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邦才化裁仙桔汤治疗慢性泄泻医案两则*

2021-03-27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30053高彦沁王邦才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仙鹤草乌梅桔梗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30053) 章 页 高彦沁 王邦才

慢性泄泻多由急性泄泻发展而来。该病病程长于2个月。临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要症状,西医属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 “糖尿病性腹泻”等范畴。此病为临床常见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是临床工作者常见难题之一[1]。王邦才,教授、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王教授熟读各家经典,勤求博采,善用经方、效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现将其化裁运用仙桔汤治疗慢性泄泻的医案两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溃疡性结肠炎案

陈某,女,50岁,农民。2019年5月22日初诊。主诉:反复泄泻2月余。患者2个月前出现大便不成形,日行3次,泄时腹痛,泄后痛减,大便夹有黏冻。于当地卫生院查肠镜示:升结肠炎,回盲瓣可见大小不同等浅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渗出。西医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2019年4月10日当地医院住院,入院后予美沙拉嗪肠溶片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较前缓解后于4月25日出院。出院后继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自觉症状反复,时有腹泻,日行三五次,质不成形,黏液较前减少。5月初症状未见缓解,自行购买黄连素服用后,便次较前减少,然大便仍不成形,余无不适。刻下:患者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大便不成形,日行一二次,时夹黏冻,泄后乏力,纳寐尚安,舌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泄泻病。辨证:脾虚兼湿热内蕴。治法:理气化湿、解毒止泻。处方:仙鹤草、地锦草、炒白芍、败酱草、秦皮各20 g,黄柏15 g,白槿花、木香各10 g,桔梗6 g,炙甘草3 g。7剂。

5月28日二诊。药后患者大便黏冻减少,质成形,日行一次,乏力改善,舌红,苔薄白,脉细。原方去败酱草,加白头翁、石榴皮、炒山楂各20 g。7剂。

6月4日三诊。药后患者腹痛腹泻较前加重,日行三次,夹有黏冻,胃纳一般,舌脉同上。上方去白头翁、石榴皮,加乌梅10 g、槟榔10 g。7剂。随访2个月泄泻未作,大便正常。

按:溃疡性结肠炎(UC)属炎症性肠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程较长、迁延难愈,是现代医学难治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UC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中医药治疗UC的优势日趋显著。本例患者年及五旬,平素体力劳动损耗较大,三餐不定,时饥时饱,损伤脾胃,气血亏耗,脾气虚弱,失于健运,浊阴不降,则困脾土,加之立夏过后,天气炎热,饮食不当,湿热蕴于肠道,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患者入院后所用西药及针剂,药性寒凉,更伤脾胃,虚实夹杂而成久泻。治宜理气化湿、解毒止泻。方中仙鹤草与桔梗共为君药,使泻下之黏液随大便而出,使邪有出路;佐以败酱草、地锦草、白槿花逐瘀排脓;木香健脾理气;炒白芍、炙甘草敛阴止痛;秦皮、黄柏燥湿止痢。二诊加入白头翁凉血止痢,石榴皮、炒山楂涩肠止泻。然服后泄泻加重,王邦才分析本例患者泄泻不过月余,服药后虽大便偏溏较前好转,但邪毒仍蓄积肠道,使用收敛之品使邪毒不能外出,湿热之邪蕴积肠道,下迫大肠,反使泄泻加重,出现“闭门留寇”之弊。故三诊去白头翁、石榴皮,加入乌梅敛阴止泻,槟榔行气化滞,使邪去气血调和,则泄泻自止。

糖尿病腹泻案

黄某,男,36岁。2019年9月10日初诊。主诉:反复泄泻9月余。患者于2017年在宁波某医院确诊为1型糖尿病,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尚可。9个月前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日二三次,质不成形,矢气增多,时感口渴,余无不适。患者未予重视,自行到药店购买达喜治疗,间断服药3个月,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当地医院查肠镜未见明显异常。测随机血糖7.9 mmol/L,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2包,口服,一日三次,并调整胰岛素剂量。刻下:患者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自述反复泄泻,大便不成形,偶有清水便,伴肠鸣矢气,纳寐尚安,平素工作压力大,情绪急躁,舌红,苔薄黄,脉数。西医诊断:1型糖尿病、糖尿病腹泻。中医诊断:泄泻病。辨证:脾胃虚弱,湿重于热。拟健脾敛阴、化湿清热、理气止泻。处方:仙鹤草、茯苓、炒白扁豆各20 g,炒白术15 g,乌梅、木香、防风、陈皮、诃子肉各10 g,桔梗6 g,炙甘草3 g。7剂。

9月18日二诊。药后大便已成形,日二行,纳寐尚可,舌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桔梗,加山药30 g。7剂。

