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教育融入新冠疫情防控的路径研究

2021-03-26周方遒胡皓

关键词:成员心理健康新冠

周方遒,胡皓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2020 年以来,新冠病毒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西方国家至今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的突发性、公共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给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严峻挑战,也给社会成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引发社会成员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亟需加强社会心态治理和对重点人群加强心理干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治理,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各项工作要周密细致,把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心理干预等工作做到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1]这就把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心理干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治放在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地位。防控新冠疫情不仅需要医疗救治和物资保障的支持,也应该充分关注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开展广覆盖、多形式的心理教育。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在疫情防控期间对社会成员的心理给予积极的影响,培育社会成员具有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坚定的意志、理性的行为,维护社会成员心理健康发展。心理教育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预防和疏导不良心理、培育社会成员积极心态的有效手段,更有助于涵育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为最终战胜新冠疫情提供社会心理支持。

一、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不良社会心理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持续不断,以及对社会生产、人们生活和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在较大范围内造成了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滋生诸多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恐慌心理。恐慌心理是指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恐惧、害怕、担忧等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为恐惧和害怕。这种心理的产生是由于人们过度担心自己及身边的人遭受病毒侵害,在生理和心理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非适应性变化,从而产生担忧、害怕甚至恐惧等情绪。疫情暴发初期的不知所措,疫情常态化下的局地暴发、国外疫情的肆虐横行都加重了社会成员内心的恐慌,社会个体普遍感受到仍然处于不可预知的危险之中。一些人由于过度担心和怀疑自己被病毒感染,甚至将一般的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当作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当前社会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恐慌。中国科学院大学时勘教授抗击疫情课题组通过对湖北、广东、北京、重庆、浙江等26 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逾1.75 万人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在疫情初期,突发的新冠病毒给民众带来了极大恐慌。[2]另一项调查研究也表明,超过一半多的民众认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造成了恐慌。[3]新冠病毒来源和发展的不确定性、较长时间的潜伏性和极强的传染性等都不同程度地加剧了恐慌心理的形成和弥漫。

2.焦虑心理。焦虑心理是指个人面对即将来临的、不确定的、可能造成危险的境况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等复杂的、负面的、不愉快的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为紧张和担忧。[4]有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情绪调查显示:有5%~8%的社区居民在一生中会得焦虑障碍。由于新冠疫情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出现焦虑情绪是正常人在应激状态下的一种心理反应,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反应强度过重则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疫情发生期间,各种信息大量充斥着媒体,让人很难准确甄别信息的来源与对错;当疫情的不确定性增加时,信息的过载甚至超载很容易导致个体出现紧张和不安的自我暗示,如口罩要戴多久、进口的食品是否还能吃、疫情会持续多长时间、注射疫苗是否有效等,由此导致心理上的忐忑不安、心神不宁、情绪波动、怨天尤人,甚至担心在某一天自己和家人也会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严重者还会有焦虑情绪的躯体表达,如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出汗、口干等神经功能紊乱。这种焦虑本质上是不能耐受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源于周围环境对自己造成的心理冲突而产生的一种不安的心理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就会对人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一种常见的病态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自责、自罪,导致饮食、睡眠差,感到全身多处不适,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其主要表现为悲观和绝望。当人们在没有全面了解新冠肺炎运行机理之前,感到新冠病毒防不胜防,当看到身边人、家人或自己罹患新冠肺炎,就可能会出现悲观沮丧、心绪低落、睡眠变差、食欲不佳,甚至产生轻生、自杀等绝望想法。一部分人会有持续较长时间的躯体不适症状,没有任何愉悦感,觉得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为自己活着而感到自责。患有抑郁心理的人情绪低落、意志减退、思维迟缓。有研究表明,疫情发生后的公众抑郁状态检出率明显高于疫情发生之前。[5]同时,部分医护人员也出现自感精力下降、兴趣减退等抑郁情绪反应。人是通过与他人交往逐渐融入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但为了遏制新冠疫情,使其风险降到最低,避免人群聚集可能带来的疫情“放大器”的作用,人们的流动和交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中隔离人群受到的限制最多,由于他们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无症状感染者、确诊患者或密切接触者,被感染的可能性骤然增加,加之隔离期间活动受限、不能与外界接触以及对疾病的担忧,均可让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6]。疫情期间缺乏社交活动对许多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4.敌对心理。敌对心理是人的一种极端情绪表达方式,是个体在因遭受挫折而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仇视、对抗、不相容的态度,主要表现为抵制和不满。在疫情防控期间,随着复工复产,一些地方对“湖北人”、“武汉人”充满仇视;在疫情常态化下,对局地暴发疫情的源头充满愤怒,对严格的防疫措施产生不满甚至抵制,如向电梯按钮吐口水、强行外出、拒不配合登记扫码测温、隐瞒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行程等行为。今年初沈阳的“尹老太事件”在网络上不断发酵,对尹老太及其家属的愤怒声讨助长了网络暴力倾向,无益于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直接反映了部分社会成员存在的严重的敌对情绪以及背后可能出现的社会冲突,这与湖北人和武汉人在复工复产初期因疫情原因遭受各地歧视的性质是相同的,疫情防控期间要非常警惕这种“敌对情绪”。

