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知识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实现路径

2021-03-25

关键词:医药学隐性中医药

李 杰 张 蝶 杨 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7)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中医思维是中国哲学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的体现,蕴含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生命权利和本能思想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思想。中医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道家、儒家等的学术思想,于是形成了多种文化交叉的文化知识库,既是形而下又是形而上的学科。中医药在动态演化的过程中,显性知识在传承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除却继承者接受学习这种本身的客观活动的影响,也受到文化、历史与情境因素的影响,在三因制宜的方式下许多实践出来的认识和继承者的知识储备都成为了知识转移的壁垒。借鉴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1]提出的“隐性知识”,我们不难发现,隐藏在中医药文化中的隐性知识既包含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也包括形而下学的技术经验,作为“技道融合”典型代表的中医药,蕴含丰富显性知识的同时,更是隐性知识的宝库。近年来,学术界定义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为“哲学思维、诊疗理念、道德伦理观”[2]或者是“中医的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3],在这个核心上弘扬中医药文化,建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就必须把中医药这座“隐性知识宝库”显性化,反对中医药神秘化,揭开“医者意也”的神秘面纱。

一、中医药学隐性知识的特征

中医药学吸收借鉴了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学术思想,具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存的特点,隐性知识甚至比显性知识位于更加核心的位置。中医药文化具有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在阐述中医药理论时,会借鉴中国古代哲学理念将其上升到“道”的高度,不依赖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很难理解这样的意象思维,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始终沿着“随证治之”的逻辑理论,针对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理法方药。

1.中医药理论隐性知识

中医隐性知识是指中医师在学习及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难以表述及传授的知识和经验[4]。中医药知识体系包含大量的隐性知识。南朝范晔在《后汉书·郭玉传》中说:“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当代中医学家裘沛然也说:“医者意也, 就是用意以求理。理有未当,则意有未惬, 医理难穷, 则意有加”[5]。《易·系辞上》记载:“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圣人立象以尽意”。中医思维正是如此,“取象取意”“取象比类”,从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学说到中药四气五味的描述,都是高度意象化的凝结,“心明即天理”,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中医药学隐性知识作为理论内核和支撑,否则难以领悟。由此可见,隐性知识是中医知识的中流砥柱,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中医药文化的命脉所在。中医药发展的数千年中,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诊疗方法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传播下,受到个人知识体系的影响,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据统计,全国名老中医从20 世纪80 年代5000 人减少到现在不足500 人[6],正是由于显性知识的获取传播更容易实现,隐性知识在个人知识体系的影响下变得难以模仿,一些特色技术和方法濒临失传。

2.中医药学实践中的隐性知识

中医药学的产生源自“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世界本源的认识是中西医科学思维的区别之一,中医药学注重辨证论治,西医药注重辨病施治。以舌为例,西医一般仅注重舌局部有溃疡或者炎症,而不进行舌诊;中医对舌质、舌苔、舌体、舌色会仔细观察,得到人体整体病情的窗口,总结归纳出能够解释全部症状的“证”。在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由来已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之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以生。无过以诊,则不失矣。”作为症状的疾病信息十分微妙,反应的病机性质也是复杂、动态、多样的,《素问·徵四失论篇》说:“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如何把握内外相应的疾病本质,诊断结果能反应真实状况,减少“疑殆”,就需要医生总结隐性知识,进一步体悟转化为临床能力了。同样的,在针灸中,《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针刺中的提插捻转、循弹刮摇飞震、迎随开阖呼吸等运针、调针手法运用是否得当,必须要依靠医者的自我领悟,完全依靠显性知识是不行的,对气机变化得心应手、心领神会才能达到《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的“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的效果,这个时候隐性知识的决定性作用得以体现。中医药学讲求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辨证论治把三因制宜作为临床的基本原则,就是突出医者的感悟、建立辨证论治的逻辑思维,中医药学从理论走向临床需要隐性知识的体悟和支撑。

