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021-03-25王森浩
王森浩
(太原工业学院 思政理论教研部,太原 030008)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生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要义,代表着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仅仅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主渠道发挥作用是不够的。因此,必须要针对现在大学生在信息时代下知识获取多渠道化、人生价值目标多样化和价值观影响多元化的特点,不断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各部门的联合,形成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提升课堂思政成效,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1.2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各类型大学都是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他们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需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积极的思想觉悟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等[1]。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对大学生都产生了猛烈冲击,课程思政对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思政课教育“孤军奋战”格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明确了我国各类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培养人才的办学方向,指导各科教师应该担当起全面育人的使命和责任。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使得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对学生信念和价值引领贯穿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和过程之中,最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最终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1.3 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内在需要
按照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更突出专业性、应用性,是以培养专门的应用型人才为特点的地方院校,这些院校的办学定位是结合地方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基于这样的办学定位,这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日常教学中一般都会更突出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的课程和专业,同时强化这些学科课程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位置和地位。由于这些课程往往以自然规律和认知为基础,欠缺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学生对学习人文学科、汲取人文知识,德育品质学习缺乏内生动力,这就造成了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在政治担当、思想觉悟、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有所欠缺,这就需要课程思政建设予以加强。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各类人文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围绕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育人方式,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提高教学和毕业生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质、优秀专业素养、高超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2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思政体系服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尚不充足
当前,课程内容设置多偏向于学生对应用型知识获取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其他知识特别是人文知识方面的培养,这样既偏离了国家分类办学的初衷和思路要求,也无法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具体体现在:课程讲授内容更新较慢,所承载的内容跟不上当前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节奏和速度;课程建设的目标宽泛,课程思政目标更多关注于普遍性,而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略显不足,定位不够准确;课程结构相对单一,教师讲授的内容甚至不如学生们通过互联网获得的内容全面和深入,长期积累导致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课外实践“第二课堂”很多形式大于内容,没有起到应该起的补充完善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等。
2.2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形式尚不合理
中央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2]。按照文件要求,高校的所有课程都应该发挥育人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期以来,按照中央、教育部的要求,各类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手段等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提升,但是现实情况可以看出,在教学方法上,部分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还存在着手段单一、方法没有与时俱进等现象,比如有些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只知跟着书本或PPT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等。同时,虽然部分教师也意识到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开始采用辩论、演讲或课外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却很容易陷入形式大于内容的泥沼之中,在让大学生发挥他们学习主体参与性的同时,部分教师却忽略了自身作为课堂主导型作用的发挥,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挥,而没有针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进行引导和答疑解惑,使得原本让学生参与到思政课程产生内化动力的积极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
除了思政课程的社会实践需要关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之外,专业课程在实践环节也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现象。应用型高校专业课体现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以校外实习或者野外考察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课通识教育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但是现实情况中,学校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很难批准大批量的社会校外实践活动,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涯中主要的校外实践模式可能很多局限在学校实验室的实训或者实验上面,并且由于师资、设备等原因,这一环节的效果一般,实践活动环节就很容易变成“走马观花”的校内实践,导致专业课程这个环节的思政教育并没有发挥出原本设计的作用。
2.3 课程思政评价建设体系尚不健全
一方面,现有的衡量应用型高校教师福利、待遇主要集中在职称方面,而多数应用型高校对教师职称评定上并没有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实践程度放在考察范围之中。当前对教师职称评定更多还是侧重于他们的科研能力方面,针对教学能力的评价,大多只是要求担任一门或几门基础课程的讲授即可,至于课程思政践行程度和讲得好与坏对职称评定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即使一些应用型高校要求教师获得诸如“优秀教学成果”、学生国奖或省奖的“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但是这些在职称评定中所占的份额也不是很大,从而使得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为了更稳妥地实现高级职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益于职称评定的申请课题、发表文章、申请专利等方面,而对课程思政的践行教学实效的实现精力有限,效果一般。另一方面,一般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学生课程思政掌握的考核还是多局限在笔试考核上,而大学生丰富的考试经验使得他们更多地习惯于轻过程、重考核,产生成绩求过心理。他们往往只关注最终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学习过程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单纯的笔试考核也很难评估一个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政治信念等思政水平的高低。
2.4 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尚不完善
