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时期红医英模精神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功能价值

2021-03-25江先锋

关键词:英模长征红军

江先锋

(上海健康医学院中国共产党卫生健康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上海 201318)

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战胜强敌的围追堵截和克服险恶自然环境的阻碍,取得了最后的伟大胜利。在这一过程中,红医英模们功不可没,做出了卓越贡献。所谓红医英模,即在长征医疗卫生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英雄模范人物,成为伤员救治的保障者、组织者与示范者,这其中既有党的卫生干部如贺诚、彭龙伯、饶正锡、张令彬等,也有原苏区名医如傅连暲、戴济民等,还有来自原国民党军医的李治、孙仪之、姜齐贤、戴正华等,以及青年医疗骨干如叶青山、涂通今、钟有煌、游胜华等。他们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出色完成了医疗救护任务,保障了红军的战斗力。这一时期,红医英模不仅仅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军医,更是“人民军队忠于党”这一命题的信仰者与践行者,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红医英模精神。这一精神既凝聚着全体红医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成为了党的革命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学界此前在研究长征时期红医的地位作用时,主要基于两个视角:一是所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二是所开展医疗救护体系建设与卫生工作的历史贡献,但对于蕴含于其中、体现价值指向的精神内涵关注不够。基于此,本研究以长征时期在医疗救护中逐渐形成的红医英模精神为主题,深入探究其生成逻辑、主要内涵及其建构和传播对长征胜利的功能价值,这对于丰富与拓展长征时期的红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长征时期红医英模精神的生成逻辑

每一种精神文化的孕育、形成与发展,都是那个时代需要的产物,红医英模精神也不例外。作为长征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其所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第一,激烈而又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医疗救护的精神支撑从哪里获得;第二,在无根据地依托下如何尽可能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第三,怎样在艰难困苦中坚定全体红军将士对最后胜利的信心。综合考察长征时期红医英模思想成长的内在理路与工作实践的历程,可从以下3个方面探赜这一精神的生成逻辑。

(一)苏区时期红医群体壮大及党所开展的思想教育是这一精神生成的理念支撑

苏区时期,随着红军队伍的壮大以及反“围剿”战争的日益频繁,对医疗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除了中央委派的党员医生外,还引入了一些地方名医,以及改造、吸收了大批国民党军队的被俘军医,形成了苏区医生独特的群体性结构。其中,从数量上看,源自后两种的医生在人数上居于绝对多数,他们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下,进行着艰苦的医疗救治工作。在此背景下,如果不坚定其革命信念,这些医生极易发生思想动摇,甚至伺机出逃。因而,随着队伍的日益壮大,如何将这一支来源复杂、思想参差不齐的医生改造、培养成又红又专的红医成为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给予丰厚物质待遇的同时,党对这些医生开展了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说给予医师优厚待遇以换取其广泛支持是一种情感选择,那么情感如何内化为理性选择,则离不开中共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1]早在1931年创办红军卫生学校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将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2]作为宗旨。究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红医呢?1932年,朱德在红军军医学校开学典礼上所作的《怎么样做一个红色医生》的报告中提出了4项标准,即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满怀的阶级热情”“救死扶伤的工作精神”“精湛的医疗技术”[3]。这4个方面,不仅是医学生培养目标,也是对苏区所有医生的要求。党和苏维埃政府通过集中开会和个别交谈等多种方式,对苏区医生开展了深入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深入理解党的政策与主张,从思想上塑造其对革命的认同,并通过艰苦的战场救治任务锤炼其革命意志。经过广泛而又深入的教育,成功地使这些医生实现了从“军医”向“红医”身份的转换、从职业意识向阶级意识提升,党的政治理念逐渐渗入到他们思想之中并转化为其从事医疗救护的根本动力。正如傅连暲抱病坚决要求参加长征时所说:“我是属于一个受压迫的民族和受压迫的阶级;我受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教育,红军是为祖国为人民最有纪律的军队;红军有许多伤病员,然而没有医生,我责任所在,义不容辞。”[4]这也成为了长征时期红医英模们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精神源泉,为红医英模精神生成提供了理念支撑。

