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对音乐意境处理的效用
——以《巴蜀之画》为例
2021-03-25李媛
李 媛
(长春大学 音乐学院,长春 130022)
冥想,深沉的思索和想象。作为自媒体时代高校钢琴表演专业学生,他们知识结构以及所了解、掌握的事物是极为丰富的。也就是说,从知识面的“横向”来看,是宽广而多元化的。而高校钢琴专业教师,在学生钢琴作品的音乐意境处理层面,如何能够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知识结构优势,是高校钢琴音乐教师在教学法层面从“传统走向现代”予以改革的重要问题。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从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来看,其可见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未对此涉及。而从事高校钢琴教学的教师也仅是在学院的教研会议中对其有过一定讨论,也想试图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用于指导教学,但至今未有成果问世。究其根本,笔者认为,钢琴教学音乐意境的处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教学过程,仅从“表层”的学生心理、认知、模仿的教学方法予以探讨还远远不够,应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学生“冥想”,即深深的思索和想象力,来实现学生“深层”的音乐意境处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作品《巴蜀之画》为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其予以讨论。
钢琴《巴蜀之画》是黄虎威于1958年在六首四川民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一套钢琴组曲。从民歌的选择上可以看得出作者是费了一番心思的。组曲中所包含的六首民歌,汉藏两民族各占一半:第一首《晨歌》是蒲江汉族民歌《割草》。第二首《空谷回声》是茂县藏族民歌《卡瓦托拉扛额墨朵》,释意是:“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第三首《抒情小曲》是江油市汉族民歌《隔河望见姐穿青》,是一对情人的对唱。第四首《弦子舞》是阿坝藏族的一首弦子舞。弦子舞的藏语叫“叶”,在西康、青海、云南藏民中颇为流行,尤其在西康藏族中最为盛行;多半在黄昏的时候跳舞,伴奏乐器只有一个弦子(类似二胡),拉弦子者和跳舞者一起跳同一步伐。“叶”的舞姿优美自由,男的较有力,女的动作柔美细腻。“叶”的歌词以爱情题材居多,也有歌颂劳动和自然景物的;第五首《蓉城之春》,是宜宾县汉族民歌《大河涨水》;第六首《阿坝夜会》是巴塘藏族弦子舞曲《伊拉香巴》,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歌颂毛主席》的旋律,全曲充满着群众性的欢腾情绪。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作者在组曲中,只选了汉藏两个民族的民歌,而且相间排列,可能有象征汉藏两民族亲密团结的意图。[1]因此,这部作品中的每一首小曲儿都惟妙惟肖地展现出了地方的自然风光和汉藏的民俗景观。我们亦可称其为声音景观,简称为“声景”。该作品成功地表达了作曲家对巴山蜀水的赞美与眷恋之情。它也是一部通过作品诗意的构思,用音乐来反映人民充满欢愉的美好生活。由此,自《巴蜀之画》面世以来,深受钢琴教师以及钢琴表演学生的青睐。[2]
1 学生对《晨歌》《空谷回声》声景的冥想
“声景”一词出自英文单词Soundscape,亦可翻译为音景、声景观、声音风景。对于《巴蜀之画》这部作品来讲,学生需要通过钢琴演奏的声响表达作品音乐意境中的巴蜀景象,也就是该词所传递出的信息即声景或声音风景。
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需要基于扎实的基本功,通过指触与冥想相结合来展现“声景”意境。而“弹奏钢琴的姿势是比较符合人的生理特点的,它可以很好地运用两臂自然下垂的重量(通常所讲的放松),把身体、手臂的重量传达到手指尖上去,利用重量的不同,指触位置的不同,发出各种灵动的声音”[3]。
