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在阑尾周围脓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21-03-28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5期
关键词:肠管优良率脓肿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超声科,辽宁 沈阳 110023)

在阑尾炎症状中阑尾周围脓肿是一种并发症,一旦发生阑尾炎周围囊肿,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就很可能会导致囊肿破溃,进一步引发患者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残余囊肿等严重的症状[1]。临床针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这一传统治疗方法,但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医疗行业的普及应用,通过超声造影可以很好的显示病灶中的微循环灌注,因此超声能够对阑尾周围脓肿治疗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2]。本文针对阑尾周围脓肿介入治疗过程中超声造影实际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阑尾囊肿患者14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73例,女性患者为67例,年龄14~85岁,平均年龄(49.70±15.93)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在临床上存在右下腹压痛或者存在反跳痛等症状,同时还伴随着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②超声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右下腹存在团块状的病灶。③年龄都超过了18岁,且患者本身愿意接受超声造影检查[3]。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血小板都存在异常状况者。②具有实施穿刺引流存在禁忌证者。③患者本身年龄小于18岁,患者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以及存在其他超声造影禁忌证者。本次研究经过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并经过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4]。随机将140例分为造影组与对照组,各70例。造影组中,其中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34例;年龄14~85岁,平均年龄(48.22±15.54)岁;病程0.4~2.5个月,平均病程(1.22±0.63)个月;最大脓肿直径0.2~0.8 cm,平均(0.42±0.11)cm;白细胞计数(15.33±2.66)×109/L。对照组中,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33例;年龄14~84岁,平均年龄(48.75±15.22)岁;病程0.4~2.8个月,平均病程(1.18±0.41)个月;最大脓肿直径0.1~0.9 cm,平均(0.39±0.02)cm;白细胞计数(15.25±2.57)×109/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

1.2 仪器及方法 在本次治疗过程中主要使用了百胜MyLab twic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该仪器具备凸阵探头,整体频率处于2.5~5.0 MHz内。另外,选择意大利生产的SonoVue超声对比剂。该对比剂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要提前向其中注入5.0 mL的生理盐水,然后进行充分震荡,让其保持均匀混合[5]。造影组:首先利用超声造影检查,取患者仰卧体位,将提前配置好的造影悬浮液2.4 mL从患者的肘正中静脉进行快速注射,然后立刻用5.0 mL的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对病灶的造影过程进行连续观察[6]。只有在充分确定整个造影过程中病灶区域不断继续增强,才能最终在超声造影的引导下穿刺进针进行介入治疗。穿刺时如果第1次成功穿刺引出脓肿内部脓液为首次穿刺成功,而通过第2次穿刺成功引出脓液的为二次穿刺成功,如果经过2次穿刺引流都未成功抽出脓液,则表示该患者并没有形成脓腔。因此,是否能通过穿刺引出脓液是判断脓腔形成的主要依据。对照组:首先通过二维超声检查确定患者脓肿实际形态以及脓肿的具体大小和边界基本情况,最终选择在患者脓肿出现液化坏死现象的区域进行穿刺引流。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的穿刺引流成功率进行观察记录。②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进行观察计算。③对两组患者产生剧烈腹痛、肠管损伤及出血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结果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穿刺引流成功率 在140例患者中,有62.14%(87/140)阑尾周围脓肿在超声检测中表现为混合回声,整个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够清晰,且整个回声也比较杂乱,呈现出不均匀的状态。有28.57%(40/140)阑尾周围脓肿在超声检测中表现为低回声,未发现非常明显的无回声区;仅有9.28%(13/140)的阑尾周围脓肿表现为明显的无回声区。造影组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时混合回声、低回声以及无回声区患者分别为43、20、7例。对照组进行二维超声检测时混合回声、低回声、无回声区患者分别为44、20、6例。造影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71%(60/70),高于对照组的72.85%(51/70),数据差异显著,P<0.05;造影组整体穿刺成功率87.14%(61/70),与对照组的75.71%(53/70)差异不大(P>0.05)。

2.2 治疗优良率 造影组治疗优良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81.42%,数据差异显著,P<0.05。

2.3 并发症发生率 造影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其中造影组并发症包括:4例剧烈腹痛,3例肠管损伤,1例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43%(8/70);造影组并发症包括:8例剧烈腹痛、6例肠管损伤、2例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86%(16/70)。

3 讨论

阑尾炎周围脓肿通常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引流或者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会形成较大面积的创伤,且术后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而内科保守治疗使整个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实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影像技术以及介入治疗方法的迅速发展,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7]。利用二维超声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进行检查时,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复杂多变的形式,内部回声也非常杂乱。通过研究发现[8],在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治疗中,二维超声做引导时仅能将组织结构上的异常情况显示,并不能够将脓肿内部真正发生坏死的区域有效识别出来。有研究[9]认为,应用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脓肿穿刺引流,能够有效提升阑尾炎周围脓肿治疗效果。超声造影是将患者静脉中注入了提前配置好的对比剂混合液,既可以对患者组织或者病灶中血流的实际灌注情况进行直观的显示,还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病灶实际的对比分辨率,同时可以将阑尾周围脓肿以及周边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显示[10]。

在本次研究中,造影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72.85%,数据差异显著(P<0.05);造影组整体穿刺的成功率(87.14%)与对照组(75.71%)相比,数据差异不大(P>0.05)。造影组整体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81.42%,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整个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86%,要远远超过造影组的11.43%(P<0.05)。结果发现:利用超声造影引导能够将患者脓肿内部结构进行准确的评估,而且能够将患者脓肿内部的坏死区以及活性区进行清晰的辨识。与二维超声引导相比较,其效果明显要好很多。

综上所述,利用超声造影引导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进行穿刺引流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在穿刺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肠管造成损伤,而且能够将患者管外壁肠管的黏膜层进行有效的显示,肠管腔在检测中主要表现为不增强信号[11]。在此基础上就能够针对具体患者情况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效提升阑尾周围脓肿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肠管优良率脓肿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