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拼七巧板,“玩”出空间观念

2021-03-28陈桂玲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1期
关键词:七巧板学生会正方形

陈桂玲

空间观念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是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但笔者发现不管高年级的学生还是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习惯于静态平衡,缺乏动态平衡的空间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一年级开始,将七巧板作为课堂延伸,开发“趣拼七巧板”课堂。从“按图索骥”照样拼——“有思有变”多样拼——“诗画结合”创造拼,层层递进丰富学生的思维体验,让学生把握平面图形的本质属性,从小小的七巧板拼图中“玩”出丰富的空间观念。

在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的练习中,对于一些水平放置的图形,学生会很快判断出它们是什么样的图形。可是当有些图形旋转了一下,图形有些倾斜时,一些学生就不会进行判断了。

学生对于水平放置的图形更为熟悉,而对没有水平放置的图形不太习惯。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认知的思维定式,另一方面是学生更习惯于静态平衡。如何从一年级学生开始,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笔者尝试将七巧板作为课堂延伸,通过层层递进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思维体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一、充分的准备,让拼有“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七巧板学具,无论是颜色还是材质都具有多样性。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的时期,已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一套色彩鲜艳自带图形和答案的七巧板学具,能让学生操作起来更方便,也可让学生从模仿开始,丰富学生平时自主练习的形式。

二、有序的步骤,让拼有“备”

一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集中能力还有所欠缺。在学生对七巧板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引入丰富的游戏式学习模式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学中会“玩”,在玩中会“拼”。

第一步,设定好要拼的图案,让学生先观察图形的组合特征進行交流,然后模仿分解图拼;接着照着原图拼,最后不看任何提示独立拼。第二步,学生能够独立拼后可组织他们进行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在拼装中,让学生互相说说七巧板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第三步,通过即兴比赛,要求学生学会拼装的技巧并找规律。第四步,课后通过自主拼摆、亲子竞赛,加强巩固,建立空间观念。

三、丰富的形式,让拼有“方”

1. 按图分解

在这类活动中,可出示数字、字母、动物和人物等各种图片让学生参考分解图,根据分解图模仿拼出图形。

拼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拼的,完整描述拼摆过程,思考每个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拼图方法。按图模仿拼的活动引发学生对七巧板的浓厚兴趣和探究图形形状奥秘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成功,体会七巧板的“拼图”乐趣。

2. 见影拼图

在按图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七巧板拼图有了一定基础,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原图,尝试自己分解,然后拼图。

每个图形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说说是怎样拼出来的,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拼摆过程,找出拼摆的一些规律。

3. 一图多拼

一图多拼可以锻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更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比如,让学生拼摆“三角形”,可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5块或7块来拼;在用3块拼时,学生能够想出几种不同的拼摆方法。

学生经过按图分解和见影拼图后,慢慢掌握了一些方法,开始懂得“变”,思考不同的拼摆方式。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去模仿,仔细观察抓特点,触类旁通善应变,全盘考虑巧拼摆,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意识。

4. 创新拼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设计动物、人物、日常用品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某个“名称”的图案,如“人物造型”“汽车”等;或者让学生选择一个图形进行揣摩,并在此基础上稍作改变、移动板块,转换成类似的多种图案。

这就营造了多元素的创新学习氛围,学生对自己所拼的图形进行梳理、再构图或绘画,最后完善作品,添加文字说明,一幅创新的作品就完成了。通过此活动可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促使其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四、可行的操作,让拼有“法”

1. 猜测激趣,让学生清楚“玩”

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喜欢玩拼图游戏,教师可先演示一些拼成的图形如帆船、孔雀、滑梯、火箭等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动画的演示,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2.结构分析,让学生能“玩”

七巧板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成7块而成的,为了便于区分,我们通常将七巧板的7个小块染成不同的颜色。教师可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和具体的演示分析,使学生加深对七巧板认识,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及新接触到的平行四边形。课件上出示问题:“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具体每一块又是什么图形?”

七巧板由3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号图是正方形,1、2、4、6、7号是三角形,3号是平行四边形;1号和2号大小一样,4号和7号大小一样。

在学生熟悉七巧板的组成后,引导他们大胆地“玩”,发现5个三角形的特征:5个三角形的大小不一定相等,2个最小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中等的三角形,2个中等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最大的三角形。有了前面有趣的发现,学生更会“玩”,七巧板中最小的2个三角形可以拼出正方形,也可以拼出平行四边形。

3. 给足时空,让学生敢“玩”

单看七巧板的构成确实非常简单,可是用这样的7个小块,却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用其中的2块、3块、4块、5块、7块都能拼出正方形或三角形,用7块可以拼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拼法非常多。具体如下表:

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学生会慢慢找到拼的方法。如7块趣拼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学生会灵活地保持5小块拼成的三角形不动,只需要移动一下2块大三角形就可以很快拼出不同的平面图形,各种平面图形之间也可以灵活互变。

4. 适切导引,让学生会“玩”

七巧板不仅能拼出学生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在学生会摆拼简单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把“物”与“形”结合在一起,能力上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用七巧板可以拼出许多有趣的平面图形或者人物、动植物的平面图案等,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深刻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感受七巧板带来的学习乐趣,在学习活动中积累了数学经验,发展了空间观念。

5. 拓展延伸,让学生勤“玩”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七巧板拼出能表示某种象形意义的图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使学生感受到七巧板的乐趣,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若把七巧板拼图与成语、绘画整合运用,拼组空间会更加变幻莫测,表现内容更加广阔,绘画更加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绘画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情趣,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把七巧板拼图作为课堂的趣味延伸,不但突破了教材编写的局限,而且充分发挥了七巧板的益智、趣味、审美、灵活等特点,使之贴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观察生活、走入经典,使学生在乐拼、妙拼、巧拼中增强图形感知能力和空间观念。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七巧板学生会正方形
剪正方形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炫彩七巧板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