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世毅名中医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经验

2021-03-27胡文龙高世毅

光明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腹胀满上下肢莱菔子

胡文龙 高世毅

随着经济发展,饮食谱、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改变,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脑卒中患者,由于年龄、基础疾病原因,在发病前便秘发生率较高[1],发病后,由于饮食、活动、精神等改变,药物不良作用以及可能脑卒中损害排便中枢[2],极易并发便秘或便秘加重,相关研究表明脑卒中后便秘发生率为30%~60%[3,4],其中脑卒中急性期便秘发生率更高达70%[5]。脑卒中患者便秘危害极大,粪便中过多的组织胺、吲哚等被重吸收,危害脑组织;排便时情绪急躁、过度用力可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再卒中;还可导致血压升高、肠梗阻、诱发心绞痛、痔疮等并发症[6,7],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应注意保持脑卒中患者大便通畅。便秘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疾病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便秘和脑卒中源远流长,治疗脑卒中后便秘也有诸多经验。高世毅主任中医师,安徽省名中医,1987年安徽中医学院毕业,工作于皖中之地马鞍山,深受新安医学影响,精研中医,继承创新,融贯中西。学术上重视脾胃气血和固本培元,强调辨证论治,结合病症,标本兼顾,选方用药灵活,临床多有显效。从事脑卒中康复临床工作近30年,治疗卒中后便秘积累了大量经验,现总结概述如下。

1 急则治其标

标本论治在《黄帝内经》就有详细记载。《素问》载:“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其中“治其标”有“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可以看出,“中满”和“小大不利”2种病症要“治其标”。“中满”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饮食停止所致的脘腹胀满。“小大不利”,即二便不通。高主任认为,脑卒中急性期便秘,腑气不通,浊邪下降无门,浊邪与风阳痰瘀互结,可致烦躁不寐,窍闭神昏,加重病情,需急治标。非急性期多日未排便脘腹胀满者,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气血生化无源,不利疾病恢复,既属“大不利”,又属“中满”,亦需急治标。高主任指出,对脑卒中急性期便秘及非急性期多日未排便脘腹胀满者,急则治其标,“釜底抽薪”,通导大便,腑气下降,浊邪痰火随之下撤,中焦运化有常,气血生化有源,对整体病情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之后再用清心开窍、养阴平肝、化痰祛湿、调和气血之品,则易使闭窍开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病情恢复。高主任强调,治其标并不是对症处理,而是认识“标”的病机,根据病机立法用方,从而快速缓解病情目的。选方用药,高主任喜用承气汤系列。阴液不足者,用增液承气汤;痰湿者,用星蒌承气汤;血瘀者,用桃红四物承气汤;气血不足者,用八珍承气汤;阳虚者,用当归四逆承气汤。在服药方面高主任也体现了“急”的治则。对需急通大便者,开始服药为每6 h一次,待排便后,再调整为每日2次。

2 缓则治其本

《素问·标本病传论》云:“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间者并行”即病情缓时应当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后世医家引申出“缓则治其本”之说。脑卒中急性期便秘及非急性期多日未排便脘腹胀满者,待服药后大便正常数日,高主任认为此时“大不利”已除,应“缓则治其本”,以及脑卒中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便秘无脘腹胀满者,处方以治疗脑卒中为主,把便秘作为一个重要症状处理。对脑卒中的诊治,高主任从“风、火、痰、瘀、虚”论治。阴虚风动证,予镇肝熄风汤,重用玄参、芍药、生地黄、天冬取增液汤义养阴通便;风火上扰证,予天麻钩藤饮合升降散,可加决明子、紫苏子、炒莱菔子通便,另取降气即降火之义;痰湿证,属寒者,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或苍附导痰汤,加厚朴、槟榔等通便;属热者,予黄连温胆汤,加全瓜蒌、炒莱菔子等通便;血瘀证,予血府逐瘀汤或补阳还五汤,重用当归、生地黄通便,可加制大黄活血通便;虚证,予补阳还五汤或八珍汤,可加鸡血藤、肉苁蓉、锁阳等通便。脑卒中治疗虽复杂多变,但病因病机离不开“风、火、痰、瘀、虚”,临床辨证施治,灵活选方,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正常则胃气存,脾胃乃后天之本,治病之本。

3 特色药对

地黄+生白术:脑卒中以中老年患者为主,卒中后便秘虚证较多。一方面肾精亏虚,津血不足,肠道失润,大便干燥;另一方面脾胃渐衰,中气不足,推荡无力,大便久滞肠道。此药对从脾肾着手,白术健脾为胃行津液,生用去其温燥之性。地黄养阴培精,以润大肠,舌胖或瘦小,质不红,苔不腻,属肾精不足者,用熟地黄;舌红少苔,属津液不足者,用生地黄。

全瓜蒌+莱菔子:脑卒中后便秘,糟粕蕴结肠道,胃肠运化失司,易生痰湿;肺为娇脏,内生痰湿阻肺,又易受外邪,华盖肺失宣肃,与肺相表里之大肠传导失司,加重便秘。此药对祛湿化痰而不伤阴,宣肺提壶揭盖,润肠通便,行气消食,一举四得,是脑卒中后便秘属痰湿者之良品。

