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疫苗及其免疫

2021-03-27刘国信

浙江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母源佐剂狂犬病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病毒在国内猪场的阳性感染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而养殖场户病急乱投医,随意选择疫苗,不按程序免疫,首免日龄不正确,甚至多种疫苗轮番使用等,免疫效果往往事与愿违。笔者通过多年的免疫实践与调查研究,认为只要抓住伪狂犬病毒易感的关键时间节点,避开母源抗体干扰,选用高效安全疫苗,并科学掌握免疫的时机和方法,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于下,与同行探讨。

1 常用的疫苗种类

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甲型疱疹双链DNA病毒,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力有强弱之分,毒株的致病性也有高有低。近年来,我国科研团队已经分离到多个不同的毒株,证明猪伪狂犬病毒毒株已经发生变异,且不同毒株感染同一动物时,病毒可以重组,产生更强毒力的毒株,引起新的疫情暴发。因此,对合理选择疫苗预防控制该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有多种疫苗可用于预防控制与净化猪伪狂犬病,现简要介绍于下。

1.1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安全性较高,不易引起散毒与潜伏感染,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应用。由于其难以诱导细胞毒T细胞产生反应(CTL),因而只会产生体液免疫,甚至不能引起细胞免疫的缺陷,同时,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滴度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需要重复接种,且免疫剂量较大,成本费用较高,有时还易发生过敏反应。

1.2自然缺失弱毒活疫苗 常规意义上的弱毒活疫苗,是将分离到的野毒株经非猪源细胞反复传代,加入突变剂培养而获得的疫苗。国际上主流毒株都是Bartha和Buk株。目前,国内猪场使用较多的常规基因缺失疫苗有Bartha株,SA215株,HB-98株和BUK株等。其中,广泛使用的是gI/gE双基因缺失PR弱毒冻干活疫苗(Bartha-k61。也叫k61)。

一般而言,自然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仍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安全性高,价格又低廉,一直在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缺点是主要的毒力基因TK基因没有缺失,有可能导致返强而致该病重新流行,同时还存在造成潜伏感染或向未免疫生猪散毒的可能性。

1.3基因工程疫苗 近年来,随着对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免疫原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包括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病毒疫苗等一系列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免疫实践,获得良好效果。

1.3.1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 通常将缺失PRV一个主要毒力基因(如TK)获得的疫苗称为第一代基因缺失疫苗,该类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30~35日龄仔猪接种后能产生中和抗体,并在遭受攻毒后可表现再次免疫应答,给猪群提供有效的保护。

第二代基因缺失疫苗,是指在TK基因缺失的基础上又缺失相应的糖蛋白基因而研制成功的双缺失和多缺失疫苗株。试验表明,其显著特点是可以通过血清学方法将免疫接种猪与自然感染野毒的猪相区别,有利于精准防控,为伪狂犬病的根除提供有力支撑。

基因缺失区域明确,返祖可能性极小,是基因工程缺失弱毒活疫苗的显著优点。这类疫苗株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和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实施免疫后能够获得较强的保护力,且安全性较高。但该类疫苗对储存和运输条件要求也非常严苛,现实情况下一般猪场难以保证,进而可能影响到实际的免疫效果。

1.3.2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又称为DNA疫苗或基因疫苗,实施免疫后能够激发动物机体产生针对外源蛋白质的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同时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避免潜伏感染,不受母源抗体干扰,安全性高,免疫期长,缺点是虽然可以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但对强毒攻击的保护力不太理想。

1.3.3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PRV的保护性抗原基因进行克隆并在原核或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所获得的产物制成的疫苗。由于其具有抗原递呈与免疫增强的双重作用,不含核酸遗传物质,实施免疫接种后不会产生潜伏感染或引起持续性感染,能够将免疫应答与野毒感染相区分开来,因而有利于猪伪狂犬病的控制和消灭。但由于其免疫原性与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相比较差,生产成本相对又高,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1.3.4重组活载体疫苗 由于伪狂犬病的病毒宿主范围和基因组都比较大,可在不影响PRV毒株增殖的同时插入一个或多个外源基因而重组获得活载体疫苗。目前,主要有以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疫苗、以猪痘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疫苗及直接以猪伪狂犬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疫苗等。