5.盲从心理。盲从心理是指个人在群体的影响下不进行理性分析和独立思考就放弃自己的意见、态度、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在知觉、判断、认识上服从多数人的心理现象。盲从就是通常说的“随大流”,如疫情下部分人囤积、抢购并不需要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在未经确认的情况下轻信疫情方面的传言等。盲从心理是在信息不对称或社会趋同效应引发而形成的心理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当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与其他人一致时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否则个体就感到心理不适。自新冠疫情以来,人们每日最关心的莫过于疫情状况,即使那些曾经漠不关心的人在这样的群体氛围和压力之下,也会不自觉地跟随群体意识,以多数人意见为标准做出价值判断或改变自己的态度,特别是面对关乎自己或家庭安危与生存本能的事件时就会反应比较激烈,难以做出理性评价,甚至容易夸大其危险性和威胁性。面对未知的事件,大多数人愿意选择相信群体的力量,希望与集体保持一致,从而避免失控感。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盲从心理效应是引发社会恐慌、焦虑以及群体行为的源动力之一。

二、心理教育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心理教育通常是指根据社会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心理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和疏导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理,培育全社会形成积极、理性的社会心态,提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

1.疏导因新冠疫情引发的心理问题。人的心理受特定社会环境影响,心理问题的形成和发展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直接相关。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波及时间长,社会破坏力大,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态势逐渐向好,疫情带来的“潮水般”的心理应激反应逐渐弱化,不同人群的心理差异开始显现,社会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化,引发了诸如焦虑、担忧、恐惧、悲观、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心理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对包括患者及家属、病亡者家属、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以及公安司法干警、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等一线工作者,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支持,及时疏导因新冠疫情发生时和消退后引发的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创伤。心理教育能够引导社会大众从容应对疫情、缓解不良心理、降低社会成员的心理负担,接纳、包容、疏导、干预、解决不良的心理和情绪,“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7];强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支持,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关注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适时为他们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加强对公安、司法、行政干警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等等。按照国务院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的要求,还可以提供“建构立体的减压—赋能心理支持体系”,缓解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2.提高社会公众的心理免疫力。心理免疫力是指个体用来抵御外在压力和影响、维护心理健康的一套加工、保护和动员系统。心理免疫力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不同人的心理免疫力也各有强弱。提高生理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促进感染者身体康复;提高心理免疫力可以有效缓解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增强社会公众的心理耐受素质。由于人的心理具有持续性、阶段性、相似性和差异性等特点,新冠疫情对人心理的影响也会持续一段时间,有时有所反复,甚至酿成一种心理上的“病毒”,这就使得不同的人和群体对新冠疫情的心理感受也是不相同的,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也有所不同。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提高其心理免疫力是预防疫情防控中心理问题发生的有效方法。从维护社会公众心理健康、提升社会公众心理水平的角度,心理教育通过向社会成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进行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依托网络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为新冠疫情防控下的社会公众提供心理服务、疏导心理问题、干预心理危机、输送精神慰藉、促进社会融入,预防和缓解新冠疫情给个体、家庭或群体带来的心理不适,提高社会公众战胜新冠疫情的心理免疫力。

3.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8]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较大冲击,使社会个体的心理普遍处于一种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通过互联网的相互传播,被盲目夸张及扩大,影响着全社会的心态发生变化。积极社会心态蕴含的智慧、勇气、仁爱、努力、正义、乐观等“美德”和“力量”,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正能量,并发挥“缓冲器”的作用,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为最终战胜新冠疫情提供强大的社会心理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由于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给人们带来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亲人离世引发的悲痛、疫情传播带来的风险等,都具有极大破坏性,导致人们在疫情之下出现了应激状态,如果不及时进行情绪管理与心理服务,极有可能导致部分社会成员的心理处于无助、混乱与无序状态,甚至酿成一定范围的社会冲突。通过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教育,帮助人们克服消极心理,并引导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向积极、健康、理性方面转化,促进全社会积极社会心态的形成,有助于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维度更好地凝聚民心、筑牢同心、增强信心,战胜新冠疫情。

