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双基一功”模式探讨推拿实训教学
2021-03-25叶森林陈东男段正庭
叶森林 陈东男 段正庭 冯 跃 佟 枫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推拿学作为祖国医学的特色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与优秀疗效。目前,推拿学理论教学较为完善,诸多高校均已开设推拿学,并使推拿学科在诸如筋伤治疗、现代康复、养生保健等领域取得了良好发展。然而众多学者认为目前推拿教学存在教学方案与培养目的不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推拿教学缺乏对学生就业需求的重视[1-2]等问题。 推拿学作为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不应只将目光聚焦于推拿学理论、机制的研究,对其临床手法的实践操作也应当提高重视程度。理论与实践两大根基互相支持,方能助力学科协调发展。
一、推拿学科教学方式面临的问题
1.学习热情不高,优秀人才传承困难
推拿学以其独特的治疗方式——手法,区别于中药内治,也令推拿手法的掌握颇具难度。李多多调研认为学生对推拿的学习热情不高主要归根于:学生主观认为推拿医生的医学、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低,推拿手法难以操作,耗费体力,且并无明显疗效[2]。学生低迷的学习热情使推拿学结课后,大多同学不愿意再接触推拿。种种问题导致了推拿人才传承的困难,而这必须引起推拿教育者的重视。
2.教学模式单一,技能掌握程度较低
目前推拿实训教学以讲述+演示为主,模式较为单一,一味的讲述并不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推拿操作,而单纯的演示也不能很好地辅助手法掌握,学生难以理解手法精髓所在,也就导致手法掌握程度不够。占茂林分析国内外推拿教学模式,发现国外普遍更加重视临床实践,国内相对而言更加重视理论、科研[3]。而如今推拿学流派众多、技法各异[4],掌握所有技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单纯手法动作演示最终只令学生对手法术式有所了解,却很难领悟核心的手法刺激规律,最终导致患者很难取得满意疗效。此外,目前推拿实训考核重手法形式而缺乏疗效评判方式,主要是以学生操作形态作为评判,然而动作的标准并不代表疗效出色,而疗效才是手法是否合格的金指标。
3.评估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考核
徐晓红等对24所中医药高校针灸推拿学科发展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推拿学科的评估方式以论文发表、教学情况获奖、科研情况为主,缺少了对手法本身的考核[5]。诚然,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源动力,抛弃科研只能原地踏步,但是推拿学作为实践学科,通过论文、专利等衡量推拿学科水平则较为片面,推拿作为解除病痛的中医外治法,目的是解决患者疾苦,那么推拿手法的正确选择与施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助力推拿实训教学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推拿实训教学应当包含:操作能力、思维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治病防病等综合临床能力[6]。推拿实训教学关系到临床疗效的优劣[7]。我们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目的是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现今社会对推拿人员需求量逐渐增多,主要体现在:临床医疗;养生保健;国外保健医疗服务等行业,所需为“技能型”人才,所以手法的掌握程度十分重要。然而目前许多推拿学毕业生虽掌握了一定实践技能,但不熟练[8]。由此,房敏教授建议将手法教学贯穿推拿学科教学始终[1]。成都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已开展推拿实训教学改革,即“双基一功”模式,分阶段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推拿功法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双基一功”,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乐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利于激发学生对推拿学的学习热情。推拿学在伤科疾病、内科疾病等领域拥有出色疗效,而广大学生对此并无认知。因此,“双基一功”模式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①基本理论教学:房敏教授认为如今推拿学教材更新较慢,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科发展水平[1]。所以进行基本理论教学时,可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可结合临床所见,将临床中遇到的疗效显著病种或其他特殊病种进行讲述,可联系最新推拿研究进展,这将利于激发学生对推拿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对推拿学的认同度。②基本技能教学:采取随机抽签模特示范,给予了学生感受手法的机会,又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推拿实训的学习更有积极性。推拿实训教学并不等于单纯手法教学,可结合其他学科,如现代康复,走交叉学科路线,从其他角度着手,培养学生认同感,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王华兰采取视听教学,并让学生互相在身体练习,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9]。③推拿功法教学:于正式行课前进行指卧撑、握力、松腕指法和少林功法锻炼,有效互动,在提高学习热情的同时也对学生推拿功力进行了良好的锻炼;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冯跃副教授于针灸推拿学本科(14级)进行试点“双基一功”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2.“授受结合”,提高手法掌握度
推拿学以其鲜明临床实践特点,具有高度实践性、灵活性;需反复实践、跟师指导、细心体会[10]。“授受结合”教学模式是基于目前教学过程中讲述与演示这一“授”的方式,增加“受”的过程,形成的教师—学生双中心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在于教师不局限于对理论讲授、手法演示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增添教师在学生身上演示的方式,使学生感受手法的正确刺激;以及学生在教师身上进行手法练习的方式,使教师感受学生的手法操作,根据自身经验,提出针对性意见,从而提高学生手法掌握程度。该模式核心在于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感受,使借鉴与指导并行,更好相互交互,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为了达成这一模式,不可避免的要改变教学规模,分组多时段教学成了较好选择。目前推拿学科流派众多、技法各异,笔者认为这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掌握推拿手法的难度,但同时也是一种发展优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能促进彼此的借鉴与竞争,分多组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不同授课教师的手法心得,使学生在继承与交流中对手法融会贯通,临床实践时得心应手,契合推拿学人才实践性、灵活性的培养目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组织本科14级学生开展推拿培训活动,分批次进行“授受结合”教学模式学习,参与的学生在推拿手法实训考核中较未参与学生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且对推拿手法的认可度更高,在后续的临床工作中对推拿手法的使用频率也更高。
3.“情景模拟”,使确有所获
如今推拿学科实训考核方式多样,刘求梅等 “目测法”、“体测法”、“机测法”三种途径的推拿手法实践技能考核的“1+3”考核模式,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推拿操作评分[1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为提高学生的能力,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查、平时课堂考核的多种类、多指标的评价方法,倡导教学的行程性评估,针对学习过程进行能力评估[12]。推拿实训教学以手法形态作为考核对象,固然对推拿手法有所要求,但在实际临床中,手法形态正确不代表手法刺激量能达到效应阈值。疗效是治疗的目的,因此手法能否治疗疾病应当纳入考核标准。我们已尝试进行临床真实情景操作考核,学生对筛选后的标准化病人进行病史采集、查体、实操,并以标准化病人次日症状改善程度作为参考依据,结合教师对学生诊断、手法选择等项目的考察,最终确定学生考核结果。而在此考核过程中,学生完整经历了实际临床可能遇到的情况,加深了对疾病的认知,对手法的思考,这对未来的临床工作大有裨益。同时结课后学生对推拿手法的认可度更高,在后续的临床工作中对推拿手法的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小结
推拿作为简、便、廉、验的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必将对人类健康事业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推拿学“双基一功”及“授受结合”教学模式,作为长效、高趣味性的新颖模式,将对推拿学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起到优秀的保障效果。该教学模式将观察与感受,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情景模拟考核构造临床真实场景,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三法并举,能充分发挥学科特色,提高手法掌握程度,助力推拿学科良性发展。随着推拿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学科“技能型人才”必将在国家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一角。然而目前临床教学人才培养方面仍缺乏系统探索与深入研究,等待着推拿教学工作者的进一步探寻与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