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五维一体”精准化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2021-03-25郑海燕
郑海燕,李 艳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学工处;2.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常州 213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价值导向。资助育人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也对教育扶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精准资助。实际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在经济方面处于弱势,而且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就业资源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例如个别学生缺乏感恩和诚信意识,一些学生心理韧性较差。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坚持育人导向,由保障性资助转向为发展型资助,在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措施,注重在价值观念、精神意志、学习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帮扶和培养,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同高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科学完善的“五维一体”精准化资助育人体系。
一、经济扶困:立足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提升其物质生活水平
经济扶困,即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这是高校资助育人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看似简单,诸如政府拨款、社会支持、学校专项经费等都可以为教育扶贫助力,但如何实现精准化资助则需要进行细致谋划。
1.精准培养,加强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建设
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首先对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高校需要设立单独的资助管理部门,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将此项工作直接交由学工部门处理,此外,资助辅导员会经常轮换,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更有甚者,竟然直接将资助工作交由学生干部来完成。由于缺乏持续性的专业培训,以及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储备,这些资助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资助政策不熟悉、资助业务不熟练、育人手段不科学等问题,导致资助育人效果不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既要组织开展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实现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更要注重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的育人作用,同时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以及优秀学生纳入到兼职资助育人工作队伍中来,实现资助育人全员化、全过程化,从而打造一支业务强、水平高、素质好的资助育人工作队伍。
2.精准帮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跟踪体系
高校的资助对象大多是依据民政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来确定的,如资助系统数据、政府开具的贫困证明等,然而各地政府部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可能使一些经济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没有得到及时的资助。此外,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有些原本经济宽裕的家庭会突遭变故,有些原本经济困难的家庭会摆脱贫困,由于权限问题以及信息对接不够及时,高校获取的资助对象的信息可能会有滞后性,进而造成资助结果的公正性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必须在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的基础上进行精准帮扶。高校在实地家访和个别谈话等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可以依托现代化管理手段了解学生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等基础信息,收集学生在校奖惩情况、校园卡消费情况、发展需求等信息来进行分析,掌握学生的真实消费水平,建立稳定的高校资助工作信息化平台和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跟踪机制,实现应助尽助和差异化资助。
3.精准管理,建立健全资助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反馈机制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实现规范化管理,必须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提供制度保障。这就要求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实行闭环管理,在资助工作完成后应有相应的考核和反馈,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纠错。一方面,应设置单独的资助管理部门,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资助工作体系,从机制上保障全校资助工作一盘棋。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二级学院资助育人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评价,“构建资助管理体制与资助育人同步落实的评价体制”[1]。另一方面,强化资助工作的监管力度。资助工作容不得一丝差错,资金的使用发放情况必须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大众监督。同时,可以引进第三方监督机制,定期对资助工作进行检查和审计,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及时发放给应受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精神扶志:立足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的刚毅品质
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能会存在自卑、敏感、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的同时,要注意开展心理帮扶,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扶贫且扶志,引导其养成自强不息的刚毅品质,培育其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1.精准摸排,利用心理普查梳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
要利用心理普查,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摸底信息,精准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各高校在新生入学后都会开展相应的心理普查,其结果会显示学生原生家庭状况和近期的心理问题,据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辨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及时、多样化的措施对其进行精神关爱和心理疏导,使其增强心理韧性,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特征。
2.精准施策,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干预体系
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动态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从而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帮扶措施。另外,可以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干预体系,对突出的心理问题进行梳理,整合最佳的资助方式,有效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所致的心理危机。最后,要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援助网络,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学校学院班级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需要心理帮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援助途径。
3.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以积极心理学基本理念为导向,寓教于乐,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设计主题心理资助活动,积极开发贫困学生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等心理资源,通过心理支持项目推动贫困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心理资本的提升。”[2]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别访谈、团体辅导、趣味心理活动、心理知识讲座等方式,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自我心理解困和自我精神激励,进而催生内在的向上动力,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以改变原生家庭经济状况。
三、学业扶智:立足课程教学,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技能水平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支持只是解决其一时之困,要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脱贫”,还需要为其提供学业上的帮扶,不断增强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技能水平。
1.根植课程思政,构建精准资助育人课程体系
