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瑞平治疗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之经验

2021-03-28凌博凡

江苏中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王师理气高凝

凌博凡 施 铮 戴 虹 侯 茜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内科,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江苏南京210009)

1 病因病机

血液高凝为中晚期胃癌患者常伴有的状态,主要为凝血功能检测异常,并表现出胃脘疼痛、肌肤甲错、面色晦暗、舌质暗紫、舌有瘀点、脉涩等症状。《血证论》云:“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癥瘕。”《医林改错》云:“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王师根据患者症状,认为可将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归于血瘀证范畴。

中晚期胃癌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复杂多变,王师根据“阅病史、查病因、明病机”的思路,将之归为四类:因虚致瘀、因毒致瘀、因热致瘀、因血致瘀。因虚致瘀系中晚期患者久病气虚,气损及血,气血双亏,气虚则血行缓慢,无力行血,血虚则血脉不充,日久成瘀,此类患者多气短乏力,面色㿠白,纳谷不馨。因毒致瘀系癌瘤稽留不去,癌毒炽盛,有形之邪,阻滞经络,压迫血脉,血行不畅,则生血瘀,此类患者多身形消瘦,心下痞硬,胃脘刺痛明显。因热致瘀系恶性肿瘤放疗、化疗所致,放疗被中医视作火热之邪,化疗易耗气伤阴,致津气两伤,火邪或虚火煎灼,最终血黏成瘀。因血致瘀多由术后出血或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离经之血,血不循经,阻塞经络,而致血瘀。王师认为,中晚期患者,多为几种病因病机交织而成,但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正气不足、气血亏虚,标实为瘀毒、热邪、出血。临证时应抓住本质,辨清主次,分而治之。

2 辨治经验

2.1 调气机,以治血 《血证论》云:“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瘕,瘕者或聚或散,气为血滞,则聚而成形,血随气散,则没而不见。”王师认为中晚期胃癌患者,五脏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或气滞,或气虚,发为瘀血,此时治瘀血,当以调和气机为先,之后活血化瘀,徐徐图之。

2.1.1 疏肝解郁以助活血 《血证论》云:“血之运,气运之,即瘀血之行,亦气之行……凡治血者必调气,使气不为血之病,而为血之用。”血瘀多伴气滞,王师认为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者,多有气机不畅,情绪抑郁,表现为肝胃失和、肝脾失和之证。临床可见胸胁胀闷、胁下痞块、刺痛拒按等,且与情志关系密切。治此类瘀血,当遵循“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原则,重点在于疏肝理气,辅以活血化瘀。理气药常选用佛手、绿萼梅、延胡索、郁金、香附,其中佛手理气宽胸,但不伤正,绿萼梅行气不伤阴,又可健脾养胃,理清血气,尤为常用。另外,王师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气机不畅者,往往夜寐欠安,若解郁安神,改善夜寐,往往较单纯理气收效更佳,故可加百合、合欢皮入药,失眠严重者可加用酸枣仁、茯神、远志、夜交藤。除用药外,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也甚为重要,需加以重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改善其心理状态。

2.1.2 益气扶正以助生血 《景岳全书》云:“血有虚而滞者,宜补之活之。”王师认为大部分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患者,或病程晚,其本已虚,或各种治疗,消耗过甚,多表现为消瘦、疲倦乏力、面色苍白等。此虚人久积之征,新血不生,瘀血不去,不可单纯攻治。此类患者,治其血瘀,先固根本,益气以旺气,助血运行,血得气助,则循行不息,从而不滞;养血则血盛,脉管充盈则不瘀。药物上常以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配伍,益气扶正,补气助运。因中晚期胃癌患者多兼胃阴不足,故临床多取太子参;偏于气虚,可换党参;若气阴两虚,则配合黄精、生地黄气阴双补;若阴血亏虚,则配合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

2.2 祛瘀血,须有节 调和气机之后,若瘀血不解,则活血化瘀。较一般血瘀证,胃癌者血瘀有其特殊之处,一为易动血出血,二为不耐攻伐,故活血化瘀需谨慎。

2.2.1 化瘀勿动血 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者,脾胃虚弱,易失统血,加之癌毒蕴结,易迫血妄行。王师认为在活血化瘀时,应根据瘀血的严重程度,灵活逐层运用化瘀药物,避免动血出血。在凝血功能相对正常的情况下,可采取破血化瘀法,选用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土鳖虫、地龙等。但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患者,凝血功能多异常,此时,王师常选用牡丹皮、丹参、三七活血。牡丹皮活血不妄行;丹参化瘀养血;三七既可活血又可止血,切忌攻伐太过。此外,由于胃癌晚期者,其自身极易出血,活血化瘀时需注意配合制酸护胃药,多用海螵蛸、煅瓦楞子制酸护胃,预防出血。但无论如何,活血化瘀时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关注患者有无出血,及时调整用药。

