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和防控

2020-12-29

兽医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兽疫病羊鼻腔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流行于反刍动物间的疫病,以山羊感染率最高。近年来,多地发生的羊小反刍兽疫让不少羊养殖户损失惨重。羊反刍兽疫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病发时具有肺炎、腹泻、热症等广泛的临床症状,诊断难度较大,而诊断错误则易造成病情延误,增加死亡率。研究羊小反刍兽疫这种常见羊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防控方法,对控制该疫病的传播与发展和促进羊养殖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又叫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感染引起,以山羊最为常见。该病与牛瘟具有显著的相似性理化及免疫学特征。羊小反刍兽疫病毒外形为粗糙的球状,含有特质性亚单位及荚膜,易感于山羊上皮组织、淋巴组织、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细胞内,可引起明显的组织糜烂及炎症。羊小反刍兽疫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较长,37℃环境中大约可存活2h,高于50℃时大约在半小时内失去活性。因此,高温可造成该病毒的死亡。在消毒测试中,该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一般的苯酚消毒剂即可产生杀灭作用,控制该病毒的传播。在亚洲发生的小反刍兽疫疫情中,发现岩羊、山羊、绵羊、羚羊等都可感染羊小反刍兽疫,其中以山羊和绵阳感染率最高。就世界范围内而言,亚洲中部地区和非洲西部地区发生的疫情数量较多。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播,属于高接触传染性疫病。病羊的粪便、口鼻分泌物等都携带有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控制的重点内容。我国新疆地区多次出现羊小反刍兽疫,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严重的损失。羊小反刍兽疫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病发后可在地区内迅速传染。同一疫区的病羊普遍具有结膜发炎、呼吸困难、咳嗽、鼻腔发炎、口腔发炎、体温升高等症状,最高时体温可达42℃。病羊鼻腔及口腔分泌液增多,部分病羊鼻腔、口腔黏膜等部位发生糜烂。解剖病死羊可见呼吸道和消化道发生炎症,此外病羊具有显著的腹泻、食欲减退等症状,并发后体重快速下降。

2 诊断

羊小反刍兽疫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流泪、结膜炎症、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流鼻涕、流口水、腹泻、发烧、被毛杂乱无光、消瘦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明显的口腔、鼻腔充血、分泌物增多,体温迅速升高。孕羊则易发生流产现象。由于腹泻严重,部分体质较弱的羊病发严重会发生脱水性中毒症状。该病的死亡率为50%~80%。诊断可依据以上临床症状分辨。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可见明显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糜烂、充血或炎症,或肺部、呼吸道、消化道出现坏死性病灶[1]。

3 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控策略

3.1 疫苗预防疫苗免疫是最有效的羊小反刍兽疫防控方法。养殖户对所有购进羊应该在引进之前实施羊小反刍兽疫的疫苗免疫工作。注射羊小反刍兽疫免疫疫苗的羊必须身体健康,符合接种要求。对于不满足接种要求的羊应先隔离观察21d以上,进行治疗或增强免疫力,待完全符合注射时注射免疫疫苗。

3.2 加强消毒养殖户应该对羊舍及养殖区域内每天进行2次的碘制剂消毒或苯酚消毒剂消毒。每天进出养殖区的车辆、人员都应该加强消毒管理,饲养工具也要统一进行消毒。饲养人员进出养殖区域应自觉的进行消毒,穿戴消毒服饰[2]。

3.3 加强巡查由于羊小反刍兽疫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在疫情发生区域应该加强地方性巡查,对所在区域的羊进行健康检查。对疑似羊小反刍兽疫的羊进行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时间在21d以上。在疫区引进的羊要加强检查,延长隔离时间,以防治无疫病区病情的发生。

3.4 病后隔离控制、限制流动一旦发生疫情,首先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加强羊小反刍兽疫疫病区及病源区的控制,限制羊群的流动与交易。对于病死羊一律采取无害化处理,防治病情扩散和传播。

综上所述,羊小反刍兽疫具有明显的体温升高、口腔及鼻腔等发炎糜烂、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在诊断上应该结合山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特点,分析羊群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身体状态不佳、疑似羊小反刍兽疫的病羊,务必及时隔离并上报防疫部门及基层兽医管理部门,加强对羊的检查和治疗。发现疫情后需要加强控制,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羊舍全面消毒,对其他羊按照规定在接种疫苗期间接种疫苗。疫情期间禁止出售疫情发生区域的羊,以防止羊小反刍兽疫向外扩散。

猜你喜欢

兽疫病羊鼻腔
浅析肉羊瘤胃臌气的防控方法
关于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
鼻腔需要冲洗吗?
绵羊传染性结膜炎病的防治
病羊识别要点
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分析与防控措施
清洗鼻腔治感冒
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报告
为什么打喷嚏一般都连续打两个?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