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2021-03-25肖丽珍

考试周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策略

摘 要:合作学习方式,新课改进行以后各个学科纷纷进行实践和探索的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当中,也有很多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文章立足于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通过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小学英语合作式学习模式提供有限借鉴。

关键词:小学;合作学习;策略

一、 引言

所谓合作式学习,就是改变以往由教师主导的单一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以优带劣等方式,加強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之间彼此帮助,共同提升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对中国教育方式提出的新要求。这样的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更加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表达、自主探索的权利,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翁。然而,在现实的尝试和实践当中,英语合作式学习模式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小学英语合作式学习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小组合作制

所谓小组合作制,就是指将全班学生平均分配成几个小组,这些小组之间彼此独立,相互竞争。如果一个小组想要获得良好的成绩,就必须保证整组成员的英语成绩都达到一定水平,并且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也会被列入考核范围。这样一来,每个小组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合力,共同为了小组排名的提升而努力。

(二)以优带劣合作制

不同学生之间的英语能力存在差异,所以,一些教师就会采取让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对英语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帮扶,帮助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解决疑惑、提升英语成绩。当优生对差生的帮扶产生一定效果之后,教师就会适当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三)临时组队合作制

考虑到分成固定小组容易影响班级团结,一些老师就在小组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他们会要求学生在英语的学习和探究当中,临时组建自己的团队,找到自己愿意合作的队友。并且,每个学生的组队成员不能一直不变,必须要适当变化,和不同的成员进行合作和学习。

三、 合作式学习的主要优势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和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处理好关系,其实就是一种社交能力的锻炼和反应。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需要学生能够主动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敢于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组内成员爆发矛盾的时候,又要能够及时合理地进行应对,以维护整个小组的团结。这些能力,都是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教给学生的。而在这种合作式学习当中,学生能够锻炼的,不仅仅有英语能力,也有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学生都应该被放在主动地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学生亲身探索知识为什么是这样,又应该运用于哪些范围,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然而,中国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大环境,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一直不够充分,常常是教师个人把握教学进度,强行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总是处在被动地位,被逼着学习、逼着单词、课文。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当中原本的位置颠倒,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这样的合作式学习模式,很好地扭转了这一长期存在的弊端,让学生能够自己把握学习进度,自行探索知识来源,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

(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成员交流探索的过程也是每个小组成员展示自我的过程。这样的合作式学习,能够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对平等和放松的交流环境。区别于传统的教师提问形式,学生可以自愿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对于学生的控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所以,合作式学习模式,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在传统英语课堂当中,教师在学生的印象当中都是严厉的,学生和教师之间也不愿意有过多的交流和沟通,因为教师带给学生的,总是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让学生不愿主动靠近老师,甚至不敢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心中的疑问。久而久之,问题积累多了,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就不再理想了。然而,这种合作式学习模式,把教师从主导者变成了参与者,让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变得相对平等。在学生眼中,教师不再是那个站在讲台上强迫自己学习的“权威人物”,而是自己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样一来,学生也会更愿意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老师知道了学生的疑惑也就能够更好地施以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讲解,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 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合作学习效率低下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生本身的自制力就有比较高的要求,学生必须首先能够保持高度自律,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当中不走神、不说闲话,全神贯注进行知探索。否则,怎样的合作式学习,都只会流于形式。然而,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本身就比较小,自制力自然也相对较差,所以,在合作学习模式之下,总是存在一部分人无法真正投入,只是在小组内部跟着“划水”,自己既不思考,也不参与,只是在一旁“看热闹”。显然,这样的合作式学习模式,最终产生的效果肯定是不够理想的。也就是低效合作。

(二)小组之间存在壁垒

一个班级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和谐良好的班级环境。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总是把一个班级划分成为若干个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之间彼此独立,相互竞争。所以,为了最终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这些小组内部成员都会合力对抗其他小组成员。而三年级的学生又正处在懵懂时期,总是会把这样的竞争关系当作是敌对关系,最终造成一些班级成员之间爆发矛盾,更加不利于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另外,一些小组成员的能力可能相较于其他成员会差一些,这个时候其他的小组成员就会对其产生排斥心理,而他本身也会开始自卑、自责,最终丧失英语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三)教师对学生的把控难度加大

合作式学习模式的课堂往往更加开放,为了方便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整整齐齐、一行一列的就座,而是变成单组围坐的形式,有些学生直接背对老师。这样一来,教师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就不能很好地监督学生是否走神、是否在开小差等。这样一来,部分学生都会在相对松散的管制下变得自由,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等不良现象。另外,在这样的课堂当中,教师也很难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比如,一些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的时候会交头接耳、交换作业、抄袭等。这些乱象导致的最终结果,常常是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下滑严重。

(四)学生的个体表达能力受到限制

一个小组当中总是存在优劣之分,这样的区别总是会导致在课堂讨论中,小组成员大部分都只听优生一个人的意见,组内的整个学习探究过程都由优生一人把握,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就变成了优生的课堂,限制了其他学生的自主表达机会,造成英语成绩的分层现象严重。

五、 小学英语合作式学习策略探究

(一)注重小组成员的能力平均化

一个班级有优生,也会有差生,所以在进行分组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每个小组的总体能力要基本持平。一定要避免出现优生扎堆或者差生扎堆的现象。所以,在小组成员划分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介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保证每个小组的总体实力基本持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内部都有优生可以帮助差生,而这个小组内的成员在与其他小组的竞争当中,又能够建立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

(二)注重小组成员的适时调整

长期的固定小组成员,对于整个班级的团结与和谐是极为不利的。这会导致整个班级划分成为若干个小集体,每个小集体时间相互敌对,组与组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会导致整个班级氛围的恶化。所以,小组成员的分配,一定不能是一劳永逸的,必须要定期调整,把不同小组之间的成员进行适当的调换,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班级不至于因为小组的划分而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原本的凝聚力。

(三)组长轮班手段的使用

如果一个小组内部长期由一个人担任组长,收发作业、帮扶小组成员、小组工作安排等一切事务都由组长一人承担的话,对于组长的英语学习也会造成影响。因为,这样烦琐的事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并且很多时候还会引起组内成员的不满。所以,综合考虑到以上因素,笔者认为,小组内部的组长职位,应该实行轮班制,只有让每个组员都亲身体会当组长的难处,才能理解组长的难处,最终整个小组才会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氛围。

(四)教师需要进行合理干涉

不同于高年级学生,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英语学习的开端,在学习能力和基础方面本来就比较薄弱,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这种合作式学习的难度就更大了。所以,教师不能放任不管,而是应该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比如,在进行Unit 1 “Go straight on”这一模块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Where are you, Tom?你在哪儿,汤姆?”“Where are you now?你现在在哪儿?”这两句当中问具体方位的语法“Where are you?”这一固定问法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针对“on、in、behind”等方位词进行解说,最后才能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语法自主使用和锻炼。笔者在这里强调的适当干涉,还指对于纪律方面的干涉,學生在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在一旁监督学生避免出现走神、开小差等不良现象。

六、 结语

小学三年级英语的合作式学习模式,既要区别于高年级的教学模式,又要充分提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更需要针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小组成员分配、小组竞争机制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要注重学生学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分工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的合作式学习模式进行实时调整,才能够保证这种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荣怀.CSCL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1999(6):25-30.

[2]粱瑞仪.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1(6):15-17.

[3]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42-45.

[4]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作者简介:

肖丽珍,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小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