2.2.2 活血分寒热 部分中晚期胃癌患者,体质强健,尚耐攻伐,多接受化、放疗,经治后此类患者或因实热或因虚热,常有浮阳上奔、胸腹发热、口舌生疮等症,此为热邪伤阴,煎灼津液,以致血瘀。《温热论》有云:“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此时当以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法治疗。王师常用牛膝、牡丹皮、丹参凉血活血,连翘、重楼、黄芩清热解毒。《难经》云:“血得温而行,遇寒则凝”,胃癌久病阳虚,寒凝血脉者,常有形寒肢冷、肢体疼痛等症。对于此类患者则应温经化瘀,药物可选桂枝、附子、干姜等。《灵枢》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寒凝瘀血部位往往固定且靠里,可配合使用少量虫类药,引经入里,又可攻毒散瘀,常用蜈蚣、烫水蛭,但应注意,如患者过于体虚,则慎用虫类药。

我知道我正在生气/委屈/自卑……谢谢你用这种方式让我知道我的感觉。不要批判、否定,就只是简简单单地描述。当你觉察到,并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就会发现,你的情绪已经平稳了许多,可以开始冷静地思考了。因为觉察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2.3 调脾胃,贯始终 所谓“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胃气一败,百药难治”。脾胃受损,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也是造成患者血液高凝的基础,并贯穿始终。因此,治疗胃癌血液高凝时,必须重视调理脾胃功能。

王师认为“治脾胃”应:(1)始终注意益气健脾;(2)注意开胃消食;(3)注意理气和胃。“治脾胃”并非单一治法,而应综合运用多种治法,主要手段有:益气健脾、健胃消食、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等,以及对于患者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指导。具体临证时需因人而异,结合病情、病期,辨证施治。

术后、化疗后的血液高凝患者,往往体质尚可,病变多以实证为主,病机多为痰瘀中阻、木郁土壅、胃热阴伤,表现为胸胁胀闷、纳呆、嘈杂、口干、厌食等。痰瘀中阻、木郁土壅者,当燥湿化痰、疏肝理气,常用法半夏、陈皮、白扁豆、刀豆壳燥湿化痰,佛手、枳壳理气解郁。胃热阴伤者,当滋阴凉血,常用生地黄、麦冬、黄精、石斛、天花粉、玉竹,热象明显者,可用黄芩、菊花清热解毒。再配合炙鸡内金、焦三仙等健胃消食之品,以助胃气。

中晚期血液高凝患者,随着瘀毒加重,正气衰弱,病变逐步变为虚实夹杂,病机多为癌毒瘀结。临床表现为疼痛、恶心、纳差、腹胀、乏力、便溏等,治当益气健脾、消食化滞,多用党参、茯苓、炒白术、山药、薏苡仁益气健脾,莱菔子消食化滞,炙鸡内金、焦三仙健胃消食。

终末期血液高凝患者,正气衰败,癌毒炽盛,脾胃病变以虚证为主,病机多为气阴两虚、脾失统血。临床表现为极度疲劳乏力、明显消瘦、头晕、气短、纳少、口干等,并出现各种出血。治当益气扶正、养阴生津、健脾统血。常用炙黄芪、太子参、党参、白术益气扶正、健脾统血,黄精、五味子、天花粉、石斛等养阴生津,当归、白芍补气养血,出现出血时多选用三七粉、藕节炭、地榆炭,尽量做到止血而不留瘀,避免止血治疗后加重瘀血。

所谓“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安谷则昌,绝谷则亡”,不论处于何种病程,均应注意配合健胃消食之品,以助胃气。此外还应叮嘱患者,切勿食生冷、坚硬、辛辣、烫热之物,避免反复刺激胃部诱发出血,以致加重血液高凝。

