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优质发展

2021-03-28黄博彦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1期
关键词:劳动班级学校

黄博彦

“高度重视,总体谋划,突出重点,切实做到劳动教育‘六个紧密结合: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与学校学科教学紧密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与学生综合实践紧密结合,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构建具有中山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2020年12月7日,中共中山市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彭晓新在中山市中小学推进劳动教育现场会上提出要求。

近年来,中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贯通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优质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发校本特色课程

课堂是劳动教育落地的主阵地,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中山在开齐开足上好劳动教育课的基础上,引导学校根据地区特色、学校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劳动教育校本特色课程。

火炬开发区香晖园小学以“天台农场”为主要的劳动教育场所,以“班会课”“综合实践课”等作为劳动教育主要实践点,构建了基于劳动实践育人的校本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其中,低年级劳动课程内容包括认识生活中常见蔬菜瓜果等植物,在教师和父母的协助下进行植物种植,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进行简单的记录;中年级劳动课程内容包括了解植物的分类,识植物的生长规律,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独立种植植物并进行观察记录;高年级劳动课程内容包括开展简单的科普研究实验,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大涌镇旗北小学开发“幸福劳动课”校本劳动教育课程,让低年级学生进行整理、收纳劳动,体验劳动带来的舒适之美;让中年级开展折、剪、拼、编等手工劳作活动,体验劳动带来的新颖之美;让高年级学生学习掌握烹饪、科学种植等生活劳动技能,体验劳动带来的生活之美。

神湾镇中心小学结合当地农业特色,以烹饪劳动为内容,围绕乡土特产神湾菠萝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了“神湾菠萝知多少”“神湾菠萝干”“神湾菠萝蛋挞”“神湾菠萝蛋糕”“神湾菠萝饼干”“神湾菠萝月饼”“神湾菠萝炒鸡”“神湾菠萝夏日特饮”具有本土特色的烘焙及烹饪课程。

南朗镇翠亨小学将孙中山先生学医历程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开辟劳动教育基地,开发中草药材种植课程,让学生体验种植、收获过程,习得中草药与养生知识;横门小学、云衢中学将以国家和广东省研学实践基地——孙中山故居联手,开发亲子春耕和秋收活动课程,不仅让学生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爱粮食,懂得尊重劳动人民。

建设劳动实践场地

建设校内劳动实践场所,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提供保障,是中山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阜沙镇中心小学将校门口对面3亩的土地开发成劳动实践基地,基地设有水产养殖的小鱼塘、家禽养殖的“三鸟场”、农作物种植的蔬菜园,以及果树种植的果树园。学校还将20平方米的校内闲置地建设成中草药实践基地,以盆栽的形式种植南方特有的车前草、蒲公英、九江草、半边红等60多种中草药,每一种草药盆上都插有一个小牌,上面标出其药性与功效。课余时间,学生可在基地中开展“中草药形态观察”“传统药用植物研究”等课题研究活动。学校更建设了30平方米的立体养殖园。园里养殖了“天上飞、地上走、水里游”的小动物,学生可观察、了解鸽子、乌龟、小松鼠等动物的生长规律、生活习性、饲养特点。

大涌镇旗北小学校内的西北处,本是一块10多亩的荒地。为将其开发成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校内劳动实践的场所,学校集合教职工的力量,经过除草伐树、压土铺路、架设水管等一番努力后,荒地如今已成为学校的“诚真农庄”。“诚真农庄”内设有果树区、花圃区、中草药区、叶菜区、培植示范区、班级种植区、“田园书屋”等区域,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在不同区域进行种植,早晚进行浇水、松土、除草、捉虫、施肥等劳动。

学生何湘钰写道:“我在学校学习已经有六年了,旗北小学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挥洒过的汗水,每一个角落都有我劳动的身影,我为此而骄傲。而我最开心的事情便是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在诚真农庄里翻土、挖土、播种、洒水……切实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智慧,也体会生活的百味。”

“學校将继续建设完善‘诚真农庄,建设烹饪烧烤区,延伸劳动种植的内容,实现‘学—种—煮的相互衔接;同时,在‘田园书屋开展与种植相关的学科教学活动,将课堂搬到田园中,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劳动学习和学科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学校校长周景照说道。

在此基础上,中山充分利用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场所等,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场所,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培养良好劳动品质和劳动价值观的有效形式。

