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瀛鳌运用通治方治疗不孕不育经验❋

2021-03-28李鸿涛武晓冬岳广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鹿角胶熟地补骨脂

李鸿涛, 谢 琪, 武晓冬, 岳广欣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处, 北京 100700;3.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北京 100700;4.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100700)

女性不孕和男性不育(以下简称不孕不育)均属于现代生殖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育龄期男女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加大,导致生育力下降的问题日益凸显[1]。中医药传统广嗣、延嗣疗法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治疗不孕不育具有一定优势和疗效[2,3]。著名中医学家余瀛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善于汲古创新,现将其运用通治方治疗不孕不育经验总结如下。

1 病机与治法

妇人不孕主要关乎肾气、冲任和胞宫。《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肾气充足,冲脉任脉才能发挥正常涵养胞宫的功能,这是嗣育的基础。《傅青主女科·种子门》又指出:“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说明寒阻胞宫,寒凝血瘀,亦是造成不孕或胎孕不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余瀛鳌认为,无器质性病变而难以受孕成胎或习惯性流产者,多是由于冲任气血亏虚,胞宫寒冷,肾失封藏。患者症见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经期下腹部寒痛,四肢寒冷,经血色黑黯滞,或夹有血块。故临床治疗不孕或习惯性流产患者多从升补气血、调畅冲任、益肾通络角度论治。

男子不育主要关乎肾阳、命火和精室。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虚劳无子候》指出:“丈夫无子者,其精清如水,冷如冰铁……泄精、精不射出,但聚于阴头,亦无子”,说明肾气温养不足,精液生成稀薄,阳虚而施泄无力,造成不育。宋·严用和在《严氏济生方·妇人门·求子论治》又云:“男子其精气不浓……皆使人无子。治疗之法……男子益肾生精,以节嗜欲,依方调治,阴阳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指出生精之法唯有补肾节欲。临床所见患者多伴有面色黧黑无华、腰膝酸软、阳痿早泄或精液稀薄、睾丸寒痛等。综合以上论述,余瀛鳌在临证中体会到,男子少精或精子质量不高导致不育,多是由于先天命门火衰、精室寒冷、生化不足造成,治宜温补命门,滋肾益精,生精促育。

2 通治方与加减

余瀛鳌临证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结合古方化裁拟订通治方治疗不孕不育。通治方是在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具体疾病提出来的通治方案,其组成相对固定,性味相对平和,照顾疾病病机也较为全面。在通治方的运用方面,要根据临床实际和患者个体特异的表现,立法化裁或组合其他治法与方药,使得治疗方案系统、全面而灵动,既符合中医学整体恒动观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又符合临床诊疗实践规律[4]。

根据上述病机认识及基本治法,余瀛鳌自拟暖宫促孕方[5]201治疗不孕或习惯性流产。方药组成:炙黄芪30 g,炒白术12 g,当归10 g,生熟地各15 g,炒白芍12 g,肉桂5 g,补骨脂12 g。方中黄芪和白术补脾益气升阳促孕,当归、生地、熟地、白芍滋阴养血充养血海根基,佐以肉桂、补骨脂、鹿角胶暖宫摄精、益肾固胎。对于痛经、小腹冷坠者,加小茴香5 g、元胡12 g、白芷10 g暖宫散寒、活血止痛;月经量少、颜色稀淡者,加阿胶10 g(烊化)、艾叶10 g,温经养血,滋补冲脉;情绪不宁、精神紧张、月经稀少甚则不排卵者,加柴胡10 g、枳壳6 g、木香6 g、制香附10 g、紫石英20 g(先煎)疏肝理气,温潜助排。宫腔黏连,多囊卵巢或输卵管不通畅者,加制香附15 g、皂角刺10 g、路路通10 g、王不留行12 g行气化痰,活血通络;对于肾气不足、孕卵发育不成熟、难以成孕或反复流产者,加紫河车8 g、续断15 g、菟丝子12 g、桑寄生15 g调养先天,滋补肝肾;已孕而难保、频频堕胎者,亦责之于冲任气血亏虚、胞宫寒凝。对于此证余老往往又合入《景岳全书》举元煎(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升麻),以升阳气,固胎元。胎动不安、易于流产者,加黄芩10 g、苎麻根15 g清热凉血安胎。

