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探索

2021-03-25杨燕花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童话教学教学探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刀阔斧,新课标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润物细无声”,同时,也深深地影响其中的童话教学。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但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而且还对童话教学的实践带来深刻的思考。本文围绕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现状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教学探索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特点

2011年的新课程改革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改革与语文教学的现实紧紧联系,而童话教学,这种开启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活动无疑令语文教学更加丰富。童话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新课标理念下的童话教学虽然具备启智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等特点,但却因为理论转化为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时间差、教师个体意识差异性等弊端,未能有效实现。以人教版为例,笔者以为,当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以下现状和问题:

(一)童话教学的现状

第一,人教版共选用43篇童话作为课文,大多数集中在低年级(一、二年级)和中年级(三、四年级)。其中低年级(一、二年级)的童话课文共33篇,约占整个小学语文童话课文的76.7%,特别是一年级21篇就约占48.8%。而高年级的童话课文明显较少,只有六年级的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五年级则没有童话选入。

第二,新课程改革后,虽说多数教师对童话教学兴趣高涨,但是自身却较少阅读童话。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有想法的教师在童话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确实进行了研究,但研究的情况都比较表面。他们没有深入了解童话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战略等。可见,教师为了配合教学任务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一贯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自觉地忽略童话的自由性,学生不会动起来,课堂也是刻板的。

(二)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现状,不难发现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各年级入选教材的童话分配不均

童话教学主要集中在低年级,高年级的童话教学极少。针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顺序性来说,童话在各年级的教材入选的配额不均这一问题,不利于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2、教师关于童话教学理论知识的匮乏

相比传统语文教学,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渗透,确实令许多教师逐渐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努力钻研其他新颖的教学维度。但是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特别是童话教学。

首先,教师没有正确处理自身与童话教学的关系。教师阅读的童话少,缺乏对童话理论的系统认识,这将直接导致童话教学的在课堂上难以开展,仅从浅层表面讲解童话,挖掘不出童话更深的内涵与学生分享。其次,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新课标理念与童话教学的关系。他们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贯彻新课标理念,纯粹构造交往与互动、开放与生成的课堂策略,却忽略了童话教学自身的特点和存在意义。

3、应试的知识灌输

比如,某教师执教《幸福是什么》这一堂课令人印象深刻。教师直接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划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一句话,并要求学生背诵。背诵的理由是,这句话不但是点名文章主旨的中心句,而且还是考试内容,非常重要。如此一来,学生们在课堂上完全没有置身童话当中进行自我理解、自我想象,而是单纯依靠老师要求划出来的句子死记硬背,感受别人道德教育的支配,宛如失去灵魂的傀儡。

三、新课标理念下童话教学有效新途径

针对上述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应当反思改进,寻求与新课标理念相适应并且更为有效的童话教学新途径。

(一)合理调节,提倡课外童话阅读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目标指出:三至六年级的习作次数不少于16次,阅读量需超过40万字。解决“各年级入选教材的童话分配不均”这一问题,笔者以为:

1、加大高年级童话教学的比重

2、扩充童话教学类型

3、提倡课外童话阅读

(二) 充实理论,转变教师童话教学观念

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的新角色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引导者、促进者。为了充实教师童话理论,弥补教师理论知识的匮乏,不妨转变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1、学生观

执教者的启蒙仅仅催生人的学习本能,并且驱动个体依靠主动学习去实现阅读、说话、写作和生活实践等语技能。教师要比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比学生懂得更多的童话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教师见解独特,才能在童话教学课堂上游刃有余地与学生切磋,以学生为本,教学有道。

2、教学观

新课标理念是否真正落实到位,主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观。教师应正确处理童话教学与其他教学的关系,做到既保持童话教学的独立性又保证与其他教学的关联,拓展童话灵活的教学形式,如想象、讨论、改写、续编、情景表演等。

(三) 放飞想象,鲜活学生主体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因为它包含着世界的一切可能性,推动着文化历史进程的发展,而知识却是有限的。”然而,成人却总是喜欢把儿童当作训导的对象。就算在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中,这样的不自觉倾向总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发展障碍。这是与新课标理念相违背的。儿童的想象力无法估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童话教学的关键。

四、结束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讓我们获益良多,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它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强大渗透。但它作为教师教学上的理论支持,只能是教学上的一种辅助。关注童话教学,促进童话教学的发展转变,我们还需在各种层出不穷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多学多思、扬长避短,才能使新课标理念与童话教学相辅相成,切实有效地为我们的教育服务。

本论文曾荣获2019年惠州市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以及2019年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在《大亚湾教研》发表。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道南小学 杨燕花

猜你喜欢

新课标理念童话教学教学探索
浅议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