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检测PG、G-17和NEDD9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2021-03-28王慧张思森徐小艳孟婧洁门颖丽卫田田杨金花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胃炎胃癌血清

王慧 张思森 徐小艳 孟婧洁 门颖丽 卫田田 杨金花

作者单位:450000 郑州 郑州人民医院院士工作站

早期胃癌多数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早期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主要手段,但具有一定侵入性[1-2],且不适合常规筛查。近年来多种标志物被报道用于胃癌早期筛查[3],如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能够反映不同部位胃黏膜腺体的屏障结构及功能状态[4-5];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蛋白9(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9,NEDD9)作为骨架蛋白分子,也被报道与乳腺癌[6]、大肠癌[7]、肝癌[8]等多种肿瘤发病相关。本课题组前期研究[9-10]发现NEDD9蛋白水平在早期胃癌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提示NEDD9对早期胃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PG Ⅰ、PG Ⅱ、G-17和NEDD9水平,并探讨其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效能,以期为临床上提高胃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9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40例胃炎患者(胃炎组)的血清样本。胃癌患者纳入标准:⑴年龄18~70周岁;⑵经胃镜及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胃癌;⑶采血前未进行任何抗肿瘤治疗。排除标准:⑴肝、肾和心脏功能严重损害者;⑵曾接受胃部手术者(包括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手术);⑶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胃癌组中,肿瘤细胞仅限于黏膜内的早期胃癌有41例,突破黏膜层的进展期胃癌54例,其中男性51例,平均年龄(64.6±9.6)岁;胃炎组经胃镜及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见细胞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其中男性64例,平均年龄(56.8±13.0)岁。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且报告正常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正常对照,其中男性65名,平均年龄(53.4±8.9)岁。3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郑州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1.2 血清PG Ⅰ、PG Ⅱ、G-17及NEDD9的检测

所有患者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5 min获取血清,于-20℃保存待用。血清PG Ⅰ、PG Ⅱ和G-17的测定均采用芬兰BIOHIT公司的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吸取80 μL血清样本滴至加样孔中,15 min后上机检测(HIT-91A荧光免疫分析仪)。血清NEDD9的检测采用SAB公司的ELISA试剂盒:在反应板上每孔加样100 μL,密封,37℃孵育2 h。弃废液,每孔加入100 μL一抗,密封,37℃孵育1 h。弃废液,洗涤3次,甩干。每孔加入100 μL二抗,密封,37℃孵育1 h。弃废液,洗涤5次,甩干后加入90 μL 底物液,密封,37℃避光孵育 15~30 min。加入50 μL终止液,450 nm条件下检测。所有操作均按照试剂盒中的说明书严格执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血清PG Ⅰ、PG Ⅱ、G-17和NEDD9等计量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诊断试验的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通过 logistic回归求得联合检测预测因子logit(P)=β0+β1x1+β2x2+β3x3+…+βixi,xi为各项独立因子,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采用Z检验。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G Ⅰ、PG Ⅱ、G-17和NEDD9在胃癌血清中的表达

胃癌组、胃炎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G Ⅰ、PG Ⅱ、G-17和NEDD9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比较显示 PG Ⅰ、G-17和 NEDD9在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PG Ⅱ表达水平与胃炎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G Ⅰ、PG Ⅱ、G-17和NEDD9在胃癌组、胃炎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Tab.1 Comparison of PG Ⅰ,PG Ⅱ,G-17 and NEDD9 in the gastric cancer group,gastritis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2.2 PG Ⅰ、PG Ⅱ、G-17和NEDD9在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PG Ⅰ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高于进展期胃癌,PG Ⅱ表达低于进展期胃癌,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17和NEDD9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均低于进展期胃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PG Ⅰ、PG Ⅱ、G-17和NEDD9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Tab.2 Expression levels of PG Ⅰ,PG Ⅱ,G-17 and NEDD9 in the serum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2.3 血清PG Ⅰ、PG Ⅱ、G-17和NEDD9诊断胃癌的效能

血清PG Ⅰ、PG Ⅱ、G-17和NEDD9诊断胃癌的AUC分别为 0.664、0.570、0.602 和0.749。采用 logistic回归模型联合PG Ⅰ、PG Ⅱ、G-17和NEDD9诊断胃癌,获得联合检测因子=-2.359-0.018×PG Ⅰ+0.06×PG Ⅱ+0.047×G-17+1.289×NEDD9,AUC 为 0.827,均高于4 项指标单独诊断胃癌的AUC(均P<0.05);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72.9%。见表3和图1。

表3 PG Ⅰ、PG Ⅱ、G-17和NEDD9诊断胃癌的价值Tab.3 Diagnostic value of PG Ⅰ,PG Ⅱ,G-17 and NEDD9 in gastric cancer

图1 PG Ⅰ、PG Ⅱ、G-17和NEDD9诊断胃癌的ROC曲线Fig.1 ROC curves of PG Ⅰ,PG Ⅱ,G-17 and NEDD9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3 讨论

PG Ⅰ和PG Ⅱ主要是由胃主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两个亚群,当胃黏膜上的腺体发生萎缩时,PG Ⅰ分泌水平减少;而发生肠上皮化生时,PG Ⅱ分泌水平明显增加,因此PG可以反映胃黏膜的功能和形态[11-12]。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NEDD9在胃癌中呈高表达,可能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因此,本研究选择联合检测PG Ⅰ、PG Ⅱ、G-17和NEDD9,分析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以期为胃癌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本研究发现PG Ⅰ、G-17和NEDD9在胃癌组、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差异表达,其中PG Ⅰ在胃癌血清中表达量降低,而G-17和NEDD9呈高表达,且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PG Ⅰ、G-17和NEDD9有可能作为诊断胃癌的有效指标。但是本研究发现PG Ⅱ在胃癌组及胃炎组中的表达水平相当,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与既往研究[12]结果不一致,考虑原因可能是个体差异或样本量不足造成。此外,本研究进一步对早期和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发现G-17和NEDD9在早期胃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提示G-17和NEDD9可能是胃癌早期筛查的潜在指标。

本研究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选择单一指标诊断胃癌,如PG Ⅰ、G-17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当,可见单一指标检测难以提高诊断效能,而既往研究[3,13]也发现这一现象。因此,本研究联合检测4项指标,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联合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2.9%,AUC为0.827,均高于单一检测指标的AUC。说明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胃癌的诊断效能,可能是早期胃癌筛查的有效方案。

综上所述,PG Ⅰ、PG Ⅱ、G-17和NEDD9在胃癌血清中差异表达,联合检测PG Ⅰ、PG Ⅱ、G-17和NEDD9可提高胃癌的诊断效能。但本研究存在地域限制、个体性差异、样本量不足等局限性,实现临床转化仍需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胃炎胃癌血清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