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向入路法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

2021-03-28陈卫东

健康之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陈卫东

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选取横向入路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侧方入路,观察组采用横向入路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应用横向入路法可提升手术疗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安全性高等优势。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横向入路法;腹腔镜手术

左半结肠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腹腔镜手术被广泛用于结肠癌治疗中,临床认可度及患者接受度较高,但术中难以进行结肠脾曲游离,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2]。有研究发现,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据术选择横向入路,可降低结肠脾曲游离难度[3]。本研究主要分析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据术选择横向入路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行腹腔镜左半结肠根治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45~79岁,平均(57.45±10.35)岁;病程2~7年,平均(4.25±1.48)年;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27例,Ⅲ期18例。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6~78岁,平均(57.19±10.22)岁;病程3~8年,平均(4.38±1.45)年。TNM分期:Ⅰ期18例,Ⅱ期25例,Ⅲ期17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具备腹腔镜左半结肠根治术指征;TNM分期Ⅰ~Ⅲ期;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罹患精神疾病或意识、认知障碍;配合度较低。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快速建立人工气腹。于脐下缘戳孔,置入10 mm的Trocar和腹腔镜,之后在麦氏点、右肋下戳孔,分别置入12 mm、5 mm的Trocar,在反麦氏点和左肋下3 cm处作孔径为5 mm的辅助操作孔。对照组于腹腔镜下观察腹腔及病灶情况,选择侧方入路,从降结肠外侧的侧腹膜向里沿Toldt筋膜进行分离,经左半结肠脏层腹膜和Toldt筋膜对肠管及系膜进行锐性分离,至血管根部后进行结扎离断。将游离好的肠管提出腹腔,行左半肠切除,采用吻合器吻合结肠残端后将肠管放回腹腔。常规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观察组选择横向入路法,于腹腔镜下观察腹腔及病灶情况,提起并展开左侧横结肠系膜,充分显露横结肠系膜后叶。在胰腺前下缘向左侧切开横结肠系膜后叶,进入胰腺前间隙内,扩大间隙。切断胰腺被膜后,对胰腺下缘进行结扎;切断系膜下静脉和左结肠系膜后叶,进入胰腺后方Toldt间隙。将腹腔镜纱布置入胰尾间隙,再转至肠系膜下动脉区域,于右侧作切口,进入Toldt间隙,有效清扫淋巴结后结扎,切断肠系膜下动脉,扩展Toldt间隙。转向侧方扩展Toldt间隙至侧腹壁,打开降结肠、乙状结肠与腹壁的腹膜反折,向头侧进行游离,离断左膈结肠韧带、脾结肠韧带。切开胃结肠韧带进入网膜囊,自右侧将左侧胃结肠韧带离断,到达胃网膜左血管后转向胰末尾端。于脐部周围作小切口,将病变肠管提出后切除,采用吻合器吻合结肠残端后将肠管放回腹腔。常规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围术期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兩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及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在临床应用愈加广泛[4]。左半结肠解剖结构比较特殊,手术难度较大。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视野放大的特点,有利于对复杂组织结构和细胞血管清晰辨认,可更精细、准确地完成血管和淋巴结的解剖操作[5~6]。在充分游离结肠后,仅需较小的切口就可将标本取出后吻合,减少切口暴露的时间,患者手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既往进行结肠癌切除术时多选择中间入路法,操作简捷,但在脾曲游离时难度较大,尤其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存在困难。侧方入路可较好地规避对腹膜后脏器的损伤,同时能保持肠系膜的完整性。但是侧方入路的步骤繁琐,手术风险增加。

横向入路法通过切断横结肠系膜后叶,进入胰腺前间隙并扩展,离断胰腺后方下缘附着的筋膜,有利于从上方进入Toldt间隙。此外,横向入路法对横结肠系膜前后进行彻底离断,并对胰尾实施游离,结肠脾曲系膜在脾门呈幕帘状保持悬吊,有利于离断根部肠系膜[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选取横向入路可更好地游离结肠脾曲,临床疗效更显著。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采取横向入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横向入路法开展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广坛,薛飞,郑晓艳,等.混合入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19(3):330-335.

[2]王海啸,钱燕,侯国伟,等.侧方入路与横向入路法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9,44(12):1438-1442.

[3]吕泽坚,吴伍林,林圳滨,等.中间入路“四步法”应用于腹腔镜结肠脾曲游离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9,22(7):668-672.

[4]郑毅,白霞,许鑫,等.腹腔镜尾侧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162-164.

[5]葛磊,苏昊,梁建伟,等.应用重叠式三角吻合的完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20,42(6):507-512.

[6]赵小军,王元杰,连彦军,等.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4):269-273.

[7]周红飞.横向入路法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结肠脾曲游离中的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4):146-147.

[8]李洪波,伏广顺,韦伟,等.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间入路手术体会[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8,21(9):724-725.

猜你喜欢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与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90例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技术治疗腹部闭合伤小肠破裂诊治分析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GnRHa及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