重组疫苗优点是载体病毒较稳定,免疫原性持久,能够诱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避免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的缺陷,接种方便安全,免疫谱相对较广。比如,接种以猪伪狂犬病毒为载体的重组双价疫苗,能使猪同时获得对PRV和CSFV两种强毒攻击的保护,因此,重组活载体疫苗不仅对伪狂犬病有很好的防控效果,而且对其他病毒类病的免疫防控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疫苗的动态选择

选择疫苗通常要考虑毒株,效价,佐剂等因素,通过评估确定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表明,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以及基因缺失疫苗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动态选用。当然,选择疫苗时,能够通过疫苗免疫血清与流行毒株的交叉中和实验,依据中和效价的高低来选择更为科学合理。

2.1重视毒株的匹配 近年来,在实施猪伪狂犬病预防控制与净化根除中,使用基因缺失疫苗已成为主流趋势,现有疫苗Bartha株,HB-98株, SA215株和BUK株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中大部分国产和进口疫苗采用的均是Bartha毒株(代表产品是Bartha-K61株)。用其免疫能与自然感染野毒相区分,免疫原性好,免疫后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对预防猪伪狂犬病经典株和变异株均有效,且安全性高、无毒力返强等风险,目前不少国家都在推广应用,免疫效果也比较理想。

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在暴发流行的猪场或野毒阳性猪场或免疫效果不好,抗体水平显著下降的猪场,应选用与其流行毒株相一致的弱毒活疫苗,对全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以期迅速而全面地建立免疫保护机制,在短时间内控制疫病传播;而在疫情得到控制并逐渐稳定后,为获得稳定而较持久的抗体水平,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弱毒活疫苗造成散毒感染,应以选用灭活疫苗为主。比如,对猪伪狂犬病野毒阴性猪场实施常规免疫时,建议使用基因缺失灭活苗。

2.2充分考虑疫苗的效价和佐剂 效价即抗原含量。我们知道,免疫主要是通过特异性的抗原来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来预防特定疾病的,因此疫苗每头份中抗原含量的多少,决定着疫苗的效价水平。目前,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抗原含量单位用CCID50或TCID50(即半数细胞感染量)来表示,由于厂家不同,所生产疫苗的抗原含量有所差异,选购疫苗时不能仅看价格高低,而要参看抗原含量的高低,选择抗原含量高的产品。

疫苗的佐剂有增强型与普通型之分,增强型的以油佐剂为多,水佐剂则有普通型与增强型两种。这些佐剂性能特点各异,不能笼统的分出优劣。

一般来说,油佐剂疫苗抗体产生较慢,但能获得稳定而较持久的抗体水平,缺点是应激相对较大,水性佐剂疫苗,抗体产生快,高峰期高,应激较小,但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容易出现波动。因此,选择水佐剂或油佐剂型疫苗,主要看免疫的对象和目的。如果主要为了通过母源抗体来专门保护新产仔猪,给经产母猪接种时应选用水佐剂疫苗,这样可以利用水佐剂型疫苗快速产生高峰的特点,保证母猪在产仔时能够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如果想让母猪整个生育期的抗体水平长时间保持较高而平稳的状态,同时通过母源抗体既保护仔猪又保护母猪本身,则应选用释放较为平稳缓慢,免疫抗体水平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油佐剂型疫苗。

近年来,为了降低油佐剂疫苗应激大的缺陷,同时又维持油佐剂抗体持久,均匀度好的优势,随着基因缺失疫苗的研发,已有新型的水包油佐剂伪狂犬疫苗上市,这类疫苗高效价配以合适佐剂,可以产生更高水平的免疫力,有效阻断病毒循环传播,有利于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各类猪群均可选用。

3 正确掌握免疫时机与免疫方法

防控实践表明,猪伪狂犬病疫苗的首免时间选择很重要,免疫次数也并非越多越好。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必须抓住伪狂犬病毒易感的关键时间节点,掌握正确的免疫程序和操作方法实施免疫接种。

3.1首免时间的选择 首免时间的选择主要通过检测母源抗体水平来决定,同时还要注意本猪场的既往感染压力,并考虑既往所使用的疫苗种类和质量。

当前,猪伪狂犬疫苗的生产厂家很多,各类产品质量不同,抗原效价参差不齐,免疫时间与程序的选择也应相应调整,不能凭经验一直沿用一套程序。近年来,由于国内猪场面临的防控压力普遍较大,对仔猪提前实施首次免疫的做法受到推崇,并获得一定效果;但其存在易导致母源抗体和疫苗抗体相互抵消的副作用,掌握不好往往事与愿违。

