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培训系统为中心的内科学见习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2021-07-01侯媛
侯 媛
(威海市中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内科学的实践性较强,需要见习生掌握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见习阶段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掌握度,使其动手能力得以提升。传统见习实践教学过于关注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单一,无法高度调动见习生的积极性[1]。现阶段,基于虚拟培训系统进行见习实践教学是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能够利用见习教学情景的引入,使见习生理解见习病种,再运用经典案例虚拟培训方式真实展示就诊情景,具有直观性特点。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的主体为34名大四见习生,用于分析虚拟培训系统见习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研究落实于2019年9月-2021年1月,研究对象为2016级34名威海市中医院滨州医学院中医学大四见习生。其中,男生11名,女生23名。
2.方法
虚拟培训系统见习实践的流程为:对见习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对教学方法的观点,向其介绍虚拟培训系统见习教学模式,使其初步了解该教学法的流程。整理调查结果并优化教学发绀。带教老师(以脾胃病科及心血管科为主)在课程开始后讲解本节课的特定见习病种,经患者同意将真实场景录制后传至计算机系统内,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虚拟培训系统中导入经典案例,通过多媒体形式播放录制内容,营造仿真就诊情景。情景模拟可以使见习生了解真实、少见病例的疾病症状、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等,而后引导见习生进行技能操作,掌握内科学的临床技能。同时将34名见习生分成3组,每组11-12人,组织其到临床科室观摩真实的诊疗过程。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研究成果。
3.观察指标
观察带教前后的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由2名带教老师共同评分,满分为50分,理论知识为闭卷开始,满分100分。带教结束后,为见习生发放调查问卷,含见习病种引入、典型案例设计和课堂互动性等,共计100分,十分满意为75分以上,基本满意为45-75分,不满意为45分以下。
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值不足0.05。
二、结果
1.带教前后的考核成绩比较
带教后的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成绩均高于带教前,对比后有差异(P<0.05)。
表1 带教前后的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带教前后的考核成绩比较[±s/分]
时间 例数 实践操作 理论知识带教前 34 40.25±3.77 82.03±5.44带教后 34 46.21±3.82 89.54±5.62 t-8.236 7.121 P-0.000 0.000
2.分析教学满意度
34名见习生中,对教学效果十分满意20例,占比58.82%;基本满意12例,占比35.29%;不满意2例,占比5.88%,教学满意度为94.12%(32/34)。
三、讨论
内科学的疾病类型较多,见习生需要通过临床见习掌握多种疾病的病因是诊治手段[2]。但在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影响下,床旁见习机会日益减少,急危症患者的见习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多数患者拒绝见习生的反复疾病咨询,因此见习实践过程中见习生难以全面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疾病资料,难以高效完成见习任务。在此背景下,临床积极引入虚拟培训系统,其可以通过影像录制技术真实展示典型案例的就诊情景,可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基础上让见习生根据案例情景动手操作,能够提高其疾病认知能力。虚拟培训系统的见习实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抽样调查:调查目的是了解见习生对于不同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喜爱度,使其初步了解虚拟培训系统教学法[3]。2.整理结果:整理调查结果后针对性完善虚拟培训教学方案,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趣味性。3.虚拟教学与考核:开展虚拟培训教学,并对见习生的成绩进行考核。4.总结考核结果:对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优化虚拟培训教学法。5.总结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撰写文字材料。通过虚拟培训系统教学能够使见习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内科学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和诊疗操作等知识,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全面优化其操作技能,利于其积极投入到临床诊疗工作中。
带教后的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带教前(P<0.05)。教学满意度为94.12%。说明虚拟培训系统见习教学能够提高见习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良好掌握理论知识,且能提升教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