(二)长征途中因应严酷环境所带来的医疗救护需求是这一精神生成的实践基础

在长征途中,红军身处无后方的流动作战环境下,面对着两个强敌威胁:一个是强大的反动派之敌,即国民党中央军及地方军阀的围追堵截,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另一个是恶劣自然环境之“敌”,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飘忽不定的天气给红军所带来的痛苦与牺牲,有时并不亚于战斗中的损失。要成功应对两大强敌的威胁,红医的医疗救护不可或缺。为了达到“围剿”的图谋,国民党在红军必经之地设置了多重封锁线,调集重兵严阵以待。作为一场突出重围的战略转移行动,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了一系列大仗、恶仗,如突破湘江、强渡乌江、血战土城、飞夺泸定桥、攻占直罗镇等,正如毛泽东后来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所说:“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5]179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艰苦转战8省区,行程二万多里,历经大小战斗100多次”[6],红四方面军经历的各种战斗高达140余次。在此过程中,每一次激烈战斗之后,都会增加一批伤病员,急需给予医疗救治。

除此之外,为了避实就虚,获得最大程度的生存利益,红军不仅要急行军,而且所经之地大多地形险恶。据毛泽东回忆,中央红军长征中在强敌环伺下,终日行军,不分晴雨,异常疲乏,“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5]179。同时,因地形险恶,增加了体力消耗,易出现水土不服,再加上复杂气候带来了额外风险,如“草地上经常浸水到膝盖边,四周围看不见人烟,连树林也没有”“山下还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山顶却是积雪盈尺、风暴大作,瞬间吞没人畜”[7]414。红军给养不足,在这些超越人类生存极限的地方,因冻饿而诱发的各种疾病层出不穷,有的直接危及生命,“广大干部和战士经过长途跋涉,体质十分虚弱,很多人在过草地时牺牲”[8]。如何应对上述这些境遇,需要红医予以及时、有效的指导与诊疗,这导致了他们的工作异常繁重,既要“对抗敌人、保存自己,更要照料伤员”[9],在缺医少药的困境中,想尽一切办法救治伤病员。红医中的英模人物常常夜以继日,以惊人的毅力与胆识进行救护。虽然医疗条件简陋不堪,军队处于流动的行军中,但从结果来看,很多伤病员最后都得以治愈。可以说,长征途中严酷环境及红医群体对此的因应是红医英模精神生成的实践基础。

(三)艰难困苦中坚定全体红军将士革命必胜信念是这一精神生成的目标导向

长征中,面对着异常凶险的战斗以及困厄环境束缚的双重考验,没有对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是难以忍耐与坚持的。对于全体红军将士来说,红医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医者,也是坚定其革命必胜信念的师者。每到一地,红医英模们积极发挥自身能动性,将战地医疗救护与相互思想交流有机融合。在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精心进行救治的同时,他们以对领袖的敬仰、革命前途的乐观和卫生事业的追求,将崇高的理想信念予以具象化,对于红军将士来说,这是一次思想洗礼和精神塑造过程,激发了其战胜强敌、迎接胜利的信心。

正如毛泽东所说:“共产党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10]长征时期,红医要出色完成自身的角色使命,也必须既要手握手术刀,解除将士们身体上的伤痛,更要以执著的信念,给将士们以精神上的激励。红医英模们以“针刀御敌,白衣碧血”为己任,以自我牺牲的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紧张的医疗救护中,自觉地将自身工作内嵌于中国革命发展的未来图式中。他们不拘一格地采用聊天谈心、畅谈理想等方式,不断宣示红军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最新式的军队”[11],必将实现打倒反动统治,拯救民众于困苦,继而让其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助燃红军将士对革命胜利的憧憬。与此同时,他们大胆地与错误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进行坚决的、不妥协的斗争,为红军在艰难困苦中始终保持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以及为事关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重大会议召开、战胜分裂主义作了精神铺垫。由此,在长征异常艰苦的环境下,红军将士虽外观上衣着破烂、疲惫不堪,“但我们有统一的革命意志和行动,有高度的组织和纪律性……革命的艰苦,锻炼了红军指战员们的革命斗志、决心、信心”[12]。红医英模们对医疗事业的精益求精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铸造了他们忠诚与担当的精神品格,这一精神品格既是实现红军伤病员在缺医少药窘境中得以康复的内在依托,又激发了全体红军将士历经挫折而奋起,几经苦难而愈坚强的信念,成为了红医英模精神生成的目标导向。