枳实+柴胡:《黄帝内经》早有“气为百病之长”“百病皆生于气”之观点。后世医家治疗疾病提出“百病当以调气为要”。高主任认为脑卒中便秘的治疗尤要注意调畅气机,卒中属风火者,降气可降火;属痰、瘀者,气顺则津液随气而顺,则痰瘀自消;虚者,疏利气机,防止补药壅滞;便秘者,调畅气机,如鼓风扬帆,津血四布,则便易行。此药对调节气机,一举多得。枳实降气通便,柴胡主疏主升,清升则便自降;中焦气机调畅,则脾胃运化有常;与补气养阴药配伍,补而不滞;可调畅情志,脑卒中患者多情志不舒。

4 验案举例

验案1陈某,男,65岁。因“右侧上下肢活动不利伴言语不清10 d”于 2016年6月30日入院。头部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10余年。血压168/96 mmHg,服用3种降压药。入院时5 d未大便,平素大便2~3 d一行,便干,夜寐欠安,发病后烦躁,舌红,苔少,脉弦紧。西医诊断:脑出血;中医诊断:中风病(阴虚风动证)。急则治其标,予增液承气汤养阴通便:玄参30 g,生地黄30 g,麦冬15 g,天冬15 g,大黄(后下)10 g,元明粉(冲)5 g,枳实10 g,厚朴10 g,决明子15 g,柴胡5 g,生白术30 g。5剂,每剂煎水400 ml,始每6 h鼻饲200 ml,待大便通后每日2次,每次200 ml。药后第2天患者排除大量恶臭大便,烦躁明显好转。5剂后,大便日行一次,血压140/85 mmHg左右,舌红,苔少,脉弦。缓则治其本,辨证阴虚风动,予镇肝熄风汤加减:玄参15 g,白芍15 g,生地黄15 g,天冬15 g,生龟甲10 g,川楝子10 g,生麦芽15 g,怀牛膝15 g,生龙骨(先煎)15 g,生牡蛎(先煎)30 g,钩藤(后下)15 g,生白术15 g,甘草5 g。7剂。药后患者夜寐好转,血压130/80 mmHg左右,左侧肢体运动功能及言语功能经康复治疗也明显好转。出院后门诊随诊,长期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病情稳定。

验案2李某,男,76岁。因“左侧上下肢无力8 d”于2018年1月16日入院。头部MRI示:“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吸烟20支/d×50年。发病后未大便,平素大便2 d一行,便软,咳嗽咳痰,痰黄,舌暗紫,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脑梗死;中医诊断:中风病(痰热阻络证)。急则治其标,予星蒌承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化痰止咳通便:全瓜蒌30 g,胆南星15 g,大黄(后下)10 g,枳实10 g,厚朴10 g,紫苏子10 g,炒莱菔子15 g,白芥子 5 g,黄芩10 g,桃仁10 g,生薏苡仁30 g。7剂,每剂煎水400 ml,始每6 h口服200 ml,待大便通后每日2次,每次200 ml。7剂后,大便日行1次,咳嗽咳痰减少,舌暗紫,苔腻,脉滑。缓则治其本,辨证痰瘀阻络证,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芩部丹加减:姜半夏10 g,炒白术10 g,天麻15 g,茯苓15 g,陈皮10 g,炒枳壳10 g,柴胡5 g,黄芩10 g,炙百部10 g,丹参20 g,炒莱菔子15 g,全瓜蒌30 g,地龙10 g。7剂。药后患者大便正常,咳嗽好转,苔转薄腻,继续予后方化痰祛瘀,服药半月,出院时无明显咳嗽,苔薄,继续予活血化瘀兼顾畅通大便为主方药,病情稳定。

验案3张某,女,72岁。因“右侧上下肢乏力麻木12 d”于2017年11月20日入院。头部MRI示:“右侧丘脑急性梗死”。既往体健。平素大便2 d一行,排便时间长,易疲劳,发病后4 d一行,便干,舌胖暗,苔薄,脉细涩。中医诊断: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急则治其标,予济川煎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肉苁蓉 10 g,当归 15 g,川牛膝15 g,枳实10 g,柴胡5 g,大黄(后下)6 g,生黄芪30 g,桃仁10 g,白芍10 g,生地黄10 g,生白术30 g,川芎10 g,地龙10 g。7剂,每剂煎水400 ml,始每6 h口服200 ml,待大便通后每日2次,每次 200 ml。7剂后,大便正常,舌胖暗,苔薄,脉细涩。缓则治其本,辨证气虚血瘀证,予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45 g,当归12 g,熟地黄10 g,白芍10 g,桃仁10 g,红花5 g,川芎10 g,地龙10 g,肉苁蓉10 g,鸡血藤30 g,枳壳10 g,柴胡5 g,制大黄6 g。7剂。药后患者大便正常,右侧上下肢乏力、麻木明显好转,舌暗,苔薄,脉细。继续予补阳还五汤加减,2个月后右侧上下肢乏力麻木基本痊愈,疲劳感较发病前好转。

5 结语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高世毅名中医治疗卒中后便秘,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辨证选方,结合病症,灵活运用“平常”方药,善用药对,对卒中后便秘及卒中后其他症状有较好疗效。

猜你喜欢

腹胀满上下肢莱菔子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莱菔子的新用途
何晓晖应用莱菔子治疗脾胃病经验
冬枣好吃但不要吃多
基本力量 上、下肢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跳绳运动提高小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的研究
从中医“腹胀满”看脾胃病
治排尿功能障碍
治咳嗽痰喘
湿气过重有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