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火郁证辨治带状疱疹的体会

2021-03-27耿贤华彭建中

光明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火热水疱疱疹

耿贤华 彭 越 彭建中

“火郁”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1],后多有发扬者,唯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先生《火郁证的治疗与体会》[2]论述最精。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火郁发之》说:“对该证不认识,误治者不知有多少”[3],于是对火郁证的概念、分类、传变、临床特点等做了详尽的阐述。火郁证是由外感六淫,或内滞诸邪阻滞气机,气血循行滞阻,郁内不宣,邪气不得泄越,蕴蓄于里致成火郁证。火郁证乃火热之邪郁于内而不显于外的病症,不同于火热证之热炽于里而张扬于外的临床表现,是内有火热而不泛形于外之复杂病证,临证中非常多见,凡符合火郁证病机并有相应表现者,皆当宗火郁证辨治。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炎性皮肤病,常表现为成簇状水疱疹沿身体一侧分布,并伴有较重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衣、食、睡、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身心痛苦。常用辨治之法,一般病证常可获效,唯体弱年长之人,较难治疗。笔者认为带状疱疹具有火郁证的临床表现,符合火郁证病机,宗火郁证辨治此病,取得良好疗效,现取2例报告如下。

1 调气开郁 凉营泄火

张某某,男,69岁。2019年12月9日初诊。患者右胸背阵发性刀割样疼痛4 d,加重1 d。患者诉平时好食辛辣、烟酒,近几日熬夜较多,无明显病因发病,自以为受凉未予重视,疼痛加重后来诊,尤其昨夜疼至凌晨3点,困至不行方能小睡,故今日来诊。初诊所见:老年男性,形体偏瘦,面色略苍,双目有神,有急躁之象,诊察视之,右乳外上象限及背部肺俞穴附近有4片2 cm×3 cm大小深红色红晕区,内有小米样丘疹十几个,间有几个小水疱,舌红苔黄,脉象弦细按沉有力。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诊断:蛇串疮。辨证分型:火郁证。治法:调气开郁,凉营泄火。方以升降散加味。处方:蝉蜕6 g,白僵蚕9 g,片姜黄9 g,大黄5 g,柴胡6 g,黄芩10 g,川楝子10 g,陈皮10 g,香附10 g,赤芍10 g,炒槐花10 g,晚蚕沙10 g,丹参10 g,桑枝20 g,枳壳10 g,丝瓜络10 g,防风6 g,白芷6 g。5剂。每日1剂,水煎2遍,得药汁500 ml,分2次早晚饭后1 h服用。另嘱:注意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辛辣、油腻、肥甘、生冷、腥臭之品。

二诊:12月14日,患者服药1剂,当晚即安然入眠。今日来诊时已无明显痛感,有点像皮肤破了“砂”的感觉,局部望之:肺俞穴至右乳外上象限有6片2 cm×3 cm,3 cm×4 cm大小皮损,皮损色不若前之深红,部分水疱已略干枯脱屑。诉自服药后易于出汗,汗后浑身松快,唯怕着凉感冒。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略弦沉取力减。前进开郁泄热之剂,气机已畅,火郁外越,诸证改善,效不更方,续进前方5剂。

患者药尽后再诊,已完全没有痛感,皮损大部分脱落,有轻度色素沉着,自觉已愈不愿再服药,特意前来,以示感谢。

按:该患者形瘦色苍,木之形也,易生热化火之本也;双目有神,肝之旺也;带急躁之象,化火而不发也;古稀之年,气阴已虚,肝木乏滋,失于条达,又值素体木气偏胜,复加嗜辛辣烟酒,助热之势,化火不能泄越,故成火郁之证。木火刑金犯肺,肺主皮毛,故自肺俞发为疱疹。乳之外上象限中府所处,亦肺之属也, 皆火郁肝肺之经所致。火郁内里,耗伤津液故舌红苔黄。火热内郁,伤阴血而肝急,故脉按沉,弦细有力,火盛于内故按取有力。遵“火郁发之”“火郁当升降”[4]之旨,以调畅气机开其郁,凉营透热以止痛为法,方以调畅气机之升降散为主方,开其郁闭,给内郁之火热以外泄之机。柴胡、黄芩、川楝子以清泄肝胆之郁热,缓痛势之急迫;丹参、赤芍、炒槐花、晚蚕沙凉血透热,消火热之势;枳壳、陈皮、香附、防风、白芷宣畅气机,有透热出气之功,可使营分火郁外达;桑枝、丝瓜络祛风通络,有引经之功;诸药合用,畅气机散郁火,凉营阴透热外出,火郁证解,疱疹势减,故服药当晚即能疼痛大减而安眠。药后汗出乃内热外泄之征,火热之邪随汗外泄,内郁之热减,故见效甚捷,5剂,尽其痛已去大半,再5剂其病若失,笑颜相谢。