余瀛鳌自拟生精促育方[5]234治疗男子不育、阳痿少精、早泄或遗精滑精,症见精神衰惫,腰酸膝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脉沉尺弱。方药组成:熟地30 g,陈皮6 g,补骨脂12 g,肉苁蓉15 g,沙苑子15 g,菟丝子12 g,锁阳10 g,鹿角胶10 g(烊化),炒山药20 g,茯苓15 g,枸杞子12 g,仙茅10 g,淫羊藿12 g。方中集合众多补肾益精、强肾温阳药物,具有益肾健脾、扶阳生精之效。脾为后天之本,在于健运培育;肾为先天之本,在于固摄温养。方中熟地、沙苑子、菟丝子、枸杞子补肾益精,得陈皮补而不腻;补骨脂、仙茅、淫羊藿温养强肾,得肉苁蓉、鹿角胶、锁阳多汁稠厚之味温而不燥,阳生阴长,嗣育无穷;佐以山药、茯苓、陈皮健运后天脾胃,使得补益之品得以运化吸收。兼有遗精或早泄者,加五倍子10 g、五味子10 g、金樱子10 g固精止遗;兼有大便不实或腹泻者,加炒白术15 g、莲子15 g健脾固肠;兼有腰膝冷痛、乏力身困者,加炙黄芪30 g、炒杜仲12 g益气壮腰;兼有睾丸冷痛者,加小茴香4 g、元胡10 g、柴胡10 g、川楝子10 g温肝行气止痛;夜尿频多者,加覆盆子12 g、桑螵蛸12 g温肾缩泉。

3 典型病案

案1:张某,女,37岁,2015年1月7日初诊:主诉习惯性流产。患者已婚13年,曾于2007、2011、2013年怀孕但均流产。第一胎因腹泻流产,后2次均因无胎心而自然流产。2014年因“宫腔黏连Ⅱ度”于北京某三甲医院行宫腔黏连松解术、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和刮宫术。现月经周期30 d,行经3~4 d,色暗红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行经时腹坠,腰酸冷痛,纳食、睡眠、二便均正常。输卵管通畅但较迂曲,舌苔薄微腻,脉沉弦数,治宜升补气血,调畅冲任,补肾通络。处方:暖宫促孕方加减:炙黄芪36 g,炒白术12 g,当归10 g,生地15 g,熟地15 g,炒白芍12 g,肉桂5 g,补骨脂12 g,鹿角胶10 g(烊化),续断15 g,升麻10 g,柴胡10 g,制香附12 g,路路通10 g,炒山药20 g,益母草12 g,20剂水煎服。2015年3月4日二诊:患者连服40剂,尽剂后月经量增多,行经4~5 d,经色转红,近2次月经未出现痛经现象,月经周期变为28 d,少腹凉,舌红苔白,脉沉微弦,治宗前法,兼以温宫。处方:炙黄芪50 g,当归10 g,生地15 g,熟地15 g,炒白芍12 g,鹿角胶10 g(烊化),补骨脂12 g,桑寄生15 g,柴胡10 g,制香附12 g,升麻10 g,丹参18 g,炒山药20 g,肉桂6 g,小茴香5 g,20剂水煎服。2015年3月25日三诊:精力较好,小腹凉改善,舌红苔白,脉沉。前方去升麻、柴胡、丹参,加紫河车8 g、续断15 g、菟丝子12 g,继服20剂。2015年4月15日四诊:患者月经延迟20 d未至,检查发现已经怀孕,宗前法增强补肾固胎。处方:炙黄芪30 g,当归10 g,生地15 g,熟地15 g,炒白术12 g,炒白芍12 g,补骨脂12 g,桑寄生15 g,黄芩10 g,紫河车8 g,续断15 g,菟丝子12 g,炒山药20 g,20剂水煎服,嘱患者每隔1 d服1剂。后随访患者以上方服用45剂,足月而顺产一男婴。