二、长征时期红医英模精神的基本内涵

长征中,红医英模们为了践行“人民军队忠于党”的主题要求,敢于担责、心怀事业和忠诚执著,清晰展示了其对医疗救治工作“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了谁”三大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回答。红医英模精神正是基于这3个向度,凸显了自身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内涵。这些内涵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成为长征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3]。

(一)以“做什么”为基:敢于担责,迎难而上全力救死扶伤

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长途行军,而是一次次危在旦夕、险象环生的突围战。由于战争环境的残酷以及地理气候条件的恶劣,导致了红军在转移中出现大量的伤病员。这一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势必对红军的士气产生一定的影响,“部队普遍的情绪是不怕打仗阵亡,就怕负伤;不怕急行军、夜行军,就怕害病掉队”[14]。在此严峻的形势下,红医英模们挺身而出,想尽一切办法,创设各种条件展开救治,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明晰“做什么”是红医英模精神的内容向度,展现了对自身责任与使命的认知与理解;敢于担责,迎难而上全力救死扶伤是这一内容向度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直面困难,自力更生,因地制宜谋对应之策。长征中红军深陷缺医少药的困境,如中央红军出发前,虽“不但给部队预发了3个月的药品,总卫生部还自带了200担药品器材”[15],但在途中很快用罄,导致了后来在抢救伤员中无药可用。傅连暲对此痛心疾首,“要是我们有医药供给,我们能够很容易援救伤者的百分之八十。我们大半的伤者死了,倒不是由于伤势,却是由于缺少滋养的食物和药品”[16]。此外,医疗器械也是如此,如红军好不容易购得一台X光机,但为了能快速行进,在黎平整编时,被迫丢弃,这给后面的疾病诊疗增添了很多不便。面对西药短缺的现实困境,红医英模们转换思路,积极学习中医知识,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采制后用以治疗各类伤病。饶正锡利用随身携带的《中草药手册》进行自学,“这本书在长征路上可帮了大忙。因为我们这些医务人员基本都是学用西药治病,在长征路上,有许多西药来源断绝,只好就地取材,从山上采草药。而这本《中草药手册》正好充当了我们的老师。从中不但学会了一些中草药的识别方法,还学会了一些验方。”[17]此外,他们还因陋就简,自制医疗用具补缺。如姜齐贤用盐水替代酒精,以普通的剪刀代替手术刀,用油灯来完成急救手术;缺乏药棉,就用被絮煮沸消毒后替代使用;对针头、刀片反复进行清洗、消毒,不断重复使用。

二是践履责任,勇于牺牲,不放弃任何一个伤员。长征中高强度的战斗以及险恶的自然环境,致使原本数量就紧缺的医生也有着不小的伤亡,彭龙伯、俞翰西等红医先后遭敌机轰炸、扫射而牺牲,再加上很多医生自身体弱多病,长途奔波的劳累,他们无法承受而伤亡,如“红军的医护工作者在长征之前,人数有1 200人,走完草地后,只剩下200人”[18],减员幅度非常大。尽管如此,红医英模们仍深入前沿阵地进行救治,不怕流血牺牲,争分夺秒,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为己任,不放弃任何一个伤员。如戴济民、傅连暲、叶青山等经常不顾危险,到战场前线抢救伤员,紧急进行手术,尽量减轻受伤将士们的痛苦。在日常护理中,他们也是尽心尽力,不分昼夜地进行巡查、换药、告知注意事项等,据张汝光回忆,长征途中“一路上医护人员很少有躺下休息的时间,背包离不了肩,只能抽空打个盹”[19]。此前,组织上为了工作方便,给医生中很多人配了马,但红医英模们很少骑,都是让给伤员,自己则和战士一样步行。戴正华不仅一路上用自己的马驮着伤病员,还把干粮省下给伤病员吃,自己则吃野菜充饥。游胜华手里本来有2支可归其机动使用的奎宁,但他得了疟疾之后,硬是挺着没用,将奎宁节省下来救治其他病员。