2 宣畅气机 泄火通络

朱某某,女,79岁。2019年4月1日初诊。主诉左腰腹区疼痛26 d,伴眠差。患者26 d前患“带状疱疹”住院治疗,经输液以及口服药物,局部疱疹已愈,唯痛如前,夜间更甚,难以成眠。刻诊:老年女性,形体瘦弱,蹙眉咧嘴,神情烦躁,右腰腹视之未见疱疹,有皮损脱痂,局部带状色素沉着,触之疼痛,舌暗红,边尖红甚,苔薄白,脉沉取弦细。诊断:带状疱疹神经痛。中医诊断:蛇串疮。辨证分型:火郁证。治法:宣畅气机以开郁,泄火通络以止痛。方以升降散合栀子豉汤加味。处方:蝉蜕5 g,白僵蚕8 g,片姜黄5 g,大黄5 g,柴胡5 g,黄芩8 g,川楝子10 g,山栀子6 g,淡豆豉10 g,前胡10 g,杏仁10 g,枇杷叶10 g,藿香4 g,佩兰4 g,荆芥4 g,薄荷4 g,枳壳10 g,陈皮10 g,香附10 g,赤芍10 g。7剂。每日1剂,水煎2遍,得药汁500 ml,分2次早晚饭后1 h服用。另嘱:注意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辛辣、油腻、肥甘、生冷、腥臭之品。

二诊:4月6日,痛已大减,偶有夜间疼痛,已不影响睡眠,局部按之亦无痛感,心情好转,面有笑容,食欲改善,气力渐增,舌边尖红苔薄,脉沉细。前进宣郁泄火通络止痛之剂,火郁减、络脉通,故痛减且能入眠,脉无弦象乃肝急已缓,舌边尖红示郁火未净。既已显效,仍宗前法进退,时日已久,络内火郁不易速除,为清络内火郁,于前方加入桑枝20 g,丝瓜络10 g,继进7剂。

患者药尽后电话告知,自服二诊药痛已全消,现睡眠良好,饮食正常,局部已无压痛,自我感觉良好。

按:年老之妪,形体瘦弱,阴液不足,津气不行,内郁生火,发为疱疹,经输液等治疗,疱疹虽消,然疼痛如故,舌暗红边尖红甚苔薄白,脉沉弦细,皆火热内郁之征也!郁者开之,滞则通之,宣泄合法,火郁则消。方以升降散畅气机开其郁闭;柴胡、黄芩、川楝子、赤芍清肝经之郁火,泄血分之邪热,又可达热出营;栀子、淡豆豉、前胡、杏仁、枇杷叶、藿香、佩兰、荆芥、薄荷宣肺透热出表,清在卫之热;枳壳、陈皮、香附理肺脾之气,气畅津行方无郁闭。诸药共奏宣气开郁、泄火止痛之功,宣泄内郁之火热,气畅络通,痛势大减。二诊又加桑枝、丝瓜络引药入络,继清孙络之火郁,药症合辙,故收佳效!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炎性皮肤病,属外邪侵袭致病。常表现为成簇状水疱疹沿身体一侧分布,其疱疹表现为成簇而不聚合之粟粒大小至黄豆大小之丘疹,继而发生水疱,其液澄清,疱壁紧张,薄而透明,疱疹基底围以红晕,皮损沿外围神经分布,形成带状,故称带状疱疹。又因其整体形态呈逶迤之状,宛如蛇形,故称之为蛇串疮、蛇窠疮。又因其常发于腰肋间者较多,其色红赤,状若腰带,又有缠腰火丹、火带疮之称。除皮损外,疼痛为此病的主要特征,有初起时先有刺痛感,几天后渐起水疱者;有疼痛与水疱同时出现者;亦有先起水疱而疼痛后现者;其疼痛的轻重程度常因人而异,年老体弱者常表现疼痛程度较重并持续时间较长。《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躁狂越,皆属于火”[5],带状疱疹的疱疹性皮损属痒疮无疑,严重的疼痛,以及由此导致的情绪烦躁,凡此种种均表明属火邪为患,且非热炽于外的整体性表现,而是局限于某经络循行部位,故宗火郁证辨治,由于识证准确用药得当,取得良好疗效。

