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县羊链球菌病防治措施
2021-07-20美朵
美 朵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农牧综合服务心 851100)
1 基本情况
浪卡子县地处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雅鲁藏布江南岸,是山南地区海拔最高的高寒边境县,也是山南地区重点牧业县之一,距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217km,距拉萨164km,地理位置东经90°03′~90°22′,北纬28°46′~29°19′,平均海拔4500m,全县总面积8500km2,其中水域面积1054km2,耕地面积 3.8万亩,全县天然草场面积861.2万亩,可利用面积827.4万亩。全县辖两镇八乡、98个行政村,7900户,34583人,总牲畜34.05万头(只、匹),折合绵羊单位49.84万只,其中:涉及纯牧业乡4个、21个行政村,1126户,4582人。
2 流行病学的调查
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我县区内张达乡7个行政村;伦布雪乡苏格、门嘎、松拉;打隆镇曲宗、念果等地均发生类似于大肠杆菌病及巴氏杆菌病症状有相似之处,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我们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和实地诊断工作。
2.1 传染来源和途径
该病最初于2016年10月1日,在我县张达乡帮龙村发现第一病例,12月30日两群共发病绵羊495只,在44d内死亡28只成年绵羊,流产164只。此后逐步扩散和蔓延,据统计显示:感染绵羊12530只;治愈6155只,死亡6375只;其中(成年羊:1482只;羔羊2718只、流产2175只)死亡率达50.8%到。
2.2 临床症状
羊链球菌病俗称“嗓喉病”,是由兽疫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以颌下淋巴结和咽喉部肿胀、大叶性肺炎、呼吸异常困难、各脏器出血、胆囊肿大为特征。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3~10d。病羊体温升高至41℃,呼吸困难,精神不振,食欲低下以至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充血、流泪,常见流出脓性分泌物;口流涎水,并混有泡沫;鼻孔流出浆液性、脓性分泌物。咽喉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舌体肿大,呼吸急促。粪便松软,带有黏液和血液。有些病例可见眼睑、口唇、面颊以及乳房部位肿胀。怀孕羊可发生流产。病羊死前常有磨牙、呻吟和抽搐现象。最急性病理24h内死亡,病程一般2~3d,很少能延长到5d。
3 采取措施
一是疫情发生后,我局积极衔接上级有关部门并先后两次邀请市畜牧兽医总站专家到实地进行病情诊断,经2016年11月2日由市兽防总站专技人员诊断为羊链球菌病;二是我局及时组派技术人员到放牧点了解病情,采取疫区内的羊群紧急接种疫苗,对尸体进行深埋处理,并进行场地消毒,要求病畜进行隔离、治疗,对畜舍及周边草场进行消毒(新洁尔灭、甲酚皂、三氯异氰脲酸粉等);三是动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科技特派员,要求蹲点治疗,对该辖区内野生动物尸体进行深埋处理;四是及时发放治疗药物。
4 预防、治疗
4.1 预防
第一次认定为羊大肠杆菌病,接种羊大肠杆菌病疫苗,第二次因存在不确定因素,接种了羊四联苗,第三次,基本认为羊链球菌病,接种了链球菌疫苗,也使用了口服驱虫净,以上四种措施均起到一定的效果。
4.1.1 本病发生后,立即采取了封锁和隔离病羊的措施,对被病羊污染过的圈舍彻底消毒处理,尸体进行消毒后深埋。消毒用3%来苏儿等。
4.1.2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抓膘、保膘及保暖防风、防冻、防拥挤。定期消灭羊体内外寄生虫。做好羊圈及场地、用具的消毒工作;春秋两季在疫区给每只健康羊实行羊链球菌疫苗接种。
4.2 治疗
4.2.1 发病初期病羊注射青霉素,口服磺胺嘧啶、土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轻症病例经过治疗能达到痊愈,重症病例很难见效,由于病例只数日渐增多,治疗量大,药品和兽医人员有限,无法做到病羊的全面系统治疗,只能采取先轻后重的治疗措施。
4.2.2 每只病羊用青霉素30~60万IU肌注,每日1次,连用3d。肌注10mL 10%的磺胺噻唑,每日1次,连用3d。也可用磺胺嘧啶口服,每日2次,连用3d;高热者每只用30%安乃近3mL肌肉注射。
4.2.3 发病初期病羊注射青霉素,口服磺胺嘧啶、土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轻症病例经过治疗能达到痊愈,重症病例很难见效,由于病例只数日渐增多,治疗量大,药品和兽医人员有限,无法做到病羊的全面系统治疗,只能采取先轻后重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