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法用于伽马刀治疗颅脑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2021-03-28宋锦军孙荣峰

健康之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

宋锦军 孙荣峰

摘要:目的:分析思维导图法用于伽马刀治疗颅脑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长春市人民医院接受伽马刀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讲解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法健康教育。评估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与满意度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1 d、治疗后4~5 d、出院前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法用于伽马刀治疗颅脑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与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颅脑肿瘤;伽马刀治疗;思维导图法;健康教育

伽马刀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较好,但患者对此治疗方法及原理缺乏了解,从而影响治疗依从性,因此必要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传统的健康教育采用口头宣讲方式,但因患者年龄与社会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图,是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各主体关系用互相隶属与对应层级图展现出来,取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形成连接,加深患者记忆。我国卫生管理领域对于思维导图的研究与运用尚处在萌芽阶段,但其价值已得到卫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关注。本研究分析了思维导图法用于伽马刀治疗颅脑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长春市人民医院接受伽马刀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31~80岁,平均(44.15±2.49)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1~80岁,平均(44.15±2.49)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口头讲解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

观察组运用思维导图法开展健康教育。(1)统一培训。要求护理人员熟悉掌握思维导图内容,分析各部分内容,反复讲述和说明,内容包含入院宣教、伽马刀治疗原理、方法、过程、注意事项以及癌痛的评估,不良反应的预防,正确用药等。(2)将原有的健康教育内容提炼成简单的词汇,借助思维导图软件绘制成图像,分解出多个重点,用文字与线条简单呈现。(3)借助导图进行解释,加深患者记忆与理解,嘱咐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告知及时来院复查等。(4)参考颅内肿瘤诊治护理操作流程,用不同颜色、图画标记出来,将思维导图在A4卡纸上打印并塑封保存,方便长时间循环使用。护理人员在患者初入院时,即用思维导图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将思维导图置于床头柜抽屉,方便患者查阅。(5)出院前采用自制量表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伽马刀治疗时以当面访谈的方式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1)评估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与满意度情况,分值均为20分,分值与疾病知识的掌握、满意度呈正比。(2)治疗前1 d、治疗后4~5 d、出院前评估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分值为20分,分值与患者的依从性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疾病知识掌握与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1 d、治疗后4~5 d、出院前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据统计,肿瘤已发展成人类第二大死因,全世界每年有近160万人因肿瘤死亡。既往对颅内肿瘤的治疗常采用外科手术切除,而伽玛刀治疗无须开刀,避免了手术引起术后出血、感染及损伤重要结构功能的风险,可有效治疗人体深部,包括脑干在内的手术禁区的肿瘤、脑血管疾病等。伽马刀治疗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原理是基于钴-60衰变过程中释放的γ射线在病灶细胞产生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多源同轴旋转,成为动态的锥形扇面,可以有效地分散周边正常组织所受的辐照剂量,而不降低病灶组织治疗剂量。通过几何聚焦原理,能量低的γ射线经叠加能量,焦点位置会出现较大的辐射场,利用计算机精准定位使肿瘤组织处于焦点部位,能够在短时间内损毁病变组织,焦点外正常组织受到照射仅为瞬间不会造成过大损伤,治疗安全性较高[1]。伽马刀治疗颅脑肿瘤无创伤、无出血,不需要做繁琐的术前准备与用药,手术治疗时患者清醒、无痛。此技术治疗效果确切,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生命周期,提高了生存质量。

伽马刀治疗适用于肿瘤直径<30 mm及非功能区直径≤40 mm的患者;肿瘤位于大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域,手术风险较大者;年龄偏大、一般状况差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难以耐受手术者;能够一次性治疗多个病灶,也可以分次分量治疗。伽马刀治疗全程均由计算机控制,专业人员密切对治疗全程进行监控,精准、安全、高效,不损伤正常脑组织。伽马刀治疗方便省时,可有效缩短住院周期,术后无须输血、用药,对饮食与活动均无明显影响。

思维导图是学习与记忆的辅助工具,用图文的方式,将关键词与颜色等创建记忆链接,充分利用左右脑功能,吸引患者注意力,激发其发散思维,方便其掌握与理解。思维导图能够改善传统健康教育的缺点,其优势体现在:(1)与人体工程学基础一致。思维导图是表达思想的图形工具,处理信息的流程与人脑的自然处理方式一致,用词汇、符号、图像将枯燥的知识点表示出来,其概括性与组织性较强,将要表达的内容可视化呈现在患者面前,层次清晰,突出重点,从而加深患者的记忆与理解。(2)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更多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学会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3]。思维导图的模式与“入院教育教案”接近,图文结合能够生动地表达知识要点,以免枯燥的条文知识影响患者学习,患者可通过图文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认知[4]。思维导图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够缩小不同患者的差异,能够将枯燥的知识有趣生动地呈现,通俗易懂,患者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掌握也更为深刻。健康教育中加入思维导图法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3)健康教育中引入思维导图法。护理人员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宣教,帮助患者聆听与观看,确保眼到、耳到,强化信息的接收,图文并茂的丰富效果容易吸引患者与家属的注意力,将导图交由患者保存,方便随时查阅,强化患者的理解与记忆,为患者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也拉近了患者与护理人员的距离,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也得到提高,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得到提高,这足以体现思维导图模式的优势。

常规的健康教育常以口述的形式表现,包含大量的信息,加上患者理解能力差异,会影响其对疾病的认知,难以取得理想效果。颅脑肿瘤疾病比较复杂,患者与家属内心很容易产生担忧与疑惑,需选择通俗易懂的方式。思维导图法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帮其更深入地认识疾病。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容易体现各级知识之间的构架,将主题与思维规律相联合,挖掘大脑的思维。责任护士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使患者与家属掌握的更为到位,配合度提高,发挥健康教育的最大价值。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以颅脑肿瘤患者为中心,从中心向外引出更多的分支,各分支表示和主体的连结,各连结又是另一主体,接着分散出较多的分支,以放射状立体结构展现出教育知识,这些知识的连结如同记忆,与大脑的神经元连接,最后用颜色、线条呈现,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简单呈现,辅助患者记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

思维导图方便护理人员对宣传教育的掌握,提高了工作效率。思维导图用简单的文字吸引患者注意力与兴趣,帮患者理清思绪,加深理解,减轻其内心的焦虑与担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较高,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足以体现思维导图模式的优势,患者对此模式的健康教育满意度高,治疗依从性高,说明此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教育内容。

综上所述,运用思维导图法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知识的掌握,提高治疗依从性,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钟雪枚,孙国申.细节管理在中重型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130-132.

[2]黃梦华,黄丹,何卫娥.思维导图式健康宣教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3):48-49.

[3]张璐.基于思维导图的肿瘤患者PICC围置管期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4):194.

[4]李莉,胡定伟,敬雪明,等.思维导图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4):2900-2903.D674D29B-1D49-445D-9885-C108B8D268A3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
个性化健康教育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饮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青少年慢性胃炎护理中应用的价值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现况分析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