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价值评价
2021-03-28王依依姚文秀
王依依 姚文秀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新生儿科确诊为呼吸暂停的新生儿17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8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氧合指数(OI)、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暂停患儿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OI、PH值、PaO2、PaCO2,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呼吸暂停;新生儿;无创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新生儿的呼吸停止时间≥20 s,出现或者没有出现心率减慢,但是出现面色发绀、苍白、肌张力减退等表现[1]。呼吸暂停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若不及时干预,脑部持续处于缺氧状态,会导致脑部损伤和其他后遗症发生。本研究主要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新生儿科确诊为呼吸暂停的新生儿17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88例。研究组男46例,女42例;平均产前应用激素时间(26.39±2.16) h;平均胎龄(32.58±2.04)周;平均体质量(1563.26±382.53) g;平均胎膜早破时间(18.15±1.50) h。对照组男44例,女44例;平均产前应用激素时间(26.48±2.14) h;平均胎龄(32.50±2.10)周;平均体质量(1571.37±382.70) g;平均胎膜早破时间(18.10±1.45) h。两组性别、产前应用激素时间、胎龄、体质量、胎膜早破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依从性相对良好,治疗阶段无十分显著的哭喊反应;体质量>1250 g。排除标准:合并呼吸道先天畸形;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MAS)[3];伴先天性心脏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发生呼吸暂停后,立即进行弹足底、快速摩擦背部等物理刺激,实施鼻导管氧疗;给予氨茶碱(国药准字H61022189)治疗,首剂量5 mg/kg,半小时内静脉泵入,12 h后维持剂量2 mg/kg,每12 h给药1次;同时注意保暖,及时纠正酸中毒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血压、血糖稳定,预防感染,开展营养支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无创正压通气,设定参数:频率7~12 Hz,振幅5~10级,以颈部/胸廓位置良好振荡为依据,根据血气PaCO2进行调整,平均气道压5~10 cmH2O,吸入氧气浓度25%~60%,经皮血氧饱和度88%~93%。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1 d后氧合指数(OI)、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含颅内出血、鼻压伤、腹胀。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1 d后OI、PH值、PaO2、PaCO2比较
治疗前,两组OI、PH值、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OI、PH值、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呼吸暂停是目前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呈反比。胎龄34~35周的新生儿呼吸暂停发生率相对较多,而胎龄26~28周的新生儿呼吸暂停发生率高达75%以上,且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高达80%以上。新生儿呼吸暂停是一种引起脑部损伤的新生儿疾病,由于呼吸暂停,导致体内缺氧继而引起脑部的氧气供给不足,引起脑部损伤。新生儿持续性发生呼吸暂停,会导致体内缺氧继而引起脑部的氧气供给不足,引起脑部损伤,如不积极救治,将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当前临床对于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生机制尚未确定,但是多倾向于与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尚不完善有关,而对低氧、高碳酸血症的呼吸反应不成熟,肺牵张反射过度抑制以及中枢神经介质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无创正压通气是在一种较低的气道压力下开展的通气方式,主要有低通气压力以及小潮气量的特征[4~5],是一种肺保护性通气对策。该通气模式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简单可操作性,和机械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高效清除了小潮气量,通过无创连接,增加了功能残余量,改善氧合,避免了有创通气的损伤和并发症,提升了呼吸支持的有效性[6~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OI、PH值、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可维持正常氧合活动,且不会增加对气道的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新生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映红,马兰.对比氨茶碱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呼吸暂停新生儿对其神经行为和后期神经发育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8):124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