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反刍兽疫病的流行、诊断及防制
2021-03-28徐雄飞
徐雄飞
(饶阳县农业农村局 053900)
羊小反刍兽疫病是一种分为急性和最急性的传染类疾病,在羊群中主要感染的羊种类为山羊和绵羊,情况严重时,猪、牛也会感染。该病作为一种流行病,病情传播不仅不受季节、环境的影响,甚至在雨季或炎热的夏季蔓延地更快,该病在羊群中的主要传播方式一般是飞沫和排泄物传播,情况较严重羊的饮用水里也会伴有传播物质。由于蔓延速度快,也就导致了羊小反刍疫病的病死率极高,如果没有做好及时地诊断防治工作,那么会给养殖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羊小反刍的流行诊断和防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病理特征
1.1 最急性
最急性羊小反刍兽疫病的发生群体主要是山羊群,最急性疫病不仅潜伏期短,甚至在1~2h内就会迅速发病。在山羊患上羊小反刍兽疫病后,病羊的体温会迅速升高,而且无法消退,严重影响了羊的生长发育,并且极大程度降低了病羊的入食量,发病后还会站立不稳,行走困难,严重的甚至无法站立。最急性型羊小反刍兽疫病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那就是病羊的口鼻处会有大量的分泌物,如果不及时清理,分泌物在皮肤表面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皮肤表面溃烂,进而出现病变。此外,患有最急性小反刍兽疫病的病羊还会出现流泪不止、口腔溃烂、牙龈出血的症状,患病后还会出现腹泻、脱水等临床现象,一般只需要5h左右,羊群就会出现大批量的死亡。
1.2 急性
急性与最急性的区别在于,急性型潜伏期比最急性长1~2h左右,通常在3~4h以后开始发病,具体的临床症状与最急性临床症状基本一致。与最急性相比,患病时间较为漫长,病羊呼吸道会出现分泌大量黏液的症状,所以常常能看到急性患病羊在患病过程中用腹部呼吸,而且呼出气体还会有难闻的气味,该病在羊幼崽阶段的患病概率较高,如果是孕期的母羊,则直接会出现流产的现象。急性疫病还会出现自愈情况,有的病羊还会出现急性转慢性的情况。
2 防治
2.1 做好羊小反刍的防治工作
在以往的羊小反刍兽疫病的治疗防控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相对的限制方法,可以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的特点主要是治病慢、以养病为主,例如党参、当归、板蓝根等中药药材,具有免疫激活因子,可以对治疗羊小反刍疫病起到一定的作用,长期使用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治病快为主要特点,养殖人员可以把羊全清、刀豆素互相混合,对病羊进行静脉注射,糜烂处结痂后就能基本痊愈了。
2.2 做好兽疫病的监督控制工作
各地区的防疫部门以及羊养殖场,都应该给予羊小反刍兽疫病的重视,并加强监督和控制工作。于此同时,各地区的防疫部门要掌握本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养殖企业发展现状和防控方法等,并把这些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全面落实监督与防控工作。对于疫病排查、流行病调查工作要第一时间在养殖企业中开展,并做好监测调查报告,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在养殖场内的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可能存在疫病隐患的现象,要及时开展调查,查找可能出现疫病隐患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另外,有关部门要做好羊小反刍兽疫病危害性、破坏性的宣传工作,不仅要提起养殖企业对羊小反刍兽疫病的重视,还能呼吁广大群众了解羊小反刍、了解动物防疫。
2.3 完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企业要和当地的兽医部门互相合作,借助兽医部门的防治措施对养殖场内的小反刍兽疫进行防控。养殖厂内的卫生消毒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养殖场必须要保证此体系的实用性、科学性,这样才能在防控羊养殖疾病中发挥有效作用。另外,在日常的养殖管理工作中,养殖工作人员要重视羊舍内的卫生处理和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羊舍中的排泄物,并反复刷洗地面,无论是羊舍还是羊群经常活动的场所,都要进行全面的消毒。最后,对养殖场采取隔离管控模式,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养殖场,避免病毒的双向传播。
3 结语
羊小反刍兽疫病是在养殖场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动物流行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的特点,为了保证养殖企业的经济收益和健康发展,养殖管理者和工作者必须给予小反刍兽疫病防制工作的重视,做好监督控制工作并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帮助养殖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