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28李冬
李冬
摘要:目的:观察在脑出血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吉林省集安市医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67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留置静脉针时采取综合护理,更容易穿刺成功,预防静脉炎,减轻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出血;静脉留置针;综合护理
目前,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不仅操作方便且能够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备受护患青睐[1]。静脉留置针能够代替头皮针,减少血管穿刺次数,降低血管受到的刺激,维持血液流畅,保护血管,为用药营造良好条件,减轻护士工作量[2]。但会因一次穿刺不成功浪费大量材料,加上使用降颅压药物出现高渗会加强血管通透性,静脉留置针3M胶贴未及时更换,容易引发静脉炎。鉴于此,需为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来弥补不足[3]。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脑出血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12月吉林省集安市医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67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42~78岁,平均(60.15±1.56)岁。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2~78岁,平均(60.15±1.56)岁。两组临床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加强留置针巡视,及时发现留置针异常,检查留置针有无回血,观察是否脱落,若穿刺部分有红肿、渗血需及时拔针,重新穿刺。检查留置针穿刺点是否有硬结、静脉炎,若有则需立即处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1)心理疏导。注重患者的心理指导,为神志清醒的患者讲述操作目的,告知注意事项。多关心患者,善于观察掌握患者心理反应与需求,分析患者的心理,确定患者气质类型与性格特点,借助人际沟通技巧,随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为患者讲述治愈的病例,经成功者分享经验,使患者看到希望;做好家属思想教育,鼓励家属参与干预,给予患者心理上的鼓舞和关心,增强患者与疾病对抗的信念。(2)穿刺前护理。备好物品:选用的静脉套管留置针是BD公司用Vial on材料所制,按照病情选择合适的留置针,检查包装、质量、产品失效日期、型号、导管边缘是否粗糙,套管完整未出现断裂,套管、枕芯是否相连;备好穿刺时所用物品,检查药品有效期,观察液体澄明度,检查瓶装液体瓶口是否松动、有裂缝,软包装液体挤压是否出现渗漏;遵医嘱用药,静脉穿刺时动作需娴熟,保护好静脉,减轻患者痛苦。选择穿刺部位:穿刺位置的选择决定留置针是否延长时间,一般选充盈、粗直、适合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绕开静脉瓣、肢体受伤位置,瘫痪患者需选择健全肢体血管。感染位置禁止穿刺置管。因颈外静脉有良好的弹性,粗直,输入刺激性药物不会过度影响血管,加上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头部固定,需在颈外静脉应用留置针来穿刺,方便保护,延长留置针应用时间,为脑出血患者静脉留置针时最好选颈外静脉。(3)穿刺护理。科学穿刺:穿刺部位上10 cm扎止血带,局部皮肤2%碘伏消毒2次,范围8 cm×8 cm,干燥后,放松留置针外套管,针尖斜面之上,从15°~30°进针,穿刺回血后穿刺角度调为10°,顺静脉走向推入留置针0.5~1 cm,右手退出针芯2~3 mm,缓慢送软管到血管,外部留5 mm,接着抽出针芯。难以确定针尖是否在血管刺入时,可先拔出针芯,解开止血带,滴加少量液体,局部未出现肿胀,静脉滴注畅通时,可顺血管方向平行将软管推进。科学固定:成功穿刺后,用留置针配套透明的无菌贴膜在穿刺位置固定,贴膜一端贴在进针点上2 cm处,另一端在皮肤上紧贴,松紧适宜,牢靠美观,确保针尖不会扭曲、折叠。留置针和皮肤会形成密闭系统,预防细菌入侵,以免造成全身感染,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留置针应用时间短暂。借助胶布固定三叉接口,标明穿刺时间签名,为换药与拔管提供凭证。胶布有松动不洁时,重新消毒,更换,避免套管针脱落。科学封管:用生理盐水封管,接着边推液体边退出补液针,留置针腔中灌注封管液,以免血液对留置针造成堵塞。封管时无需配液,以免配液造成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输液期间输入液体不畅,可用注射管抽取生理盐水2~3 ml,回抽凝血液,以免用力对输液管造成挤压,避免凝血块挤进血循环引发栓塞。(4)置管期间护理。输液时,持续对穿刺肢体进行热敷,尤其是湿热敷能够改善人体血液循环。严密观察局部是否有渗液、渗血症状,发现并发症早期症状。若局部出现并发症,需及时拔管,按照实际状况加以护理。检查输液器针尖是否出现堵塞,发现堵塞,需更换输液器。了解套管接头处是否打折,打折时拉直套管可使输液畅通。封管不当血液回流堵塞时,可轻度挤压输液管,注入较少的生理盐水。阻力过大,不能强行推进,需严密对滴速进行观察,快速输液时需避免导致循環负荷较重,严密预防液体滴空。结束输液时,顺血管走向,轻柔拔除留置针,拔管后需用消毒针眼压迫5 min确保其无血,预防局部与全身感染。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2)统计两组静脉炎发生率。(3)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分值与患者负面情绪呈反比。(4)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情绪功能4个维度,各维度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穿刺成功33例,穿刺成功率为97.06%;对照组穿刺成功27例,穿刺成功率为81.82%。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4.057,P<0.05)。
2.2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静脉炎9例,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出现静脉炎1例,发生率为2.94%。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009,P<0.05)。
2.3 两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4 兩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静脉损伤及痛苦,且操作简单,刺激较小,易于固定,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同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能保证抢救、输血及输液的需要。脑出血病情比较复杂,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为患者及时获得对应治疗做准备[7]。
在脑出血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常规护理对患者感受关注度不足,因此需要加以改进。综合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方案,是整体护理的一种类型,不仅重视患者的生理护理需求,同时也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在具体实施中,护士在穿刺前做好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血管,同时在穿刺过程中与置管期间均加强护理干预,做好留置管的维护,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同时为患者做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充分考虑患者感受,给予患者支持,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脑出血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有助于一次性穿刺成功,预防静脉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姜靓,刘晓冬,孙晓妮,等.优质护理应用于ICU静脉留置针留置重症患者护理的 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8,8(5):306-307.
[2]张坤.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要点[J].当代临床医刊, 2018,31(3):2.
[3]牛姝静,莫立荣.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方式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12(24):3.
[4]王伟,崔妮.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8,16(4):2.
[5]陆桂花.综合护理在烧伤患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 31(20):3.
[6]刘玲燕,白建荣,时晓慧.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消化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0):3.
[7]冯德会.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影响[J].科学养生,2019, 22(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