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石艺术与当地文创产业的发展*
2021-03-27康毅
康 毅
(山东理工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一、红丝石的历史渊源
山东省青州市是红丝砚的发源地。关于青州红丝砚最早的记载,出自西晋张华撰写的《博物志》,唐宋是青州红丝砚制作的繁荣时期,彦猷的《砚录》最早记载了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柳公权的《论砚》、欧阳修的《砚谱》和苏易简的《文房四谱》等文献均将青州红丝砚列为诸砚第一。青州红丝砚技艺近年来已成为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红丝石的特征
1.红丝石具有艺术特性
天然形成的红丝石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自然之美。红丝石通过巧妙的技艺将红丝石独具匠心地设计成不同的砚体图案,在制作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运用和保持原石的天然状况和自然造型,尽量少用人工雕刻和技艺,制作过程将天然原石与人工技艺进行完美融合,让红丝石作品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审美和特性。
2.红丝石具有观赏特性
青州红丝石在色彩呈现上为黄红相间,以红地黄丝和黄地红丝两种色彩层次为主,在色纹组合上由面及底贯穿石材,在使用红丝石制砚时往往需要巧妙利用其颜色和纹理特点,充分发挥红丝石天然的纹理状态,让作品红丝砚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具有更强的观赏特性。
3.红丝石具有实用性
产自青州黑山的红丝石最大特点是发墨,历代文人所喜爱的红丝砚以黑山红丝石雕刻而成。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很好地利用了红丝石发墨这一性状特点,在制作时将天然红丝石最好的部分留作砚台的墨堂,让红丝石除了美观更具实用性。
三、红丝石的研究价值
红丝石除了有以上三个特性外,还有其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四类研究价值。
1.红丝石的历史研究价值
青州黑山红丝石不仅历史悠久,青州红丝砚的制作技艺也在历史上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历代红丝砚的遗存精品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等各级博物馆以及和日本的龟阜斋所收藏,可谓之为“无价宝”,红丝石技艺是中国优秀传统地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红丝石的文学研究价值
寇准、范仲淹等朝廷重臣,欧阳修、王世贞等文坛巨匠,都曾居官青州;郦道元、黄庭坚、李清照、冯惟敏等一代名流都曾客居至此。柳公权、欧阳修、赵朴初等名家均为青州红丝砚留下了诗篇,青州红丝砚为历代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文学作品的素材。
3.红丝石的艺术研究价值
利用红丝石制砚过程中,经过手艺人的精心揣摩设计,让红丝砚作品通过艺术语言表达,将民间传说和文化审美融为一体,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理念与当代艺术鉴赏的完美结合。
4.红丝石的科学研究价值
使用红丝石制砚的技艺利用青州红丝石特有花纹、色彩和原石品质特征,通过采用传统的红丝石制砚工具来雕刻和制作红丝石艺术品,有利于将青州红丝石特有的发墨特性重点凸显。红丝砚本身的实用性,在技艺过程中还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四、基于红丝石艺术的文化创意产业探索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的盛行,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而文创产业往往与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是分不开的。挖掘和梳理红丝石艺术和文化,发掘能够从视觉化、潮流化和应用性等多个角度揭示红丝石文化符号,将红丝石艺术与当地文创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地文创产业发展和艺术传承的必然选择,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向进行探索和融合。
1.博物馆+红丝石艺术:发挥历史价值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近年博物馆文创产品最先兴起,他们的创意来源一般为馆藏资源特别是镇馆之宝、馆藏元素、历史名人、地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等。青州未央红丝砚博物馆2020年12月入选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依托博物馆推广红丝石文创产品将是较为主流的选择。
2.书店+红丝石文化:提高文化价值
近十年各类书店经过不断地转型与升级,在不同的商圈打造了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店面。书店的文创产品往往集合书店特色、文化符号、饰品配饰等种类形成了独特的小范围文化系统,为传统的图书业注入了新活力。红丝石艺术可以与书店的陈设有机结合起来,在陈列摆设中可以突出红丝石文化艺术与造诣,并且将品鉴、收藏鉴赏类的书籍聚类摆放上架,不仅展示了红丝石的艺术,还可以推广红丝石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3.艺术表演+红丝石文化:提升艺术价值
红丝石制砚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制砚技艺与艺术表演相结合,在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些红丝石的公众展示机构,让大众可以参观和体验红丝石制砚技艺,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广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红丝石制砚技艺,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文创产业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文创产业背景下,红丝石艺术面临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红丝石艺术品牌的建立需要把握好红丝石的时代化、故事化、制品技艺化和体验化多个维度。通过将红丝石艺术与文创设计人才相融合,旨在构建红丝石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设计和品牌效应推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造物智慧和实践经验的复兴,有益于延续区域文化的基因,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