三、疫情防控中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路径

面对新冠疫情的肆虐横行,要在全社会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方式的心理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构建防控新冠疫情的“社会心理屏障”,为最终战胜新冠疫情提供强大的社会心理支持。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是对社会公众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10]心理教育是开展社会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主要途径。面对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进行科学、高效、便捷、可持续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势在必行。可以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线上、线上+线下、线下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科普推送,线上可以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举办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线下可以通过在居民社区、街道、公共场所等地方制作心理知识宣传板,开办心理沙龙,分发心理健康科普读物,借助大屏幕滚动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公益宣传、播放心理微电影;线上+线下是借助主流电视媒体、新媒体平台立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播放生动有趣又蕴含心理健康知识的公益广告、制作抖音短视频等。通过这些方式,提升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学会掌控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试方法。同时,也可以聘请知名度高、有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向群众普及最关心的、愿意听的心理健康知识,切实让心理健康知识入脑入心,提升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

2.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指心理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出现心理问题的社会成员进行心理上的疏通和引导。心理疏导可以分为个别疏导与团体辅导两种形式,其各具特点、各有侧重,能够有效地疏导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理。个别疏导是一对一的深度心理互动,是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个体进行的个性心理疏导;团体辅导是针对整个团体成员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进行的,团体成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共性,如职业相同、年龄相仿、性格相近、价值观相似等。新冠肺炎疫情给个人、家庭以及全社会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影响,尤其是对于线上学习的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的个体及其家人以及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对于他们的心理疏导尤其重要。以大学生为例,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生理成熟、心理尚未成熟、思想发展活跃的时期,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尚需提升,面对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极易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当这些反应不能及时疏导时就可能累积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危害身心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开展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团体心理疏导,如开设线上心理知识讲座,增强他们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应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对于应激反应较重的应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其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问题。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方式进行心理辅导,能够极大地增强心理教育效果。

3.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也可以称之为心理危机调节或心理危机管理,是指对人因遭遇重大事件而产生的认知与行为严重失衡的状态进行干预,使之恢复心理平衡。2020 年1 月26 日,国家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把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布局,这就突出了心理危机干预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重要性。心理危机干预一般包括危机预防、危机预警、危机应急处置、后危机干预四个方面,对于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必须进行心理干预,疫情防控状态下的心理干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危机预防是指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咨询诊室等,提升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作用;危机预警是指对可能有心理危机的社会成员进行监测、评价并发出警报的过程,是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可以通过心理普查建立预警对象信息库或者借助心理咨询建立危机报告制度,进而确定预警级别并进行准确、科学的判断;危机应急处置是心理干预的核心环节,是指要及时对产生心理危机的当事人或人群进行干预,并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如实现即时的“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疏导和化解危机对社会成员带来的身心伤害;后危机干预是指在当事人达到短暂的心理平衡之后要及时进行跟踪、评估,开展持续的心理援助,最大限度减少心理危机的负面影响,促进当事人心理、情绪的稳定发展。同时,要建立家庭—社区—学校—单位—社会的五级心理支持系统,各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同,共同发挥合力,促使当事人树立起开始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4.建设积极的社会心态。积极的社会心态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普遍存在的社会共识、情绪感受、社会认知和价值取向,是一种正向的、健康的、理性的社会心理发展态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充分表明我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心理问题的敏锐把握,对培育因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心理态势具有高度自觉。”[11]社会心态是在不同社会个体的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12]面对新冠肺炎防控过程中社会成员出现的认知偏差和心理异常,建设积极的社会心态至关重要。疫情下的社会心态与疫情及其相关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有着直接的关联,公开透明的信息是积极社会心态建设的前提、基础和着力点,因此,要充分依托新媒体平台快速传播信息的优势以及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及时、客观向全社会公开疫情信息以及党和政府的防控举措,让社会公众了解每次疫情都有一个从发生、发展、衰退到消亡的过程,只有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消除疫情引发的不良心态,才能营造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助力中国战“疫”取得最后的胜利。◆

猜你喜欢

成员心理健康新冠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