《巴蜀之画》作品中的第一首《晨歌》描绘的是四川山区云雾缭绕、鸟语花香的清晨景象。显然,作者对此曲的创作意图是写景抒情。但是,通过笔者的教学发现,当代大学生由于当下自媒体的影响,有很多学生是理解不到山区民间云雾缭绕是怎样的一种景色。教学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其他身体器官机制,探寻他们曾对此景有过一点体会,又与此意境相似的经验信息。此时学生弹奏《晨歌》时就不会像之前那样无体验、无理解、无冥想地去弹奏出那种“苍白”的音乐。
第二首《空谷回声》。作品在音乐旋律上做了一定构思,通过钢琴音色、弹奏力度强弱上的对比。演奏者需要在不同的音响层面,用优美的旋律来展现此起彼伏的空谷回声以及悠远空旷的意境。此作品将大自然这种奇幻现象描写得惟妙惟肖。学生演奏本曲时,通常要求他们掌握两方面技巧。其一,右手旋律需要在高、低音区作出鲜明的强弱上的对比。弹奏第一个乐句时,笔者要求学生指尖的触键点要大一些,声音需要通透、洪亮、灵活,并富有音乐上的表现力,切忌不可“随意”“呆板”毫无想法地去落指演奏出声,这是本曲儿演奏之大忌。音乐所要表达出的“语调”,在肯定中又要蕴涵着疑问。
音乐意境的表现上,通过“冥想”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自己仿佛置身于山间,需要向山对面的人大声喊话:“你是谁呀?”稍停片刻,对面也会传来同样回音,“你是谁呀?”此外,提醒学生弹奏回声时与前者正好相反,指尖触键点要小。笔者会在学生的手背上示奏,让他们体会指尖的控制力度与方法。如何控制得像笔尖一样的感觉,虽然此时需要弹奏出“纤细”的声响,但纤细中又要不乏穿透力,呈现“空谷回音”的声景效果。在两乐句衔接时一定要留有“气口”,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回音,通常的真声与回声之间是有一定时间差的,这个时间差在声响上同样需要表现到位,否则弹奏出的声音就会不自然,而又缺乏美感。其二,弹奏左手音程时,要做到连贯而整齐。演奏者把音程弹得整齐,听似简单,但并非易事。这是由于人的手指长短不一,正常弹奏中经常出现较长手指先触键、出声。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需要把重心偏向较短手指,方可加快短手指的下键速度,指尖也要积极配合抓键,使声音整齐而饱满。如果不示范,学生是看不到这一点的,他需要在冥想中去认真体会。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倘若仅是通过口述,学生短时间内是很难理解的。此时可在学生的胳膊上示奏,再把学生另一只手放在教师的手背上体会手掌重心转移时的倾斜动作,同时体会弹音程时指尖在胳膊上力量的均衡性。经过大量练习之后,才能熟练掌握音程齐奏下的方法,关键的问题是,教师于此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听觉判断,更多的是用学生极强的音乐听觉感官辨别能力判断声音的对错。可见,此时学生的冥想能力需与学生灵敏的触觉、极强的听觉完美配合下完成。
2 学生对《抒情小曲》《弦子舞》音乐形象的冥想
音乐形象是一个美学的概念,指的是欣赏者通过听觉感官体验机制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也就是在听觉感官下的一种审美体验。此作中的《抒情小曲》刻画了青年男女从彼此萌生的好感,到内心欲向对方表达爱意,却羞于出口的矛盾的内心活动。音乐自然是以抒情为主,中段右手六连音仿佛像流动的河水,在左手旋律的陪衬下使画面清晰展现出来。那么,如何将学生内心世界的音乐形象意境概念塑造而成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曲正是通过学生的思考、冥想,来塑造此时内心萌生出的这种音乐形象,进而准确地传达这种复杂的情感意境。
旋律上,右手六连音如河水般滚滚流淌,声音的连贯、均匀、清晰使音乐流动起来。此时,形象地表现了小伙子内心的那种躁动不安,且又矛盾难以启齿的内心世界。此时的教学中,笔者采取在学生的后背上弹奏,让他们体会双手触键的差别,注意乐句的划分,以及富有歌唱性的音乐流动感,体会如何把情感注入到流动的音符之间,再将自身的激动与真切的情感通过指尖演奏准确地表达出来。此时,需要发挥人的本能存在的程序性记忆才可实现。所谓的程序性记忆,“是指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活动的记忆。主要包括认知与动作两部分,它是经过个体由观察学习与实际操作练习而习得的,其动作技能的学习初期需要意识的支配,当动作达到熟练程度阶段就变成了自动化。”[4]
