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

2021-03-28黄顺赢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1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童谣儿歌

黄顺赢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的目标与内容和评价标准建议,“快乐读书吧”课是活动体验性质的课型,它类似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型,而不是一般的口语交际课,也不是一般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应由“导读准备课”“课外阅读推进课”和“交流分享课”组成的三个阶段课型来开展读书活动。

一、初识经典,导读推荐

如何利用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加强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从而达到鼓励学生多读书的目的呢?在“1+X”阅读理念指引下,“快乐读书吧”就是要用经典引领小学生走向课外阅读,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所以,从一年级的“快乐讀书吧”就要开始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一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主题是“和大人一起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成人的陪伴下,通过亲子阅读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一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是“读读童谣和儿歌”,教材提供了《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等文本。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出童谣和儿歌趣味,拓展阅读推荐《经典童谣》《经典儿歌》,通过诵读充满趣味的经典童谣和儿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一年级的“快乐读书吧”是引导学生初识经典,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二、浸润经典,推进阅读

语文课,本质上就是经典阅读课,经典阅读是一次精神的旅行,是一件快乐的事。“快乐读书吧”的“课外阅读推进课”是根据学情检查学生执行课外阅读计划情况的课型。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然后在班级进行汇报,对于执行情况良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对于执行情况不理想的小组,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结成书友共读交流。

二年级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从被动走向主动,从陪读走向自主阅读。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的编排是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童话故事,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有趣的儿童故事”的编排是阅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儿童故事。三年级之后,学生的识字量增大了,他们可以读很多很多的课外书,这时“快乐读书吧”的经典书目就能起到极好的引领作用,比如说,《安徒生童话》《中国古代寓言》《中国古代神话》《十万个为什么》《民间故事》《童年》《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等。如此引导学生去学会深入阅读这种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目,并学会进一步挑选自己的课外书目。因此,教师要认真上好“课外阅读推进课”,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经典篇章,用经典浸润心灵。

三、传承经典,分享阅读

阅读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快乐读书吧”就是要用经典引领小学生走向课外阅读,培养小学生养成传承经典文化的良好品质。

随着课外阅读的推进,教师要组织读书分享活动,这就是“交流分享课”。“交流分享课”可以形式多样,让学生讲一讲、演一演、猜一猜,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加深对经典作品的认识,在阅读交流分享中传承经典。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承载着为这个单元的阅读策略体系服务的这样一个功能,而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学生在精读课文里边学习了这个“读寓言明白故事讲述的道理”,在略读课文里边练习了明白寓言故事讲述的道理,然后在课外阅读的“快乐读书吧”当中去运用“读寓言明白故事讲述的道理”。可以看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的课外阅读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它们每一个部分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建了一个新的阅读教学体系。因此,“交流分享课”就是要继续保持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热度,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动力,让学生传承经典,传承文化。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童谣儿歌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睡觉儿歌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