按:患者反复堕胎而难以正常孕育,据其脉证应责之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先天不足、冲任不固,二是胞宫寒冷、疏泄不畅、痰瘀阻滞,三是手术损伤。鉴于以上原因,余瀛鳌老师选用具有升补气血、调畅冲任功能之暖宫促孕方加减,同时佐以补肾通络。方中鹿角胶、续断补肾温经,均为延嗣要药;加入升麻、柴胡增强原方升举阳气、固胎安胎之效;炒山药增强原方健脾固摄之力;香附、路路通、益母草疏肝行气、活血化痰,为其常用的具有疏通输卵管作用的经验用药。经过调补冲任,二诊时患者月经已有改观,唯现少腹凉,说明仍有宫寒证候,故加肉桂、小茴香暖宫理气。患者全程坚持以升补气血、调畅冲任、补肾通络的基本治法。待受孕后,增加桑寄生、黄芩、紫河车、续断、菟丝子、炒山药等安胎固胎药物收功。

案2:刘某,男,34岁,2015年3月11日初诊:主诉不育5年。患者结婚5年未避孕而未育。2014年7月13日于当地某三甲医院行精液检查示,精液量3.3 ml,液化时间30 min,活动精子数量143×106/ml,其中a:8%,b:15%,a+b:23%;精子活率(a+b+c)42.32%。患者平素畏寒,饮凉水或食冷物即易泄泻,大便每日2~3行或不成形,阴囊潮湿,眠差易醒,性生活基本正常,平素无吸烟及其他不良嗜好。颈痛,腰部无酸痛,舌体微胖,苔滑腻,脉沉尺弱。治宜温补命门,滋肾益精,健脾固肠。处方:生精促育方加减:熟地30 g,陈皮8 g,肉苁蓉15 g,沙苑子15 g,菟丝子12 g,锁阳10 g,仙茅10 g,仙灵脾12 g,炒山药20 g,茯苓15 g,怀牛膝12 g,生黄芪24 g,炒白术12 g,20剂水煎服。2015年4月1日二诊:服前方后患者腹泻已愈,大便每日1行且成形,睡眠好转,余无所苦。舌淡红,苔水滑腻,脉沉小、右尺弱。治法:益肾扶阳,健脾调肝,生精促育。方药:熟地30 g,陈皮6 g,肉苁蓉15 g,锁阳12 g,仙茅10 g,仙灵脾12 g,沙苑子15 g,补骨脂12 g,炒山药20 g,玄参15 g,制附片6 g,炒白术12 g,柴胡6 g,肉桂4 g,20剂水煎服。2015年8月5日三诊:患者一般情况均已明显好转,苔腻已除。2015年7月23日检查精液示,精液量3.1 ml,液化时间15 min,活动精子数量255×106/ml,其中a:12%,b:45%,a+b:47%,a+b+c:88.54%。前方再加鹿角胶10 g(烊化),嘱其继服30剂以资巩固。2015年11月18日因其他病就诊,告知其爱人已怀孕12周。

按:患者虽属壮年但平素畏寒,饮凉水或食冷物即易泄泻,大便不成形,伴有阴囊潮湿、舌体微胖、苔滑腻、脉沉、尺弱等,显为脾肾阳虚,命门火衰。命门之火无以温煦则精室寒冷,精子活率低下。余瀛鳌拟定温补命门、滋肾益精,并佐以健脾固肠法。在经验方生精促育方基础上加生黄芪、炒白术健脾益气,怀牛膝活血利湿,引药下行。经过近半年的治疗精子质量改善,活率提升,体现了温肾生精法治疗该病的突出效验。

猜你喜欢

鹿角胶熟地补骨脂
鹿角胶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辨证录》熟地用药特点分析
补骨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鹿角胶、龟甲胶、黄明胶的药性变迁及现代研究
补骨脂果皮和种子中化学成分的分布规律研究*
基于导数差异光谱及PCA分析当归-熟地药对的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
3种补骨脂炮制品水煎液中4种成分含量的比较
补肾益精话熟地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鹿角胶-脱蛋白骨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