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路径探索

2021-03-25鲁利珍

考试周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渗透路径初中美术情感教育

摘 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方向,初中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以美术课堂为平台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并将其作为一项教学目标。美术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主要途径,促进美术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能够在培养学生形成审美能力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文章就将情感教育的认知作为切入点,对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与渗透路徑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渗透路径

一、 引言

在传统的初中教育体系之中,美术往往作为被忽视的一门课程,教师并没有形成渗透情感教育的意识。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强调了美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为学生构建更加多元化的美术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素养以及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在初中阶段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

二、 情感教育的认知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这个概念来源于英国,在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讨论后,达成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共识,将教育与生命机制中的情绪机制相联系,将情绪、心理与思维相互融合,以使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情感状态当中,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渗透情感教育旨在在情感教育与现实教育之间搭建桥梁,侧重于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并借此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且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情感教育的特点

第一,兴趣与成功之间相平衡。情感教育提倡将学生的学习情感角度作为出发点,运用贴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作用下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并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与乐趣,逐渐形成稳定且长久的美术学习兴趣。一旦学生能够形成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就能乐于主动参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并得到成功的体验,使其学习方面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

第二,审美与创造之间相统一。人类的精神起点是感觉,感觉得到序化后,形成情感。从初中美术教育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形成审美能力成了一项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审美性质的教育活动,用以代替一味的知识单向传输,而是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与创造美,从而实现审美与创造之间相统一。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认同,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贴合初中生的情感特征

学生进入到初中阶段后,很容易出现一些叛逆的行为。初中生正处于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时期,对于自尊的需求较高。来自教师或者家长的批评都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另外,尽管初中生的情感比较丰富,但是辨别力不足,情绪比较容易出现波动。将情感教育渗透于初中美术教学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特征,使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将情感中的隐蔽因素挖掘出来,使学生在情感发展中的曲折能够有所减少,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符合初中美术课程的特点

相比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美术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现代初中美术教育中,并不提倡单纯的讲解美术课程知识和技巧,而是希望通过美术教育挖掘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智慧,使其能够得到文化感知,并能够在思考与合作当中形成创造力,获得丰富化的情感体验。学生要想对艺术形成独特的鉴赏角度,就需要心理活动的参与,并将其与情感体验相结合。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情感是美术课程的一项基本品质,美术课堂在向学生渗透情感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三)有利于为落实素质教育提供推动力

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学生在思想、身心、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学生已经成了初中美术课堂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一项目标。教师可以在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社会适应力,从而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 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路径

(一)以师生交流为平台渗透情感教育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带领学生欣赏一些名人画作,使学生能够形成美术感知,过度以讲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美术作品,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美术认知有所忽视。一些美术作品内容较为抽象,很多学生难以发现其中的美感,教师的讲解无法使学生透彻理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感教育为导向,教师在赏析教学中应该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以互相发言与讨论的形式增进师生情感,使得情感教育得到有效渗透。例如,教师讲解到“点与线”这个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将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教师收集学生所反馈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比如,有的学生发文“点与点、线与线之间存在怎样的规律?”“如何才能使平面图像看出立体的效果?”等,在师生交流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得到解答,还能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

(二)为学生提供丰富化的情感依据

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内容是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所编写的,经过全面的分析与考量,其中也包含较多的情感元素,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同时得到情感需求的满足。所以,教师在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作为主要的工具和依据,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元素,并将其作为中心在教学中做好教学资源的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难度。例如,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带领学生欣赏梵·高的《播种者》,作者主要用黄色和蓝色这两种色彩形成对比,将夕阳下的麦田表现出来,使得场景较为充实,播种者的位置和土沟之间相平衡。这种构图方法比较大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为了使学生形成感受,教师可以为其介绍这幅画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艺术特点等,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画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获得审美感受,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歌颂与赞扬之情,使学生能够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将创设情境作为一个主要方式。特别是在生活化的情境当中,能够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来源于实际生活,却高于实際生活。初中生的年龄较小,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例如,教师讲解到“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这个部分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启发学生对于春天的畅想,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信息化设备播放一段展示春天景色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后,闭上眼睛聆听春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小河流淌的声音、小鸟歌唱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春天的情境当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

(四)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情感教育空间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具被普遍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当中,能够将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能够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理解美术知识。以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为目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情感教育空间。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并没有在教材中被提及的内容,欣赏到更加丰富的美术作品,深化学生内心的情感。例如,教师讲解到“土与火的艺术”这个部分时,涉及我国雕塑艺术的内容。雕塑艺术被称为“可以触摸的历史”,为了使学生能够对雕塑历史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与崇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见到雕塑,如果教师仅仅带领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几幅图片,难以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设备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几个雕塑作品,比如,《艰苦的岁月》《五羊雕像》、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我国的雕塑历史形成更加深切的感受,并在欣赏中形成对艺术的崇拜之情。

(五)从情感角度着手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中,课堂教学评价较为偏向概念化,评价的内容也大多为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美术技巧的程度,将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形式。但是这种方式较为单一,评价内容也相对简单,难以使学生在情感层面得到激励,无法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将情感元素融入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当中,完善评价内容与标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评价效果,使学生得到情感升华,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情感、行为、态度等纳入教学评价体系,运用表现性、过程性以及结果性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美术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教师所提出的建议加以改正,从而更好地感受学习美术课程的乐趣,并能够敢于、乐于、善于表现自己,真正发挥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教育作用。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已经成了美术教师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入能够在使学生得到审美熏陶的同时,使其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情感教育与初中美术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下,应该以师生交流为平台渗透情感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化的情感依据;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情感教育空间;从情感角度着手建立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文章对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路径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希望能为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姜昊.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9(23):172-173.

[2]崔莲花.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探究[J].才智,2019(28):185.

[3]张雪.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3):124-125.

[4]邓滢滢.融入情感教育,让初中美术课堂更有魅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8(8):101.

[5]修瑾.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9):142+144.

作者简介:

鲁利珍,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渗透路径初中美术情感教育
中职学校德育课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路径分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