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诊治血证特色浅析

2021-03-27崔粲翁家俊龙健孙文潇赵佳雄张永康黄青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血证陈氏木香

★ 崔粲 翁家俊 龙健 孙文潇 赵佳雄 张永康 黄青(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南昌 330004)

陈自明,字良甫,江西临川人,生于南宋时期光宗绍熙元年,卒于南宋咸淳八年,是旴江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写的《妇人大全良方》全书共八门,共24 卷269 论。笔者从中整理出涉及血证诊治共8 卷30 论,并大略分为4 类:经病类、出血类、血瘀类、气血不和类。因经病类为妇科常见病,故并未划分到出血类、血瘀类,而是单独列出进行分析。第九版《中医内科学》教材将血证的病因病机概括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大类。兹笔者探讨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血证诊治思想如下。

1 经病类辨证论治

《妇人大全良方》中经病类诊治共涉及14 论。陈氏认为经病类血证多因饮食失常、情志失调、六淫侵犯等以致劳伤血气,冲任二脉虚损。陈氏在诊治月经病时常以调畅气机、调节冲任、调理脏腑为主。陈氏认为:“月水将行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气为血之帅,气机正常血液才能正常流通;寒性凝滞易使气机收敛、血凝结阻滞;风性主动易扰乱气机,风为百病之长,易夹杂寒邪一起侵袭胞宫。《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1]中曾提到:“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在治疗寒凝胞宫,气机不畅时陈氏多采用祛风散寒、养血活血之法,温经汤(当归半两、川芎半两、芍药半两、桂心半两、牡丹皮半两、莪术半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牛膝一两),方中以桂心为君温经散寒;臣以当归、川芎活血调经,人参甘温补一身之气,又可以帮助桂心温经散寒;牛膝、莪术、牡丹皮活血祛瘀;白芍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陈氏认为:“夫妇人崩中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之脉虚损故也。冲脉、任脉为经脉之海,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冲为血海,可以调节十二经和脏腑气血;任主胞胎,可以调节月经,二脉皆起于胞内,冲、任脉盛,月经才能正常排泄。《素问·上古天真论》[2]中曾提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在治疗冲任脉虚时陈氏多采用温经通脉、滋阴补血之法,选用张氏方(吴茱萸半两、麦门冬三钱、干姜三钱、白茯苓三钱、牡丹皮三钱、南木香三钱、苦梗三钱、甘草三钱半、当归半两、北细辛一钱半、防风一分、官桂各一分、半夏七钱)。方中用吴茱萸、干姜、官桂温经通脉,麦门冬、牡丹皮、南木香、当归补血活血,白茯苓、南木香、甘草补脾益气,同时运用吴茱萸、干姜、桔梗、细辛、防风、官桂以散趁虚而入的风寒邪气。陈氏认为“若妇人脾胃久虚,以致气血俱衰”“肝藏于血,劳伤过度,血气枯竭于内也”。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肝脾二脏为经水的生化之源,月经血液化生于脾,储藏疏泄于肝。在治疗肝脾虚弱时陈氏多采用养血益阴之法,方选柏子仁丸(柏子半两、仁牛膝半两、卷柏各半两、泽兰叶二两、续断二两、熟地黄三两)。方中以柏子仁为君,味甘而补,可以滋补脾胃以帮助生血;臣以牛膝补肝肾;同时用卷柏、泽兰叶活血通经;续断补肝肾、调血脉;熟地黄补血滋阴。

2 出血类辨证论治

《妇人大全良方》中出血类诊治共涉及9 论,陈氏认为出血类血证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伤、六淫侵犯所致的脏腑经络伤损、气逆血行、热迫精血。陈氏在诊治出血类病症时常以凉血止血、调畅气机、补益肝脾肾为主。陈氏认为:“论妊娠尿血者,由劳伤经络,有热在内,热乘于血,血得热则流溢、渗入脬,故令尿血也。”热属阳,阳主动,血得热则妄行于血脉之外。在治疗热迫营血,溢于脉外时常采用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法,方选伏龙肝散(伏龙肝一斤、生地黄一斤、竹茹一升、芍药二两、当归二两、黄芩二两、川芎二两、桂心二两、甘草各二两)。方中伏龙肝为君温中止血,臣以黄芩清热泻火、止血,生地黄、竹茹、甘草清热凉血,生地黄、白芍、川芎、桂心养血活血,生地黄、当归、甘草益气补血。《寿世保元》[3]曰:“盖气者,气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气,血之帅也,气机不畅则血行失于常理而导致各种出血。陈氏在治疗气机不畅、血随气逆时,常采用理气活血之法,方选鸡苏散(鸡苏叶一两、黄芩一两、当归半两、赤芍药半两、伏龙肝二两、阿胶二两)。方用鸡苏叶宽中理气,黄芩、伏龙肝、阿胶止血,当归、赤芍、阿胶补血活血。陈氏认为脾与肾一个为先天之本,一个为后天之本,而肝又藏血主疏泄,出血类病症多与肝脾肾虚损有关。《世医得效方》[4]中也曾提出:“若冲任劳损,经海动伤,脾虚胃弱,不能约制,其血倏然暴下,故谓崩中漏下。”所以陈氏在治疗出血时还要注重滋补肝脾肾,方选阿胶丸(阿胶一两半、赤石脂一两半、续断一两、川芎一两、当归一两、甘草一两、丹参一两、龙骨二两、鹿茸二两、乌贼骨二两、鳖甲二两)方中以阿胶为君补血止血、滋阴润燥,臣以当归、鳖甲滋阴补血,赤石脂止血,续断、鹿茸补肝肾,龙骨、乌贼骨敛汗固精,川芎、当归、丹参活血,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3 血瘀类辨证论治