2003年起,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就开展劳动值周实践课,内容包括校园清洁劳动、“劳模英雄榜”劳动教育专题课、“温文尔雅”职业礼仪体验课、校外劳动实践课和“劳动值周优秀班级”评选。在校园清洁劳动活动中,每个班级需要负责为期一周的校园清洁保洁工作,一个学期下来,学校每个班的学生都会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清洁工作中。学校19电商1班学生陈碧瑶说:“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我是学校的一分子,校园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爱护,校园的建设也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清洁过程虽有些辛苦,但成就感也随之而来;虽有不如意,但成长在改进中进行;虽是第一次,但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有欢笑,有喜悦,有成就,有见证,这次的值周给我、给我们班级,带来的不是一个周的经历,更是一番值得深深思索的启示。”

此外,学校引导支持学生走出校园,将学生的劳动实践范围从校内拓展至校外,如组织学生深入校企合作工厂、大学城、产业园区、“双创”基地和消防大队等,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应急处突等综合技能学习;组织学生志愿者到敬老院开展孝心服务、在公共场所开展交通文明岗、爱国卫生运动等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学校还与中山市三乡镇“正能公益食堂”合作,开展学生校外劳动体验活动。在“正能公益食堂”中,学生需要利用募捐而来的食材,为孤寡老人制作400份盒饭,从摘洗菜、切菜、烹饪到配餐、送餐、清洁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这400份盒饭,不仅是对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伟思介绍道:“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运用专业技能为他人、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社会公德;结合专业实际,依托学校实训室和企业实践车间,开展生产劳动;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培育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同时,将学校高尔夫球训练基地、中西餐烹饪场室、茶艺坊等场室,开发建设成中山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学基地,为市内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服务和场地,将学校的劳动教育成果更好地辐射出去。”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中山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把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开设劳动教育相关的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结合传统节假日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例如,西区铁城小学从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研究——课程与资源研究”切入,强化劳动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布置二十四节气廊、劳动代言人宣传栏、雅趣阁;艺术发展中心开展“用艺术点缀校园,用行动实现梦想”亲子井盖文化设计大赛,学生与家长一起绘制了劳动教育主题图案3幅、井盖40个;美术科组带领学生制作美术作品,用其美化学校的轻粘土仿铜画廊、传统节日廊、星空科技廊、节气拾光展区等;开设节气劳动体验课程、亲子劳动课程,以二十四节气文化为核心打造放学等候区……学生用劳动装点自己的校园,不仅建设了优雅舒适的环境,更营造了“人人爱劳动”的校园文化。课题主持人、学校教师周敏说:“我们精心打造劳动教育文化,借助软硬件设施,以及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宣讲活动和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通过节气体验、亲子课堂、综合实践等加以落实,让劳动深入人心,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教育,体会‘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

火炬开发区香晖园小学则通过打造特色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学校以“劳动最美”特色班级创建为途径,围绕“热爱劳动,快乐成长”核心,从班级管理、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活动开展、家校共育等方面创建劳动教育特色班级。“小小织巢鸟班”“小骆驼班”“小小栗鼠班”等特色班级劳动育人效果显著,“小骆驼班”被评为2017年中山市特色班集体,“小小织巢鸟班”“小小栗鼠班”被评为2019年中山市特色班集体。

例如,“小小织巢鸟班”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好习慣,做一个勤劳能干、独立自主的好少年”为目标,以“爱劳动、会劳动、勤劳动、尊劳动”的精神凝聚班魂,通过制定“领头鸟轮换制”“共筑一巢制”“群鸟分工制”等班级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都设置班级工作岗位,使其参与到班级的日常劳动中。同时,开展“热爱劳动,快乐成长”主题班会,让学生观察劳作视频,亲口讲述劳动故事,亲身演绎劳动情景剧,分享劳动感受;设计劳动展示墙,用文章、照片呈现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专注与快乐,也让学生绘制劳动流程图,向其他同学介绍各种劳动“小妙招”。

“下一阶段,中山将按照‘培养意识—端正态度—确定内容—明确时间—区分场所—锻炼技能—开展竞赛—实施评价—养成习惯—形成文化,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闭环;引导学校依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展特色实践探索,形成劳动教育校本模式,打造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社会力量,建设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探索劳动教育评价方式,突出发展导向,通过写实记录、建立档案袋等形式,开展科学评价。”中共中山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廖诚如是说。

猜你喜欢

劳动班级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班级“四小怪”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不称心的新班级
学校推介
班级被扣分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