二、隐性知识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转移方式

中医药学文化的传承、传播建立在中医药知识的转移和潜移默化的基础上,两者同源同生。现代中医药知识转移教育方式主要以师徒型、院校型、科研型等几种方式为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亟需完善中医药传承教育体系,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传播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和不断发展的源泉。

1.基于师承的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

中医药学知识的传播与发展主要是在传统的世医传承、师承教育中实现的,在跟师临床、口授心传、观摩体验、反复实践中达到隐性知识在一代代中医人中传递和发展的目的。在师承中不仅包括师徒对文献技术的了解,也包含师徒彼此的了解,老师传递的是自己的思想和经验,是学生模仿的范本。早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师徒相授的教育形式,培养众多人才,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等医学大家都是从师承形式中成长起来的,在师承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可以形成不同的学派,如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的弟子有李东垣、王好古,李东垣在继承张元素的脏腑辩证理论基础上形成“补土”派,王好古在老师的学术基础上创立了“阴证论”,张元素的再传弟子、李东垣的弟子罗天益继承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对三焦辨证又有创新。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学生跟随在老师身边,有利于对老师的隐性知识的学习继承,但是同样也有不足,对于不易理解的内容容易出现丢失或者曲解,而且难以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发展的需求,在当代中国,国家鼓励已经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知识且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继续学习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这样更有利于对名老中医隐性知识的继承发展,但是同样的,庞大的个人经验转化成学习效果依然有赖于学习者的个人理解悟性。

2. 基于现代高校教育的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 世纪50 年代建立中医药高等教育到现在全国20 多所中医药大学,让更多学子学习中医药,传播中医药,中医药大学成为中医药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以师徒关系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高等院校教育为主的方式,建立了体现中医药发展规律为特色的现代中医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现在本科阶段也设置有导师制度,在研究生阶段更是开展了名中医工作室等培养模式,这既是对师承制度的传承也是创新,不同于传统师承教育模式的小规模和局限性,现代高校教育的模式具有系统化、利于交流等优点。以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万德光教授传承工作室为例,首先,工作室不仅仅是传统“点对点”的师承或者是班级授课的“点对面”,更是以团队带团队的模式,定期开展传承交流会,这种纵向交流和与其它工作室横向交流共同拓宽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多方向流动和碰撞的渠道,促进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其次,工作室建立了中医药传承的共同愿景,在“师传弟子承”的模式下,弟子们研究、领悟、共享中医药学隐性知识,共同传承、传播先生的学术思想。

三、中医药学隐性知识传播的困境

中医药知识和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医药学也是技术和文化的结合体,在这个前提下,中医药学隐性知识转移、传播就不仅要实现技术的转移、传播,也应该实现包括文化在内的转移、传播。然而广大中医药学者个体在学习经典、临床实践中会根据自身的文化积淀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经验性知识,是难以显化和共享交流的,无限的思想和有限的表达之间的矛盾就成了限制中医药学隐性知识转移传播的主要矛盾。

1.中医药学的评价标准仍需完善

中国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已经超过30 年, 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仍需完善。中医药的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早在2012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印发了《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7],国务院在2016 年也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8],但现状不容乐观,从国际疾病分类发展现状[9]和中国参与中医药ISO 国际标准制定的现状[10]来看我国中医药标准建设仍十分缓慢,中医药学包含大量的隐性知识,而中药标准过于西化[11],对中医药学的传播带来很大障碍。“随证论治”是中医对临床治疗的规范,针对证候病机形成的治疗才是中医的治疗,以药理对应病理,不是辨证论治,不能作为中医的临床规范和标准,中医的实践,面对的是动态变化着的自然,“量化”中医标准,不仅困难而且违背了辨证论治。中医药学的隐性知识是中医药学传播的根基,没有标准的评价体系就没办法使得具有较多隐性知识的中医药人才得到正确评价和重视,因此将中医药学的隐性知识作为核心竞争力,对中医医者掌握的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和测评才能实现对中医人才的科学评价,提高中医医者个体隐性知识的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中医药隐性知识的共享发展。