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弦子舞》是极具典型的。此曲亦借鉴了阿坝地区藏族民间歌舞。乐曲刻画了小伙子和姑娘们跳舞时截然不同的舞姿,小伙子的舞步踏实矫健,姑娘们的舞姿曼妙而轻盈。教学生在弹奏表现藏族小伙子的舞蹈形象时,从乐曲节奏感和舞蹈韵律感入手,教学生用双脚在地上踏出乐曲节奏,结实而有活力,强调舞蹈的韵律感,身体再随着步伐自然舞动。他们一边跳一边依靠于联想体验舞步矫健的藏族小伙跳舞时的形象。此时,再为他们示奏《弦子舞》,让他们随着乐曲的律动去舞动、细心地去体会,寻找乐曲中所塑造的小伙与姑娘对舞的人物形象。
3 学生对《蓉城之春》《阿坝夜会》音乐情景的冥想
第五首《蓉城之春》取材于四川汉族民歌《大河涨水》。蓉城是四川成都的别称,整首乐曲蕴涵着四川成都的美丽春景。演奏时,自己仿佛置身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可以闻到花香,听到鸟鸣。弹好这首乐曲需要在学生冥想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嗅觉、听觉、触觉,并与个人情感交融,亦是演奏者对作品立体性思维的模式。特别是乐曲的中段到再现部分,层层推进,从开始轻柔、舒缓的旋律到世间万物的蓬勃生机,再到放眼漫山遍野的鲜花,重峦叠嶂、诗意盎然的画卷意境。
《阿坝夜会》的音乐形象描绘的是一场大型夜会。它采用阿坝藏族民间歌舞旋律生动展现了民众载歌载舞、笙歌鼎沸的节日氛围。从演奏技巧分析,乐曲开始用左手五度跳音模仿鼓的声响,弹奏时要求指尖在触键的一瞬间,第一关节迅速将声音从键底“勾”出。注意是“勾”,而非“弹”。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冥想力去判断二者在音色上的区别,并且教学生熟练掌握其中的演奏技巧。此时,一定要求学生手掌、手腕保持放松,力量完全放下去,音色如鼓声般浑厚。
教学中,笔者会带他们去打击乐教室,让他们亲自敲鼓,体会鼓槌在手部放松与紧张状态下敲出的不同音色。如前者的清脆、嘹亮,后者的干涩、喑哑,然后到钢琴键盘反复练习,做到声音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反复地去练习、联想。表现狂欢的人群从远到近,再渐渐远去的声景,直到将鼓声模仿得惟妙惟肖为止。在弹奏最后带有突强记号和弦时,需弹奏出的声响洒脱而又大气磅礴。技巧上,需将大臂力量完全灌注于指尖,充分放松后将声音爆发出来,同时手指将音“抓”出来,音色结实、饱满而又富有弹性。此时,笔者会让学生的手放在笔者的肩膀和大臂上体会弹奏时肩膀的放松,大臂和肘部的用力点。然后,笔者再到他们的后背上去弹此和弦,让他们体会手指触键时的爆发力,领悟身体在放松的状态下所爆发出的音色。整体而言,需要在弹奏的音乐中将阿坝夜会小伙儿性格的粗犷、豪迈,姑娘们的活泼、羞涩刻画得惟妙惟肖。左手低音五度的连续跳动,犹如战鼓擂动般震动人心。乐曲尾声犹如人群渐渐远去,但鼓声的余音却依然于山野间回响。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一首钢琴音乐作品的意境处理通常会根据作品描述的内容分为声景、音乐形象、音乐情景等多方面。当然,同样一首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所分析的钢琴作品是《巴蜀之画》,笔者仅针对该作品从三个方面结合个人的教学体验对其作了阐述。而“冥想”是将指触与听觉有机结合于一体,也是学生建立立体性音乐思维的过程,亦可理解为,是实现学生音乐意境处理的媒介。学生在音乐处理环节对作品声景的理解,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音乐情景的冥想,皆要通过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在演奏技巧提升的前提下,将学生触觉充分利用起来,再调动出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下的超强冥想力才可以完成。因此,本文认为高校学生的钢琴教学在“表层”的心理、演奏技巧上的练习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入到“深层”的音乐意境的处理问题上来。作为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人嗜好,利用好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资源去提升其音乐感知力。这更要求钢琴教师回到“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上的思考、开拓与研究轨道上来,更好地推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钢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