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以来兰州书院园林的发展与特点概述

2021-03-26丁文蓓

甘肃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兰州书院园林

丁文蓓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明代以来兰州书院园林的发展概况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学校形式,它区别于官办学校,是由储藏图书的功能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授业解惑的教育场所,这就是书院。

论及“书院”的发展源头,可回溯到唐代。兰州在明代之前是国家的边陲重镇,因此朝廷对于这座城市多采用轻文化而重军事的政策,此外,明代以前,兰州当地的风俗是本地居民劲悍而质木,且尚武务农、以鞍马射猎为事,这些因素均导致在这段时间中,有着“传道、受业、解惑”作用的书院在兰州甚至整个甘肃区域内都较难发展起来。[1]

明代,肃王朱楧移驻兰州,成为兰州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从那时起,兰州的风俗民情发生了质的转变。当时,随肃王迁兰的许多随从都来自南方,在他们的努力推动下,以及王府内各种规制、礼教的影响下,兰州的本土居民,无论是在风俗习惯上还是思想观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热爱读书、喜好学习、带有“南士风”的人文精神逐步在兰州本地居民的身上展现出来,兰州的书院园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在史料记载中,兰州的第一座书院园林是由理学家段坚建立的容思书院,它建造于明中叶景泰年间,也是目前在史料中查到的甘肃省内修建时间最早的一座书院。虽然根据史料记载,容思书院的规模并不大,名气也较小,但它的出现,是兰州书院园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以它为起点,书院开始在兰州出现,并在清代快速发展起来。

明代末期,在书院中探讨时事政治的风气盛行。因此,在清朝初期,政府认为设立书院会对他们的统治造成不利的影响,也曾经一度禁止各地书院的开设。但是到了雍正年间,统治者不再压制书院的设立,这是因为他们逐步认识到了书院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发展培育有才之士,官学教育的一些缺陷也可以得到弥补,自那时起,兰州地区便有多座书院开始建立。

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民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几座建立于兰州的书院园林也均进行了改建,它们有的被改做新式学校,有的则改为他用[2]。书院园林在兰州地区的发展历程见表1。

二、明代以来兰州书院园林的造园特征

由于书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功能性,因此书院园林也具有不同于我国其他园林设计形式的独有特点。本文主要对兰州书院园林的选址以及造园要素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一)兰州书院园林的选址特点

在明代的造园专著《园冶》中,作者认为只有相地合宜,建造的园林方能得体,所谓相地指的就是园林基址的选择。[3]而书院园林作为古代读书人学习经史典籍之所,在营建时更加注重选择合宜的建造地点。很多研究者认为,由于书院的官学化,明代是中国书院园林选址方式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明代前,常常将书院园林建立在景色宜人、远离城市喧嚣的区域;明代之后,建立在城市或近郊区域的书院园林数量增多;而到了清代,建立在远离闹市的书院园林已经非常罕见了。书院园林后期的选址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邻近县衙等政府部门;(2)临近学宫文庙等文教中心;(2)散处型(相对较少)。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后[2][4][5][6][7],笔者统计了书院园林在古代兰州城中的选址地点,见表2。

表1 兰州书院园林发展历程

表2 兰州书院园林选址

笔者将统计结果与宏观上我国古代书院园林选址特点进行比照后,发现兰州这一区域的书院园林在选址上具备几个特征:

1.园林基址均位于城内。笔者在统计兰州古代书院园林的选址后发现,所有书院均将基址选在古代城市中。经过分析可知,主要有以下原因:

(1)自然环境因素:兰州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南北两山的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量较少、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导致植被稀少,且山体滑坡较为严重,并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2)人文因素:元代是我国书院向官学化发展的一个开端,书院园林自那时起,在基址的选择上也逐渐倾向于城市或近郊。而古代兰州相对于江南以及中原地区,在教育方面的发展较为落后,第一座书院始建于明代,大部分则建造于清雍正之后。这符合我国书院园林选址的宏观特点。

2.选址观念解放,多择旧官署改建。本研究选择了西安的书院园林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一地域书院园林的选址特征,并与兰州古代书院在基址选择上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经对比研究发现,由于兰州和西安都处于黄土高原,自然条件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这两地的书院大多建在城区。笔者在整理《续修陕西通志稿》的记录后发现,历史上曾有5座书院园林在西安城中建立起来。其中,正学书院建造在现西安西大街中部(与文昌宫、巡抚部院、府署、长安县署距离较近);西安府治的东南处则为关中书院,它靠近长宁县学、文庙;养正书院(后易名崇化书院)的西部是咸长考院,其西南部则是文庙;这3座修建较早的书院都选址在古代的文教中心。而修建较晚的鲁斋书院和少墟书院则分别建在长乐坊路和现西关正街的西侧部分,这两处地方属于所谓的“先儒过化之地”。