(二)以“怎么做”为要:心怀事业,无私奉献奋力开创新机

长征中,医疗救护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事关部队有生力量的修复与补充,是红军从挫折与苦难中走向新胜利的人力保障。对于红医英模群体来说,仅仅明确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思索“怎么做”,即在失去根据地依托这一特殊状态下,如何有效维护红军将士的健康,努力减少伤亡,提升部队战斗力。一批红医英模,他们心怀革命事业发展,在艰难困苦中无私奉献,在危机中开新局,不仅创设了一系列重预防、强意识的制度,而且还推出了重实用、见成效的新举措。确定“怎么做”是红医英模精神的路径维度,体现了对于如何在困境中完成自身使命的求索与抉择。心怀事业,无私奉献奋力开创新机是这一路径维度的基本内涵,具体来说,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强化预防,构建制度,注重个体卫生意识养成。生存是红军长征期间最重要的目标,为此,确保快速行军就成了关系全局的中心任务。无论是发动对敌战斗,还是穿越崎岖险境,都必须围绕着保障顺利行军这一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从个体角度而言,则要求红军将士须具有良好的卫生意识,以减少意外因素对自身健康的损害。除了战斗伤亡之外,传染病的流行,是造成红军严重减员的重要威胁之一。为此,红医英模们强化各项预防措施,通过构建起一系列相关卫生防疫制度,并大力宣传教育,着力提升每一个战士的卫生意识。姜齐贤结合自己多年的战地卫生工作经验,每到一地,都要医护人员做好几项工作:深入群众中进行疫病调查,坚决防止疫病传染到军中;率领卫生人员找干净的水源,确保饮水安全;督促各连队挖厕所,杜绝随地大小便,并严格按照防疫规定来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此外,姜齐贤还特别重视红军将士脚部健康,“他还经常向指战员们宣传,脚是红军作战胜利的本钱,没有一双铁脚板,行军就要掉队,战机必会延误,甚至有自取灭亡的可能”[20]。为此,每次宿营,他都要规定战士们晚上要用热水泡脚,并且睡觉时须将脚稍抬高,以使双脚得以充分休息。钟有煌也回忆说,“我们常常利用途中5分钟的小休息,以班排为单位,向战士们讲授防治胃肠病、不喝生水和不吃不卫生的食物、预防感冒、怎样防治脚打泡等卫生防病及卫生常识……战士们没有上过学,没有文化,听了卫生课,懂得了不少卫生常识,都能自觉去做”[21]。个体卫生意识的提升,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非战斗性减员,确保了红军整体的健康水平,从而为快速行军提供了人力保障。

二是坚持办学,巧辟新径,确保医疗人才薪火相传。长征期间,红军医务人员异常短缺,只有通过不断培养新的卫生人才,才能既满足眼前日益繁重的医疗救护需求,又能为党在后续的革命斗争中积蓄卫生人才。在长征艰难的环境下,红医英模们也未放弃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他们抓住一切时机,进行招生教学。因处在不断行军中,无法依照固定的时间上课,只能在战斗的间隙进行学习。1935年1月,利用占领遵义休整时机,红军医护学校开始复课。“第二天即致电前方各军团,调卫生人员,准备开学。约数天内,先后到了二百余人,书籍都齐备,排好了课目表,分各班上课。”[7]446-447李治、孙仪之等人担任教员,就战场急救、常见疾病治疗以及行军中医疗救护等当时急需科目进行培训。他们克服了教材、教具缺乏等困难,没有参考书就凭着记忆编教材,用普通纸涂上黄油当蜡纸刻印等,按时开学。为了检验学习的成效,每门功课都要考试或测验,通不过考核,需要重新学习。第三次过草地时,傅连暲也组建了一个医疗培训班。他们一边走一边学,开创了一种奇特的教学方式,主要讲解如何治疗、护理及药物知识。这些新培养的医疗骨干,毕业后立即走上医疗救护岗位,为红军增添了一批医务骨干人才。

