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观察
2021-03-28赵园园
赵园园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3)
支原体是一种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的无细胞壁的微生物,支原体是导致呼吸道出现感染的一种常见的病原体,而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炎性病症[1]。临床有学者认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占非细菌性肺炎的30%左右,而近几年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存在明显上升的趋势,导致很多患儿并发腹泻等相关症状,这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而这种情况也引起了临床的重视[2]。本文针对于此,主要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相关发病特点,以便为临床的干预和相关的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择的调查对象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79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所有调查对象在临床上均存在典型的发热和咳嗽等相关症状,部分患儿还存在喘息的症状,对所有患儿采用咽拭子进行肺炎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同时进行标本血清学的检验,最终得出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验为阳性。279例患儿中男性患儿142例,女性患儿137例;年龄最大为13周岁,年龄最小为1月龄,平均年龄为(6.15±2.71)岁。所有调查对象的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支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M进行检查,检查所用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与此同时选择相配套的试剂盒并通过全自动洗板机进行干预,同时选择相配套的投标仪、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基,配合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3]。对肺炎支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M进行检验的主要步骤如下:抽取患儿的静脉血液2~3 mL,并且通过干燥试管进行盛放,采用离心机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将血清进行分离,采用金标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试剂开展相关检验工作[4]。选择无菌拭子对患儿口腔的分泌物进行收集,并且根据说明书的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病原体的培养,将所取得的拭子放入到瓶中轻轻地搅动,并且将温度设置为37 ℃恒温,进行24 h的培养以后,对培养结果进行相关的观察,并进行最终的分析鉴定[5]。检验轮状病毒时,主要选择患儿的粪便进行检验,将选择的粪便标本加入到9倍体积的0.9%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稀释,之后取上清液滴入加样处,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和评价。如果出现两条红色的线,则表示检验结果为阳性,如果出现一条质控线,则说明检验结果为阴性,如果检验没有红线则表示检验失败,而需要重新检测。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时,选择SS鉴定平板和中国蓝平板,并进行患儿粪便标本的接种,选择35 ℃的条件进行细菌培养,并且将培养24 h以后所得的相关标本,严格地根据操作规范进行分离致病菌处理,然后通过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分离菌的鉴定[6]。
1.3 观察指标 采用《儿科学》第7版教材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诊断,同时对小儿腹泻、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真菌性肠炎等相关症状加以诊断。
2 结果
279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合并腹泻的患儿133例,所占比例为47.67%;在治疗之前两种症状合并存在的患儿51例,占38.35%,治疗以后两种症状合并存在的患儿82例,占61.65%;在两种症状合并存在的患儿中,3月龄~3周岁患儿72例,占54.14%,4周岁~13周岁的患儿61例,占45.86%;在两种症状合并存在的患儿中,确诊为细菌性肠炎63例,占47.37%,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27例,占20.30%,确诊为真菌性肠炎11例,占8.27%,其他32例,占24.06%;56例细菌性肠炎患儿发生在6~8月份,占细菌性肠炎的88.89%,2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在9~11月份,占轮状病毒性肠炎的88.89%,真菌性肠炎在各个月份均有发生。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导致儿童群体存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这种病症会导致儿童肺炎发病,临床应对此予以重视。有临床研究表明,在小儿肺炎流行的时间内约存在30%的患儿是因肺炎支原体导致患儿发病[7]。肺炎支原体可在无细胞培养液的环境之下生长,这是一个最小的微生物,直径125~150 μm[8],并且能够在含有甾醇、血清蛋白的培养基上生长,并且通常培养3周之后可以看到煎蛋状的菌落群,菌落群中的后边缘低平,而且经过口、鼻分泌物得以传播。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在治疗之后腹泻的发生率和用药之前相比更高。由此可以得出药物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腹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应用抗生素会导致患儿的胃肠道菌群出现失调,这样就会导致胃肠道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不能正常地发挥对体液的调节作用,最终会导致患儿形成腹泻[9]。肺炎支原体只存在膜细胞,而并没有细胞壁,因此如果采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相关的药物治疗一般不会见效。肺炎支原体中存在较多的蛋白质,临床通过阻止蛋白合成的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能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10]。因此临床在进行抗生素选择时,应该注意针对性的选择原则,这样能够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之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又能够减轻对患儿消化道的刺激,有效避免腹泻症状的出现。
通过对本文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患儿中3月龄~3周岁患儿72例,占54.14%,4~13周岁的患儿61例,占45.86%。因此也可以看出,年龄越小的患儿合并腹泻症状的概率也就越高,说明年龄和腹泻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如果年龄较小,那么患儿机体的各个脏器功能和系统功能都未发育完全,这就会导致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相关功能相对较弱,因此抵抗病原菌的能力也相对较差,这样就更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强化对年龄较小患儿的临床观察,同时需要警惕患儿各项临床体征,如果存在异常状况,则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从而维持患儿的身体健康。
本文还可以得出13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确诊为细菌性肠炎63例,占47.37%,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27例,占20.30%,确诊为真菌性肠炎11例,占8.27%,其他32例,占24.06%;56例细菌性肠炎患儿发生在6~8月份,占细菌性肠炎的88.89%,2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在9~11月份,占轮状病毒性肠炎的88.89%,真菌性肠炎在各个月份均有发生。轮状病毒在小肠绒毛远端上皮细胞包浆中生长和增值,这能够使得细胞绒毛变短,并且出现脱落,还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病毒,也导致细胞调节体液和电解质的能力显著降低,这样容易导致临床发生腹泻。临床上需要注意结合季节性特点,对小儿肺炎支原体合并腹泻患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准确地对腹泻的主要因素加以确定,制订相关的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做好预防工作,这样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患儿一般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月龄~7周岁,而主要发病因素为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需要针对该类患儿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强化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