10月8日三诊。药后大便成形,次数减少,无嗳气反酸,舌脉同上。上方去陈皮,加炒山楂20 g。7剂。其后电话随访,诉腹泻已愈,大便成形,日行一两次。

按:糖尿病腹泻为非感染性腹泻,是糖尿病的典型并发症之一,其病迁延难愈。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中医将糖尿病腹泻归类为“泄泻病”范畴。《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患者心思细腻,情绪敏感,情绪波动明显时较易腹泻。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此与肠道运动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肠相互作用及内分泌、神经、免疫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王邦才认为,患者为特敏之质,素体脾虚,无以运化水湿,水湿内停,阻滞气机,下渗大肠,而成泄泻。泄泻日久,阴液不足,阴火较甚,湿热郁结于内,则心烦易怒。治宜健脾敛阴、化湿清热、理气止泻,予仙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仙鹤草为君清肠止泻,桔梗清肠止泻,乌梅、诃子肉涩肠止泻,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陈皮健脾化湿,佐以木香理气,防风祛风胜湿,炙甘草调和诸药。待大便成形后减少涩肠止泻之品,加山药、炒山楂等加强健脾助运之效。全方合用,升提气机、健脾助运、平调阴阳,则邪去泻止。

体 会

慢性泄泻属于中医“久泻”范畴。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患者,临床表现多为泄泻日久,日行数次,时轻时重,腹胀纳呆,夹有黏液或间见少量脓血,迁延难愈,舌质红,苔白腻,脉濡。王邦才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脾虚湿热型泄泻多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本虚多因饮食不调、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或因肝气怫郁、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横逆乘脾,气机壅阻,遂致泄泻。标实多与湿和热相关,所谓“无湿不成泻”。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失运,水湿内生,日久化湿生热,湿热互结,水湿精微混杂下注肠腑,传化不利而加重泄泻。王师认为,此类泄泻临床常见,患者素体脾虚,正气不盛,易感外邪,体质敏感,或湿热内蕴,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可予仙桔汤化裁治疗。

仙桔汤为“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创立的经验效方。原方组成如下:仙鹤草30 g,桔梗6 g,乌梅炭4 g,白槿花9 g,炒白术9 g,木香5 g,生白芍9 g,槟榔2 g,甘草4 g[2]。王邦才临证喜用仙鹤草、桔梗、乌梅三味药。仙鹤草又称脱力草,其性平和,归大肠经,有收敛止血、止带止痢、补虚壮体等功效,为君药。久泻之人,脾胃虚弱,或兼有湿热邪滞。仙鹤草可清化大肠余邪、强壮脾胃,对脾虚湿热型久泻最为有益。桔梗其性属阳,具有升提之功,《神农本草经》谓桔梗“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金匮要略》排脓散及排脓汤中均有桔梗,可知其有排脓止泻、益气升提之功。泄泻日久,阴津已伤,虚热内生,虚实夹杂。乌梅取乌梅丸之意,归足厥阴肝经,有收敛补益、苦酸泻热之效[3]。

慢性泄泻病机复杂,王邦才发现,在不破坏仙桔汤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临床疗效甚佳。脾虚不运、湿热逗留型泄泻,若泄泻日久,兼有脾气虚者,可加用党参、黄芪以益气健脾止泻;若兼见纳谷欠佳者,加神曲、麦芽、鸡内金健脾和胃;大便夹有黏冻者,加地锦草、秦皮燥湿止痢;舌苔黄腻者,加白头翁、黄连清热止泻;大便不爽,舌苔黏腻者,重用白槿花、茯苓利水化湿;肛门下坠者,加升麻、葛根升提气机。肝脾不调,湿热内蕴型泄泻,叶天士云:“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若肝强脾弱,临证出现脘腹胀痛、肠鸣矢气、便多质黏、口干微苦,日久不愈者,治宜泻木安土,可加用陈皮、防风、芍药;若腹痛甚者,重用白芍、甘草柔肝止痛;若寒热错杂明显者,加黄连、干姜;若邪已去而泻不止者,可加用石榴皮、诃子肉、生黄芪。此外,若邪毒仍蓄积肠道,勿使用收敛之品,以防邪毒不能外出而出现“闭门留寇”之弊,亦慎用峻补攻伐之品,以防进补碍邪,攻下伤正。

仙桔汤方轻灵通达,符合朱良春久病用小方、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用药特色。王邦才对仙桔汤理解深刻,临床上对其化裁运用准确,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腹泻等慢性泄泻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王邦才临证善于病证结合,对于慢性泄泻,认为其治法当以复方加减图治,双向调节,或补泻兼施,或气血通调,或脏腑同治,达到调畅气机、健脾补虚、收涩有度[4]之效。王邦才临证化裁运用仙桔汤,审其虚实转化之理,注重气化枢机,抑木健脾,兼顾清利湿热,使气机调畅,脾阴得敛,湿热可清,补泻得宜,则邪去正复,气机调和,久泻得愈。

猜你喜欢

仙鹤草乌梅桔梗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仙鹤草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重用仙鹤草治眩晕
望梅止渴话乌梅
桔梗及其种植技术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仙鹤草的妙用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