境下再论“万象归春”

2021-03-28楼一宸

曲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万象受众内容

楼一宸

“万象归春”①,是相声爱好者较为熟悉的艺谚,它“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能作为相声的题材而加以反映”②,在一定程度上点出了相声的本体特征,也蕴含着曲艺艺术的一种艺术规律。

时至当下,互联网、新媒体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和平台。相声也与短视频等传播方式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万象归春”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新的深化和延展。

一、万象——相声内容的新拓展和传播载体的新开发

相声也称为“春口”。从业者们常说“天上飞的、水里凫的、草窠儿里蹦的”“大小买卖儿吆喝”等世间万象都可以被融入相声之中。另一方面,许多门生意、行当也都离不开插科打诨、逗笑取乐,在自觉不自觉中使用了某些相声技巧。所以“万象归春”中“万象”之本意,首在于相声艺术对丰富内容的不懈追求。

如何创作好作品是当前曲艺界共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相声因表演的灵活性等特殊原因,脚本多由演员自身完成,专职的相声创作者至今仍屈指可数。这就导致相声产量与受众需求长期达不到动态平衡,进而不利于相声在新时代进一步展现艺术魅力。所以找寻新素材探索新路径就成了一大要务。当前,短视频已经成为群众日常娱乐消遣的重要内容,也为相声创作提供了新的窗口。

短视频的内容丰富多样,表达方式也较灵活,其中三观正确且热度较高者更有着巨大的潜在附加值——通过阅读相对应的评论,可以有效了解受众对某一事件的倾向与看法。比如快手上的视频号“警花说”,聚集了天南海北多位女警,在几十秒几分钟内普及防诈反骗、交通安全、出境事项等知识,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反映出当前受众在某些方面的“法律焦虑”。不论是以视频本身为参考,还是以受众评论为出发点,此类相声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短视频拥有大量用户,每天产生的内容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不乏超出个体认知界限者。作为创作者,相声从业者若能够用心感受,也会获得很多自身生活圈以外的灵感和启发。

除了相声从业者,还有许多专业或半专业的喜剧内容创作者也通过短视频迅速火了起来。如脱口秀,它比起相声少了许多的程式,更能适应短视频的快节奏。脱口秀演员本身也拥有较强的创作能力,对时事和社会热点较为敏感,这使得他们也能迅速收获大量粉丝。除此之外,不少笑话创演者也有不少颇让人眼前一亮的技巧。这些都可以用来丰富相声的创作。

当然,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洪流泥沙俱下,金铁珠石纷杂,相声从业者也要做好对短视频内容的筛选和鉴别,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将“万象”全部归入相声中,这可能对相声形成“倒灌”,稀释甚至淹没相声的艺术本體。此外,如果一味赶时髦,什么流行说什么,短视频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那受众只会觉得生硬和重复。短视频海量的内容,必须进行相声特质的内化和转化,才能化为供相声所用的“万象”。

要有效提升艺术影响力,一方面要练“内功”,有效增加内容的丰度;一方面要练好“外功”,积极寻求更有效的传播方式。就此而论,“万象归春”的在传播层面的意义,当可理解为不同传播业态对相声扩散艺术影响力都会起到相当的作用。

这是对现象的提炼,也是对规律的总结。纵观相声史,传播层面的“万象归春”贯穿着相声的发展。早些时候,艺人们用白沙洒字、唱太平歌词等方式吸引顾客,节目也时常溢出曲艺范畴,化用戏曲、音乐等艺术形式,所以才有了“相声艺人的肚是杂货铺”的说法。随着商业电台的兴起和唱片录制技术的日趋成熟,相声从业者的声音借着唱片、乘着电波走遍大江南北。电视的普及进一步增强了相声的音相复合形象,也让相声成为了文艺晚会和电视晚会不可或缺的“主餐”和标配,一批相声演员和笑星应运而生,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互联网兴起后,相声的传播手段更趋多元化,与线下的重新兴起的小剧场一起,逐步构建起了一个层次多样的相声传播体系。

就此而论,相声和短视频及直播的“联姻”看似是新鲜事物,实际上承接的是相声自诞生以来与不同媒介融合发展的传统,是相声在互联网不断发展大前提下的新产物。当然,新事物总要在经受考验后才能分清理浊,确定利弊,“震惊!相声从业者在借机圈钱!”“是融合还是侵蚀?‘相声+短视频究竟是什么?”等,这都是UC震惊部应该操心的事,抱着平和的态度,积极探索在保证相声艺术本真基础上的融合发展路径方是正理,至于成败利钝,且听下回分解就可。

二、归春——本体意识下的守正创新

当前的短视频平台,具有较强娱乐性质的搞笑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不少相声演员,尤其是青年相声演员在短视频平台开通了个人账户,积攒了不少人气。平心而论,拥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喜感有较准确把握的相声演员在短视频平台确实具有先天优势,很容易脱颖而出,对此我们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持肯定态度。

通过短视频平台提高知名度无可厚非,但相声从业者也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相声与短视频之间的关系。“万象归春”,“春”是韵脚,更是题眼,一个“归”字清晰表达出了一个观念:不论如何融合新内容,借助新传播方式,相声的本质不能变。

从内容上看,短视频里的笑话段子并不完全等于相声段子,笑料不完全等于包袱。各类短视频的共同点就在于要在短时间内出效果,具体到搞笑短视频,便是要用三言两语让受众发笑。这其实和相声讲求的“铺平垫稳”和“三番四抖”等技巧相背而驰。相比起电视、广播、晚会等平台和媒介对相声时长的要求,短视频的时限更为严苛,相声很难组织出完整的包袱,打造出完整的结构。

从形式上看,“相声+短视频”还未成为成熟的形式,也没形成具有一定共识的通用模式。如此一来,相声从业者就势必要考虑一系列问题:短视频是要迁就大多数受众还是要坚守相声艺术规律,是要向“笑果”倾斜还是持续关注艺术效果,是自身的“钱途”重要还是艺术的前途关键。更严重者,如果“相声+短视频”真正形成规模,相声是否会从一种艺术形式退化为纯粹的视频脚本提供者。

相声归根结底是语言艺术,需要运用具体的言语与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短视频则是视听兼备,而视觉语言又先于听觉语言。如若不能清晰地认识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则可能影响相声从业者对相声本体的认知,将两种形态的喜剧手法混为一谈。以短视频方式说的相声,必然也是缺少了相声味的相声。曾经以网络段子拼凑的相声作品遭到了诟病,这是“相声+短视频”模式的前车之鉴。

短视频也好、直播也罢,相声在不断尝试着新的可能。科技在革新,时代在前进。度过互联网2.0时代,或许还会有3.0、4.0,又或许5G的全面普及会带来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而相声从业者要做的,就是遵循相声自身的艺术规律,利用媒介和平台的变化推动相声在新时代获得新的发展,不断讲述“万象归春”的新故事。

注释:

①“万象归春”有时也被写作“万相归春”,本文采用学术领域较为通行的前者。

②参见《相声大词典》“万象归春”词条。

参考文献:

[1]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相声溯源》,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

[2]吴文科:《相声考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出版。

[3]蒋慧明:《“云端”上下,相声何为?》,《人民日报》,2020年9月23日。

[4]王松:《想起“万相归春”》,《小说月报》,2019年第8期。

(责任编辑/马瑜)

猜你喜欢

万象受众内容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老挝·万象
心随万象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