2. 中医药教育模式仍需改革

2020 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12],提出要强化中医药学科专业建设,支持中医药院校加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的优秀学生的选拔培养,由此可以看出中医药教育最核心的是中医药文化教育,中医药院校中存在中医药文化相关的课程被边缘化,很多都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的问题,中医药学的整体医学模式牢牢地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思维模式之中,中医理论的许多概念和原理则是古代哲学的直接应用,隐性知识是中医药学的核心部分,而中医药文化就是隐性知识的落脚点,学生缺少人文素质的培养,就很难领悟中医经典的精髓,无法把握蕴含其中的隐性知识,“中医味”也越来也淡薄。其次,中医药为了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存活,近代中医药教育不得不按照西医模式进行,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经验,也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教育模式。在初期缓解了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但是到现在来看,这样的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似乎只有用动物做实验,用分子生物的技术铸模才是正统,用西方的思维、定义和方法来研究中医药,这实际上是脱离了中医药文化的氛围,失去了意象思维的培养,无法理解中医药的“天人相应”“司外揣内”“取类比象”。再者,医药分离,各自为战。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不知中药原植物形态,也不知中药材的鉴定炮制,中药学的学生就按照西药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没有在文化的熏陶下学习中医药的“道”,仅看见了“技”,忽视了中医药的理论指导,这样按照西医的继续教育模式,通过学分累计,不一定有利于提高临床能力。

四、对隐性知识在中医药传播中的思考及建议

1.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桥梁

作为既有古老韵味又有现代印记的“师带徒”关系,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种师承关系依然保持着生命力,师徒形影相随、朝夕相处,形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授方式,实质就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不断形成继承和创新的循环,不仅学术思想得到继承,更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之所以被诸多学者认为是中医药传承的重要途径,就是因为这种动态的促进关系可以有效传播隐性知识。中医药学是隐性知识的宝库,思维性与实践性都很强,老师把学生带到实际情景中,通过动态的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具体细节和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体验过程,不仅在文本上而且在具体实践中学有所得,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而且能在耳濡目染中养成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学生在老师临床示范中学习辨证论治的思维,在老师耳提面命中体悟老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生思想,在实践中完成隐性知识的继承。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在谈及自己的成才之路时也指出:“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传播方式宜通过师徒授受的‘师徒制’才能更好的发挥出优势。在这种面对面的授受过程中,徒弟参与到临证诊治的过程中既有对中医知识的直观感知,这里很多东西是师傅都无法说出来的东西,又有很多真实可靠的病例来帮助徒弟理解。”[13]

2.中医药传统文化是隐性知识转移共享的内在动力

中医本先是一种文化,然后才是一门技术,中医药文化包含了哲学的概念,包括“天人合一”的人文观念,“治未病”的防治思想,“辨证论治”的思辨模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方式,“德业双修,本主道生”的职业道德,“淡泊名利,大医精诚”的行为准则,不能孤立地把中医药当成一种手段来使用。中医药知识是一个开放系统,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吸收融合新思想形成的,隐性知识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和色彩,因此也需中医药文化来激活隐藏起来的隐性知识,只有把中医药文化和传统文化作为预设条件,作为学习理解中医药的“元语言”,才能在传播中引起隐性知识的共鸣,才能完全理解中医理法方药和原创思维。

3.现代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共享的重要载体

在中医药发展问题上,要善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我所用。如今的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技术和中医药隐性知识传播相结合,构建智能化知识库,建立云共享模式,把中医药学古籍等显性知识和名老中医的实践性知识等隐性知识录入其中,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名老中医的隐性知识,也能将名老中医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个性化的自我学习分析,以达到对不同名老专家的隐性知识能够高度理解掌握,并能够与其他医生共同交流,这样既能传播中医药,也能保存隐性知识让后来人参考。还可以建立起中医药知识交流平台,无论是老师和学生、老师和老师还是学生和学生甚至院校与院校之间的交流都能畅通无阻,以中医药知识内容,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现代技术是推动知识学术交流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医药学隐性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
刍议隐性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