根据经验,疫苗的抗原效价越高,产生的免疫力就越强,仔猪通过母源获得的抗体水平也就越高,因此选择疫苗必须严密注意存在的质量差异,确定首免时间必须避免因为抗原效价低而出现母源抗体持续时间不一的情况,防止误判。一般而言,在猪场管理水平较高,本地猪场压力又普遍较小的情况下,首免日龄可以往后推。但在确定首免时间时,最好先对仔猪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然后再根据抗体衰减规律,制定个性化的免疫程序。

跟踪测定显示,一般母猪使用高效价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后,新生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都比较高,一般在10-12周左右仍有保护力,所以仔猪的最佳首免时间就应安排在10-12周龄;如果用的是低效价疫苗,母源抗体水平低只能维持3-4周龄,仔猪就应在3-4周龄实施首免。鉴于近年来高效价基因缺失疫苗普遍推广使用的实际,建议正常猪场,于70日龄左右进行小猪首免,首免后间隔3-4周加强免疫一次;而既往感染压力较大的猪场,还应提前对新产仔猪进行滴鼻免疫。

3.2滴鼻免疫的操作 调查发现,母源抗体、野毒感染等的干扰,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因素,如果猪场感染压力持续加大,临产母猪抗体水平低下,则应提前实施仔猪免疫接种,特别是周边省份及本地有猪伪狂犬病流行时,为迅速有效抑制病毒感染,同时免受母源抗体干扰,提早对新生仔猪实施滴鼻免疫不失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补充免疫手段。

滴鼻免疫主要通过鼻腔粘膜发挥作用,能够快速释放抗原,成为近年猪伪狂犬病防控中的热门话题。建议在仔猪1-3日龄进行,疫苗应选用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佐剂以生理盐水为好。根据免疫经验,滴鼻操作时若使用一般针管,不仅剂量很难把握,而且容易被猪喷出,为避免疫苗浪费,提高免疫效果,滴鼻免疫最好使用专用滴鼻器(以雾化液体形式分散,可增加吸收面积),剂量每头仔猪1 mL,每个鼻孔各0.5 mL。为确保疫苗被充分吸收利用,防止从鼻孔流出,滴鼻前后仔猪鼻孔都应保持向上姿势。

3.3合理制定程序实施免疫 相关调查表明,由于有些猪场只重视母猪与种猪的免疫,而忽视育肥猪的免疫,导致育肥前期容易出现免疫空白,加之,所用疫苗与免疫程序不适宜,首免时机把握不好,免疫接种剂量不足等因素,如果遭遇强毒攻击极易造成育肥期猪群感染,同时,育肥猪群感染后临床上必然出现咳嗽症状,排出的病毒更会通过呼吸系统引起循环传播,导致仔猪群(特别是母源抗体消失后的仔猪)感染并使gE转阳,从而使整个猪场的伪狂犬病感染压力骤然上升。

根据经验,在制定免疫程序时,除进行母源抗体检测外,为确定是否阻断病毒循环,对这类猪场最好进行gE抗体检测,gE检测一般应在育肥猪16周龄以上(即母源抗体消失殆尽后)进行。如果gE抗体呈阴性,表示没有野毒存在,如果gE抗体呈阳性,则提示有野毒感染。通过对育肥猪群进行gE抗体检测,判断是否存在野毒感染情况,同时结合母源抗体检测,再制定个性化免疫程序,对猪伪狂犬病防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经验,对经常使用基因缺失疫苗的猪场,一般免疫程序为:生长育肥猪10周龄左右首免,一个月后再加强免疫1次,后备母猪配种前一个月免疫1次,间隔一个月再加强免疫1次;经产母猪每4个月免疫1次,产前1个月左右再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一般每4个月免疫1次,对于感染压力较大的阳性猪场,新生仔猪一般1-3 日龄滴鼻首免,间隔一个月加强免疫1次,到10周龄再肌注1次灭活疫苗。

总之,猪伪狂犬病防控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究竟使用哪种疫苗,执行何种免疫程序,应用哪种免疫方法,都应依据母源抗体检测与血清学监测情况,并结合发病临床症状与本场、本地区流行状况而确定。

猜你喜欢

母源佐剂狂犬病
DC-Chol阳离子脂质体佐剂对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打败狂犬病
克痹宁凝胶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缓解作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铝佐剂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