(三)以“为了谁”为魂:忠诚执著,始终置革命事业于至上

长征途中的医疗救治,很多时候是游走在生死的边缘,不时身处危境与绝境,红医英模们之所以能临危不惧,没有逃避与退缩,乃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仰。通过与国民党的反动、腐败相比较,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有光明的前途。这一认知成了红医英模从事医疗救护的精神支撑。厘清“为了谁”是红医英模精神的价值维度,体现了在危境中始终坚持乐观主义、坚定必胜的信念。忠诚执著,始终置革命事业于至上是这一价值维度的基本内涵,其主要体现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舍生忘死,保持旺盛的革命热情,全力完成党交付的任务。在长征途中,为了更好地保存党的骨干力量,组织了干部休养连,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和邓颖超等一批老人、女干部都分配在这个连。孙仪之担任整个连的医疗保健工作,他把做好这一工作视为党交付的重大任务,尽心尽责,不辞劳苦地给老同志和女干部们治病疗伤。尤其是在过草地的艰难条件下,为保护这批党的骨干做出了巨大贡献,保障了他们顺利完成长征。傅连暲在长征途中几次遇险,但他始终保持乐观主义精神,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用各种“土办法”治好不少伤病员。贺诚不仅要主持总卫生部的工作,而且在紧急情况下,还要指挥战斗。历经多次战火考验之后,他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只要远远地一听枪声,他就能判断出来袭之敌是老兵还是新兵,是一个团还是一个营”[22]。此外,还有很多医生,不顾自身安危,为了“不丢掉一个伤病员”,留在队伍后面寻找一些掉队的伤病员。李治、涂通今等多次在敌军已临近,仍不顾危险寻找掉队的伤病员,组织其沿着主力部队行进方向追赶,最终与主力部队汇合,转危为安。

二是率先垂范,提升宣传动员能力,重塑沿途群众对党的认知。红军长征沿途经过的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当地军阀散布所谓红军“灭绝少数民族”“杀人放火”等谎言,一开始,当地群众对红军产生了恐惧,纷纷逃离家园。如何打破隔阂,争取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是打破敌人饿死、困死与冻死红军的企图和顺利通过这一地区的关键所在。在广西苗族地区,钟有煌通过免费给穷困苗族群众治病,得到了他们的热情回应,卫生队在苗族村庄住了3天,每天“方圆二三十里”的苗族群众翻山越岭赶过来找他看病,由过去对红军的恐惧、疑虑、躲避变为亲近、信任与拥护。由于疗效显著,这些群众感激地说:“红军医生真比神仙还灵,用的是神药。”他们纷纷把自家的鸡蛋、土特产等送给红医们,钟有煌等人婉言谢绝,乘此机会,向这些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天下穷人是一家,共产党关心人民疾苦,军民鱼水一家亲。红军要为穷人打天下,欢迎你们这里的年轻人参加红军。”[23]此外,长征途中争取其他阶层对红军的支持也非常必要。在湖南湘西,面对急需药品的现状,傅连暲心急如焚,他沿途千方百计寻找购药之地。在一个小镇,听说一个教堂里金姓修女在当地行医看病,存有西药。傅连暲便利用自己曾是基督徒的身份,前往求药,但金修女因受反动宣传的影响,对党和红军极度仇视,拒绝给予药品。傅连暲耐心解释了党的宗教政策,表明中国共产党绝非反动派宣传那样,而是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也不会破坏宗教场所设施。他还借机成功宣传了党的救国救民思想,澄清反动军阀一些污蔑之词。经过对话,金修女对党的认识有了较大转变,傅连暲得到了急需的西药。