《妇人大全良方》中血瘀类诊治共涉及2 论。陈氏认为血瘀类血证多因脏腑伤损、饮食失宜、六淫外感导致的气血相结所致。陈氏在诊治血瘀类病症时常以行气化瘀为主。陈氏认为:“夫妇人积年血症块者,由寒温失节,脏腑气虚,风冷在内,饮食不消,与血气相结,渐生颗块。”脏腑受寒而使经脉阻滞,脏腑气虚而行血不畅,饮食不消而脾胃气虚不能生新血,方选没药丸(没药一两、芫花一两、木香一两、当归一两、桂心一两、荜茇一两、槟榔一分、肉豆蔻一枚、斑蝥三枚、附子一两半)。方中以没药为君散瘀定痛,当归、桂心、斑蝥活血化瘀,木香、荜茇、槟榔、肉豆蔻行气导滞,芫花、槟榔利水渗湿以助脾行气,当归补血,桂心、荜茇、肉豆、附子蔻温中散寒。

4 气血不和类辨证论治

《妇人大全良方》中气血不和类诊治共涉及5论。陈氏认为气血不和类血证多因脏腑虚弱、外感风寒导致的营卫不和、气血相搏所致。陈氏在诊治气血不和类病症时常以调和气血为主,再加以补益脏腑、祛风散寒。陈氏认为:“夫妇人两胁胀痛者,由脏腑虚弱,气血不调,风冷之气客于肠胃,伤于胞络之间,与血气相搏。”脾为生血之源,脾伤则新血不生,肝为藏血之器,肝伤则新血外溢。陈氏在治疗五脏尤其是中焦虚损而气血不和时常采用补益肝脾之法,方选三脘散(大腹皮一两、紫苏一两、沉香一两、干木瓜一两、独活一两、白术三分、川芎三分、木香三分、甘草三分、陈皮三分、槟榔各三分)。方中木瓜、白术、紫苏、木香、甘草、陈皮健脾和胃,大腹皮、独活、白术、槟榔利水渗湿,大腹皮、槟榔、沉香、木香、紫苏、陈皮、川芎活血行气,紫苏、沉香温中散寒,甘草调和诸药。陈氏认为:“夫妇人血气,心腹疼痛,由脏腑虚弱,风邪乘于其间,与真气相击而痛。”风为阳邪,其性开泄主动,风邪与卫气相争扰乱气机,使血行不常气血相搏。陈氏在治疗风冷之邪侵袭导致的气血不和时常采用理气宽中、温中散寒之法,方选阿魏丸(当归一两、桂心一两、川芎一两、青皮一两、附子一两、白术一两、阿魏一两、吴茱萸三分、木香三分、干姜三分、槟榔一两、肉豆蔻一两、延胡索一两、莪术一两、朱砂半两)。方中以阿魏为君理气消肿、活血,肉豆蔻、青皮、槟榔、吴茱萸、延胡索、川芎、莪术、木香、理气宽中,延胡索、川芎、桂心、当归补血活血,干姜、附子、肉豆蔻、吴茱萸、桂心、川芎温中散寒,白术、木香渗湿健脾。

5 结语

陈自明所著的《妇人大全良方》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且完整的妇产科著作,不仅对妇产科各种病症有完整的诊治思路,而且对血证的诊治也尤其独特。陈氏认为治疗血证应尤其注重气机的变化,气逆则出血,气不行则瘀血,虽说妇人要以血为本,但在调血的同时如不调气,气机不畅则调血皆白费,不论是月经病、出血、瘀血还是气血不和,陈氏在治疗时都加入了调气类药物以调畅气机,此思想不仅对当时医家有很大启发,对现代医家诊治血证也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血证陈氏木香
陈氏太极拳:拳小,艺精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气血亏虚型血证的处理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让“血证”上网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陈氏清肺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疗效
阅读木香
血证的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