学业成绩是衡量资助育人成效的重要指标,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构建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要的精准资助育人课程体系。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自强教育等内容,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避免其养成惰性思想,从而积极主动提升学业成绩。二是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一方面,要通过课程教学直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技能水平,鼓励和推荐其参加科研项目和专业技能大赛,促使其增强本领,为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专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起到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学习、提升学业水平的作用。三是要开设以励志故事和经典案例为教学重点的心理主题在线课程,深化帮扶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实现育人功效的全过程覆盖。四是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与资助育人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在劳动中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之心、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2.科学设置助学岗位,做到精神激励和物质帮扶并重
“勤工助学”对于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它在资助育人体系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不少高校都设置了勤工助学岗位,以有偿劳动的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扶,但多以打扫卫生、整理资料等体力性劳动为主。今后,有条件的高校应更加科学地设置助学岗位,如设置校内科研型、技能型勤工助学岗位以及校外实习岗位等,这不仅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也能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树立专业发展的自信心,增强个人发展的自我效能感。此外,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实习期,在校外设置一些专业型实习岗位,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以切身实践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他们未来的升学就业夯实基础。
四、就业指导:立足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贫困的家庭,而促进他们就业就能改变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由被动“输血”变为主动“造血”。如前文所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资源、求职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弱势,所以资助育人要和就业指导结合起来,提高其职业能力。
1.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不少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就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等途径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但是,很多时候高校所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是无差别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我们认为应开展专门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职业生涯教育,以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传递教育内容。例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容易自卑的心理,可以邀请已就业的优秀毕业生来现身说法,引导他们自信、自立、自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取职业信息较为困难的问题,可以采用组织职业信息知识普及讲座和观摩学习等方式来解决。另外,职业生涯教育的方式应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外,还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丰富有趣的活动。同时,可以考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配备专门的职业生涯指导师,帮助他们制定更加符合个人发展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动态化指导。
2.开展就创业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包括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就业讲座和企业报告会等,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差异化的就业服务。在综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征、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发展需求等因素后,应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制定个性化就业帮扶举措,以帮助他们明确就业政策、把握就业形势、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就业目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相关项目实践中培养主体意识、创新能力和团结精神。同时,要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倾斜,指导他们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其创新创业潜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3.健全就业补助机制,完善就业帮扶体系
高校应不断健全以求职创业补贴为核心的就业补助机制,完善以一对一结对帮扶为核心的就业帮扶体系。高校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为相应的特殊就业岗位、就业区域设置专项补贴,同时为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项补助。从就业帮扶角度来讲,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置就业导师,以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从求职技巧、求职心理、专业技能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指导,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此外,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个性特征、发展需求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推荐岗位,多渠道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实现资助育人与就业育人的良性互动。
五、价值引领: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为国成才的远大志向
“国家要求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资助全过程,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资助育人工作立足于国家需要,将国家意识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追求。”[3]对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来说,资助只是手段,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引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帮助他们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伟大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
1.以榜样育人,开展励志教育
要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评选优秀先进典型,让他们获得更切身的体会和更切实的鼓励。要积极评选资助大使、最美义工、自强之星等先进典型,组织其对接各二级学院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工作,组织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学在校内开展事迹巡讲,同时可以在学校宣传栏、校内外报刊、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上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扩大影响范围。此外,虽然目前高校已基本形成“奖、助、勤、贷、补、免”的资助体系,但还需继续丰富资助方面的荣誉体系,如“增设奖项、提高额度,并将答辩机制引入各类资助工作的评审,引导困难学生多讲故事、讲好故事……有效彰显优秀学子的榜样示范力量”[4]。
2.以实践育人,提升自我效能感
教育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要整合校内外各类社会实践资源,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提升自我认同感,树立家国情怀。首先,要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干部竞选,在竞选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示自我,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历练自己,使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策划等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自信心。其次,要积极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乐观、感恩、幸福的积极心理体验,变被助者为助人者,引导其树立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价值观念。最后,要积极联络校友资源、校企合作单位等社会资源,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锻炼,既能提升其专业水平,又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提升抗压力抗挫折的能力。
3.以环境育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感恩知责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理念、内涵的延伸,具有不可忽视的育人功能。在校园建设的“硬环境”上,要建设彰显校园文化的建筑、雕塑、宣传长廊等,在教室、宿舍进行相关布置,创设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在思想引领的“软环境”上,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以感恩知责、诚实守信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成立校园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宣讲,营造诚信、感恩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为祖国成才的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