三、红医英模精神对长征胜利的功能价值

长征时期,红医英模精神的形成及其价值形塑效应,在重重困境下,为全体红医做好医疗救护提供了价值导向,是党的正确路线形成的深厚支撑,激发了红军将士坚定献身革命事业的内在动力,为长征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毫不夸张地说,长征中红军的医疗团队的有效运转,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并且为日后中共军队对日作战的医疗救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18]

(一)在有生力量的保存上,为全体红医做好医疗救护的价值选择提供了根本导向

长征途中,如何及时治疗一批又一批的伤病员,不仅仅是一个医疗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价值选择问题。长征中红医是一个合成型群体,既包括进行医疗救治的医生,也包括负责护理与康复的卫生人员,尽管彼此分工不同,但要发挥整体功能,任何部分均不可或缺。因而,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形成价值共识至关重要。红医英模精神中的克服一切困难,竭力救治伤病员的内在追求,为红医群体提供了价值选择的导向,形塑了其价值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激励了红医群体敬业奉献精神。红医英模们顶着枪林弹雨,抬担架、救治伤员,甚至情势危急时,亲自参加战斗,凭借着这股“不抛弃、不放弃”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拯救了许多伤病员。这种精神为全体红医尽心尽力做好医治与护理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在频繁而又激烈的战斗中,很多红医把伤病员的生命当作自己的生命,为了抢救更多的伤员,夜以继日地诊治,从而使得一大批负伤将士得以康复,重新返回前线。此外,很多护理人员选择走在队伍的后面,把危险留给自己,坚持与伤病员走在一起,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去保护伤员。

二是锤炼了红医群体的担当品质,在极端艰难中开创系列奇迹。在强大敌人四面紧逼及恶劣环境阻滞的双重压力下,面对着缺医少药的现实约束,红医英模们没有退缩,他们通过采制中药、自制卫生用具,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为完成医疗救护任务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一精神锤炼了全体红医的责任担当品质。他们发挥自身主动性,深入群众之中,寻觅药材,探寻“土方”。由于他们的努力,长征中轻伤员健康归队率保持在9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正是由于红医英模精神的价值导向,红医群体已经将医疗救护从单纯的服务于战斗需要的工作上升为维护将士的身体健康、实现革命目标的兼具政治意义的事业追求,有力地保证了红军将士不因恶战而大量减员,为红军保存了有生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保留了火种。

(二)在思想共识的塑造上,为党正确的政治与军事路线形成提供了深厚支撑

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对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正确政治与军事路线的形成,对于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来说,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为长征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24]红医英模精神中内蕴着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在危难的境遇中开创新局面的特质,为新的领导核心与正确路线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支持。

这一深厚支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形成了对毛泽东成为党的领导核心的群众基础,为伟大转折垫实了心理基础。红医英模人物在自己的革命成长经历中,基于自身的实践体验,内心所构建的关于党的领袖认同,毛泽东一直居于最核心的位置。尽管从个体经历来说,他们与毛泽东产生交往的时间长短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他们与毛泽东接触之后,无不为他所具有的高瞻远瞩、卓越的政治智慧所折服,进而成为他们投身革命的内在驱动力。傅连暲从一个基督徒转变为革命者,与受毛泽东的影响密不可分,“自从和毛主席相处了这么些日子,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力量,这力量使我永远离不开毛主席,永远离不开共产党”[25]。长征前夕,傅连暲日夜兼程赶到于都,治好了毛泽东的恶性疟疾,为毛泽东能够参加长征立下功劳。此外,李治、姜齐贤等都是在毛泽东的鼓励之下,不断成长,并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们对毛泽东也是非常崇敬。长征中,红医英模们通过对比,进一步固化了对毛泽东领袖地位的认同。二是形成了对维护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坚定意志,为战胜分裂凝聚了思想共识。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本可以借合兵之利,协力从重围中突出,但张国焘持兵自重,背离党中央“北上”既定路线,阴谋分裂党中央、分裂红军。在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过程中,一批红医英模挺身而出,坚决进行抵制。贺诚代表总卫生部,拒绝出席张国焘在阿坝召开的所谓“川康省委扩大会议”;张令彬被剥夺了领导职务,但他始终拒绝反对毛泽东,从而受到打击迫害。正是包括红医英模在内的广大红军将士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勇敢表达对分裂路线的不满,并且将抵制与不满赋予了意识形态意义——维护正确的政治路线。红医英模们对张国焘分裂主义所进行的斗争,为红四方面军最终排除干扰,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成功实现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解决事关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在政治信仰的确立上,为红军将士坚定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提供了重要动力