人体之生命活动在于气机有序的不停运行,升降出入是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人体气机每时每刻都在以升降出入的形式有序运行,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由于外感六淫邪气,或内滞之气、血、痰、饮、湿、食阻滞气机,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阻滞,都会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从而损害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又因气机阻滞导致机体产生怫郁,气血循行滞阻,郁内不宣,邪气不得泄越,郁而生热化火,蕴蓄于里致成火郁证。火郁证产生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又会进一步闭塞气机,严重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甚则危及生命。

火郁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或有内热外冷之证,或有循经而发之证,或有仅见局部单纯之证,皆因致病因素的不同,涉及经络、脏腑的差别,以及所兼挟其他致病因素的不同,临床症状各异,必于舌色脉证合辨,方可明其中之理。火郁证的舌象,因火热郁滞体内故见舌红,挟湿者多舌体胖或苔腻,兼阴液亏损者则舌瘦苔少。火郁证的脉象,因火郁则气机不畅,脉多按沉始得,火伏于内则脉显躁急之象,亦有因郁闭较甚而脉来沉迟弦者。火为阳邪易扰心志,火郁证患者多有心烦、眠差的表现。

关于火郁证的治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火郁发之”,关于“发之”的运用,后世医家各有认知,当以赵绍琴先生提出“火郁当升降”属最为确切。“升”有宣发、外散之意,为“发之”之正发;“降”有肃瀹通泄之功,亦是“发之”的另一种形式。“发之”以复气机之升降,开火郁证之郁闭,内蕴火热之邪得以泄越,火郁之证得解。

治疗火郁证的方剂,升降散当为首选。升降散以疏调气机见长,有开郁达气之效。方中白僵蚕味辛咸,辛能升能散,咸能软能下,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之功,既可发在上在外之邪郁,又可泄在内在下之滞结,于火郁证有开闭通郁之力,破火郁之格拒,撤火郁之路障,给郁火以去路,使郁火得以泄越,故为方中之君;蝉蜕甘咸且寒,宣散清热,既助蝉蜕升清阳以使火郁外散,又清热宣透以防郁火再生,为方中臣药;姜黄辛散温通,行气活血,有佐助之功;大黄苦寒,泻火解毒破积滞,荡涤肠胃泄浊阴,既泄在内在下之邪结以疗火郁,又通宣气血防郁之生成,为方中使药。四药合奏升清阳降浊阴,开郁闭泄邪滞之功,使郁开火散,火郁证解,气机升降复常,无论气分血分之火郁皆可应用。栀子豉汤亦是治疗火郁证的有效方剂,栀子苦寒,泻热通利三焦,淡豆豉辛甘微寒,宣郁透热出卫,二药一宣一泻,辛开苦降,畅三焦气机,清散内郁之邪火,复机体气机之升降,尤适宜上焦火郁证及卫分、气分之火郁证。

临证又当根据火郁形成的病因、兼挟致病因素、临证表现、以及患病部位之不同,选择配伍相应药物,可提高疗效,如案1兼凉营泄火,案2兼宣肺卫,均收到良好效果。实践证明不仅带状疱疹可宗火郁证辨治,其他皮肤病,以及很多内科、妇科、男科、儿科、五官科、肿瘤科等病症,甚至诸多疑难杂病,只要符合火郁证病机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宗火郁证辨治都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火热水疱疱疹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请注意,这些新规8月“火热上线”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火热”的水世界
心中那颗火热的足球梦
牛水疱性口炎的诊疗实例分析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