(1)部分专业学科教师的德育意识不足。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应用型专业学科为主,与人文社科学科侧重于人文知识、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等容易贴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比,部分任课教师认为诸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或专业则更侧重于严谨的自然规律,精准的实验数字等,这些内容本身是客观的,不存在价值判断的,对在这个基础上开展思政教育对他们而言感觉没有切入点,缺乏开展这些课程思政教育现实基础的认知,使得他们主观上缺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意愿和动力。
(2)部分教师的思政能力欠缺。课程思政教学实效的高低关键在于专业学科教师能否胜任思政育人的教学,是否具备相对应的思政育人水平。现实中,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部分教师因为长期教学习惯和注重严谨的自然科学知识,对挖掘所在学科的思政元素并不擅长,很难取得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有些专业学科教师也意识到需要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主观上也想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但由于不会挖掘发现专业课程中隐性的思政教育元素,而是在上课时将思政教育直接加入专业课程中,将专业课程变成了思政说教,反而会引得学生的反感,影响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
3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解决路径
3.1 以学校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加强多部门联合,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
(1)课堂教学环节。教学主管部门要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教学设计。明确思政课和各种专业课在各章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要点,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职业修养、政治信仰等知识点进行教学构思,提前备好课堂上应用型知识可结合的思政内容知识点,挖掘在相关知识要点中蕴含的思政德育内容,将现实中的真实生动例子和时事要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实践教学部分,通过隐性的思政内容灌输其中,培养学生遵循自然客观规律,提高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职业和个人操守,成为合格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环节。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定位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围绕地方经济对应用型人才在素质、技术、知识、信念等方面的要求,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向而行”形成合力,使得人才培养能凸显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3.2 以学生成长为受力点,激发学习自主性,助推课程思政建设
(1)互联网教学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也更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线上网课异军突起,正越来越多地被老师和学生接受和使用,也冲击着此前单一的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手段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相比,在实现学生与老师的思想交流、上课形象生动、展现教师魅力等方面都相差甚远。合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无疑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性、使学生对思政一些抽象概念理解更形象生动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采用现代教学资源,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实效势在必行。
(2)跨学科课程思政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思政主要在各类型课程中加入思政教育因素,进而达到立德树人教育的效果。课程思政要切实有效发挥作用,就需要构建整个教学资源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思政教育体系,使得每门学科专业都蕴藏着德育教育的资源,深挖各学科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进行德育教育,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到思想教育。为此,就需要设计归纳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相互配合的作用,做好应用型知识获取和德育思政教育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同时做好课堂教育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拓展教育,实现课堂内外的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3.3 以社会需求为落脚点,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提升人才质量
(1)依托学校平台,优化学生学习评价。一方面全面考核学生课堂思政教育学习成效,不能完全像其他学科一样只重点考察学生们对知识、技能等掌握情况的评价,还需关注学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隐性变化。大学生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提高随着学习和时间的变化是一个循序发展的过程,包含着过程性的提高和最后结果性的评价,因此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才能科学合理地评判学生思政教育的学习效果。比如可以将考试成绩、学生课外实践、家庭交流、公益活动参与等分别赋予最后成绩的组成资格,最终形成比较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他们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对他们课程思政教育进行反思和改进,改革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而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水平。同时,学生参加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对待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增加获得感,这将有助于今后应用型高校在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课程思政机制时提供大学生视角,不断更新优化课程思政建设。
(2)创新考核机制,助推思政教育成效。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是构建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事关每一位教师的职称认定、荣誉和福利待遇。一方面搭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正向引导教师积极认真开展课堂思政教育工作,比如将课程思政教育实效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之中,重点强调将把增强所教学生的人文精神、责任担当、爱国主义、法律意识等与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挂钩,通过指标传递需重点关注的课程思政要求,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思政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对涉及到思政教育的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政水平的考核,分数高的予以荣誉和物质的奖励,督促他们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3.4 以教师建设为助力点,加强素质发展,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
(1)提升课堂德育意识,正确引导课程方向。专业学科教师是“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参与者,高校人事处在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中,帮助教师树立自身的思政意识,培训中心设计开发课程的思政功能培训,让教师将应用型的专业精神传递给学生的同时,也加强德育、思政教育的融会贯通,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中人文思政教育的认知。同时,教务处在课程提纲环节,明确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的思政隐性内容,在顶层设计中就让教师们明确课程方向,比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可以讲解科技竞争力,环境专业增加生态文明的讲述,医学类专业学生可以增强救死扶伤的职业荣誉感,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2)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思政教育能力。学校可搭建教师发展机构,利用教师学术沙龙、教师集体备课等为教师们提供更多交流的平台,利用互联网组织开发全面、多层次提升教师思政教育水平能力的网络平台。加强教师相关教育培训,重视拓宽专业学科教师各种参加参与思政教育培训的渠道,积极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增强认知水平。同时,不断挖掘思政教学资源,将思政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蕴藏的人文人本主义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教师明确每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科学素养、工匠精神、生态文明等各类知识点,使学生在每门课程中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思政教育重点,进而关注每一门课程,最终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实现专业知识和立德树人目标的融会贯通,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