在对兰州书院园林的选址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段坚先生建立的容思书院是在他授课教学之地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五泉书院建造在关帝庙即总督署周边(古代,总督署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政治中心,而关帝庙则属于典型的宗教中心);正业书院(后改为“兰山书院”)是在明代“红花园”的基址上建造;皋兰书院则是在道光年间建立的,它的基址曾是“右营参将署”;而临近皋兰书院的北部则是求古书院的基址。通过对比可知,相比于西安地区的5座书院园林,兰州的5座古代书院既没有靠近文化教育中心,也没选择“先儒过化之地”,在选址上已经不再受旧有观念的束缚了。[8]

3.基址选择先城关后城内。笔者认为历史上兰州书院园林的选址具有由城关向城内发展的特点。容思书院,也就是兰州的第一座书院,建立在兰州城东关,而随后的兰山书院也将基址选在了古代城池的东关,而后陆续建造的三座则都分布于古代城市的内部,五泉书院选址于城市的中北部区域,城市的东南部则坐落着皋兰与求古两座书院。[8]

(二)兰州书院园林的造园要素特点分析

1.布局特点分析。笔者通过对各类文献的整理,[2][4][5][6][7]对兰州几座书院园林的布局情况进行了梳理,见表3(其中始建于明代的容思书院的布局状况尚未找到相关文献记载)。

表3 兰州书院园林布局分析

表4 兰州书院建筑类型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布局上,兰州的几座书院园林具有很多共性:建筑在布局上讲求中轴对称,建筑朝向多为背靠北面朝南;整个建筑群以牌坊为开端,过牌坊后便是书院的大门(有的时候也会在它们中间设置照壁),紧接着是仪门,接下来便是讲堂等;斋房多分布于中轴线的两侧。另外,这4座书院园林均为了师生居住的需要,设置了数个附属院落,书院的规模决定了院落个数的多寡。如兰山书院,由于它的规模较大,其附属院落竟达到了10所,而其他的几座由于其规模较小,院落数量则一般为2~3个。在功能上,这些院落除了供山长、监院居住外,有时也会让学生生活、居住。[8]

2.建筑特点。

(1)建筑形制。在文献资料中,有关兰州书院园林中建筑特点的描写较少,更为遗憾的是,这5座书院由于各种原因的破坏,至今还有遗迹幸存下来的只有五泉书院,所以仅能通过对五泉书院遗迹的调研,希望能够以此对兰州这类园林中的建筑特点略探一二。通过调研发现:悬山顶为这所书院园林中建筑屋顶的主要形式,这是本地民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屋顶形式。装饰朴素,彩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方式,多为青绿云子彩画。除彩画外,砖雕也运用较多,图案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而言之,这座书院中的建筑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但形制相对较低。[8]

(2)建筑类型。在书院园林中,建筑往往较多,在整个园林中所占的面积也较大。书院园林中,根据建筑功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一是教学类建筑,如藏书建筑、讲堂等;二是生活类建筑,如师生的斋舍或附属用房;三是揖见类建筑,包括大门、仪门、牌坊等;四是祭祀类建筑;五是园林建筑。在建筑类型的特点上,笔者对兰州地区的书院园林进行了归纳分析,见表4。

经过分析发现,兰州书院园林中的建筑类型主要为教学类建筑、生活类建筑和揖见类建筑,而剩下两种建筑在书院园林中几乎没有。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兰州的书院园林大多选址在城市之中,相比于郊区,城市中的空间较小,这也限制了书院园林的规模,因此除了必需的建筑之外,不适宜再额外的建造祭祀类的建筑,更别说具有休憩游乐功能的园林建筑了。二是财力所限,因此在书院的建造问题上,首要考虑的是满足最重要的教学功能和老师及学生的居住、生活问题。[8]

(3)其他园林要素。由于兰州书院园林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因此在书院中单独开辟园林区域的情况较为少见,在目前仅有的资料中,只有在兰山书院的相关记载中提到专门建设的花园“射圃”。因此,兰州书院园林对植物等造园要素的运用形式也较为朴素、简单,为了活跃规整庄重的园林氛围,兰州的书院园林中也会采用一些简单的植物造景形式,但多以规则式为主。比如,为了营造一种雅致的学习环境,会在主要建筑的两侧种植植物,在种类的选择上,则以乡土类植物为主。

猜你喜欢

兰州书院园林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朵云书院黄岩店
我的兰州梦
江南书院
兰州琐记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