3 典型病案

钟某,男,73岁,退休。2020年11月30日初诊。

2019年11月初,因进食质硬食物后呕吐,至当地医院就诊并查血、胃镜、CT等。癌胚抗原15.07 ng/mL;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4.47 g/L;胃镜示:贲门癌;胃镜病理示:(贲门下)中-高分化管状腺癌,伴溃疡坏死;胸腹CT示:食管下段贲门癌可能,肝胃带多发转移淋巴结。今至王师处求诊,因其肿瘤分期偏晚,直接手术难度大,决定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刻下:胸胁胀闷、隐痛,嗳气,食后呕吐,食欲差,便秘,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涩。西医诊断:贲门癌伴局部淋巴结转移。中医诊断:胃癌;辨证属脾胃虚弱,瘀毒结聚,合并气滞血瘀。治当健脾助运、化瘀理气。处方:

太子参20 g,炒白术15 g,炒白芍15 g,茯苓15 g,生薏苡仁15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木香10 g,炒枳壳10 g,仙鹤草15 g,白花蛇舌草15 g,当归15 g,鸡内金15 g,焦山楂10 g,焦六神曲10 g,熟大黄10 g。14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21年1月15日二诊:患者胸胁得舒,隐痛、嗳气、呕吐、便秘症状均较前改善,但出现口干、潮热、目赤、盗汗,辨证仍属脾胃虚弱,兼有阴虚火旺。查:FIB 5.32 g/L。初诊方去熟大黄,加生地黄15 g、黄芩10 g、菊花10 g。

2021年2月28日三诊:患者口干、潮热、目赤、盗汗症状较前改善,查:FIB 3.22 g/L。二诊方继服。

2021年4月3日四诊:患者2021年3月5日行胃癌手术,术后患者以腹胀、嘈杂、口干为主症,辨证为脾虚气弱、阴血亏虚。查:FIB 6.13 g/L。二诊方加佛手10 g、麦冬10 g。

2021年5月26日五诊:患者诸症较前均有改善,略有乏力,食后腹胀,偶有口干,食欲尚可,夜寐安,二便正常。舌淡、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现患者已完成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四诊后曾于4月27日查:FIB 3.59 g/L。目前患者辨证属气阴两虚,治当益气养阴、化瘀祛邪。处方:太子参20 g、黄芪15 g、炒白术15 g、炒白芍15 g、茯苓15 g、生薏苡仁15 g、石斛10 g、黄精15 g、麦冬10 g、生地黄15 g、佛手10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黄芩10 g、半枝莲10 g、重楼10 g、菝葜10 g、当归15 g、丹参10 g、醋莪术10 g、鸡内金15 g、焦山楂10 g、焦六神曲10 g。30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21年5月至10月,每月随诊,患者述服药期间精力可,生活自理,进食睡眠正常,无特殊不适,期间复查未见复发及转移。2021年10月24日查:FIB 1.26 g/L。

按语:该患者初诊时,不能手术,王师即拟定方案,口服中药以协助新辅助化疗。患者初治,实证为主,治当健脾助运、化瘀理气。方中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生薏苡仁益气扶正,当归、木香、炒枳壳理气活血化瘀,陈皮、法半夏、炙鸡内金、焦山楂、焦六神曲健胃理气助运,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消痈,仙鹤草健胃止血,预防出血,炒白芍缓中止痛,熟大黄推陈出新。二诊由于历经2周期化疗耗气伤阴,而致阴虚火旺,津气两伤,湿热瘀滞,血液高凝,故加以滋阴清热。至三诊时患者症状、凝血功能得到改善,满足手术条件。四诊患者历经手术,再次因手术出血损伤而致血瘀,治以益气扶正、养阴生津。五诊时患者症状改善,凝血功能亦较术后有所改善,此时患者西医治疗已完成,下一步立足脾胃,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标本同治以善后。治后随诊,患者状态良好,凝血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

4 结语

中晚期胃癌患者多伴血液高凝,影响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王师认为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正气不足、气血亏虚的基础上,受癌毒、热邪、出血的影响,发生气血凝滞。对于胃癌患者血瘀证的治疗,不同于他病,应当抓住本虚标实的本质,标本兼治,不能一味活血化瘀。临证时应疏肝解郁以助活血,益气扶正以助生血,注意化瘀勿动血,活血分寒热,并调理脾胃贯穿始终,方可有效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液高凝,降低出血风险,缓解症状。

猜你喜欢

王师理气高凝
理气舒筋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他谱写了人生最壮美的华章
——琐忆王富仁先生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胃癌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及中医研究进展*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
自拟通腑理气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