长征途中,广大红军将士长时间身处在前不见尽头、后又无依托的险境中,如果没有对革命必胜的信仰是无法支撑到最后的胜利的。“长征当时能看到什么?在哪里真正能够落下脚生存都不知道,就是革命理想在支撑着。哪怕是全部牺牲也要为之奋斗,处于绝地而后生,有这样的理想最后必然会取得胜利。”[26]有了信仰的力量,即使面对暂时的军事失利,也不会丧失对党的信任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在这当中,红医英模精神中的赤胆忠诚,始终置党和人民利益于至上的内在理念,是红军将士坚定随时献身革命事业的重要动力。

这一动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以救国救民宗旨来激发为革命奋斗到底的精神动力。政治信仰都有一个从最初的主观体验上升到切身体悟的循序渐进过程,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感染性。红医英模们在长征中为救国救民的宗旨追求,激发了全体红军将士在极端困难中看到未来的光明。如傅连暲几次遇险,但他始终相信,红军作为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将“成为全世界劳苦群众的前锋军、完成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者”[11],长征中条件极为艰苦,他说:“确实的,我两次几乎丧命。一次是在湘南落马坠入深河中,一次是过雪山草地时因空气稀薄而昏迷不省人事。40天40夜和其他人员共尝草地上的困苦,我曾泻肚,痛苦不堪。医药人员和给养时常受到敌人飞机的轰炸,但是我的信仰毫不动摇。”[27]这种为救国救民的追求,在艰难中抱定革命必胜信念和随时为党的事业献身的决心,是广大红军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精神动力。二是以大爱大勇忠诚担当来强化对实现革命胜利矢志不渝的追求。与一般的红军战士相比,红医英模们由于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文化,他们在革命理论的学习上显然较一般人快,思想领悟能力处于一个更高的层次,更能理解革命目标所具有的政治社会价值,因而对革命胜利有着炙热的渴望。长征一路走来,特别是当党和红军几次面临着绝境之时,红医英模们勇于担当,以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及救治水平为红军摆脱困境、继续前进发挥着重要精神支持作用。很多红军将士,虽然身体状况疲惫不堪,但只要一声令下,仍然生龙活虎地投入到战斗中,这是对胜利的渴望在支撑着他们跟着党英勇鏖战。可以说,红医英模精神是红军伤病员得以康复的催化剂,增强革命意志的强大动力,是长征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撑。

四、结语

红医英模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符号,在长征动态历史演进中不断成型与成熟,成为了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精神具有恒久的思想价值,在当前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对于全体医务工作者做好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放在首位。红医英模精神中的无私奉献的品质,形塑了红医维护全军将士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导向。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应当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将他们的关切作为自己行动的选择,勇于做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二是持续优化与提升医疗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应不断淬炼自己的职业技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引导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三是坚守从医的初心与追求,增强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自觉。红医英模精神中赤胆忠诚的情怀,坚定了红军将士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应始终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不断检视自己从医初心,勇担职责使命,持之以恒地加强医德修养,营造良好的医患互动关系,以医疗卫生工作的卓越成效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英模长征红军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英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