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政府公信力 打造诚信政府

2016-12-01张洪林

智富时代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公信力对策

张洪林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没有政府的诚信就没有社会的诚信。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确立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高效政府的新理念,树立诚信政府的新形象。

【关键词】公信力;政府诚信;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府应该把加强诚信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和紧迫任务。因此,要使我国成为一个现代型的诚信社会,首先就必须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

一、政府诚信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即内外一致。“信”即言而有信。诚信结合在一起就表明诚恳厚实、遵守诺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信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的重要抓手。所谓政府诚信是指政府管理机关对法定权力和职责的正确履行程度,政府管理部门在自身能力的限度内实际的践约状态,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的科学民主程度、政府管理部门行政的依法程度、政府管理部门作为公共权力代表的公正程度、政府官员的公信力等。

政府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由此决定了政府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一个政府信誉度和公信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影响力和权威性,也直接决定着其执行力的强弱。古人言:“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宝也。”“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诚信是立身之本,立业之本,治国之本。中国战国时期商鞅“移木建信”的故事为后人传颂,周幽王失信亡国的教训为后人汲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诚信度也不断增强。当前,在我国诚信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政府运行不够公开透明,公众权益得不到保障落实,社会公平、公正尚有欠缺。有的官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政府行政行为和行政决策缺少法治化、民主化等等。政府诚信的缺失,不仅降低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加了政府运作成本,阻碍了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而且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因此,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诚信建设,以诚信为先,言必行,行必果。

二、我国政府诚信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

(一)政府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国政府诚信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连续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乃至法规、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对市场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其产生明确的预期效益。因此,政府每一项政策出台后,都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我国一些基层政府部门,政策却存在短期性、随意性,政府对自己的行为出尔反尔,政策朝令夕改,时常出现“新官不理旧官事”,“一届政府一套政策”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也严重损坏了政府的形象,给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政策难以信任。

2、政府信息公开的虚假性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法律责任,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做到及时、全面、准确。如果政府不能公开准确的信息或者提供虚假的信息,对相关负面的信息进行遮掩,其最终的结果,必将误导社会公众,而且会造成民众对政府诚信产生怀疑,政府多年来在民众心中的诚信形象就会因此而改变。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往往只强调法人、甚至自然人的信息披露、公开,敦促他们建立信用体系,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就相对笼统,甚至有的流于形式。

3、政府不信守契约,肆意违约

一诺千金、信守承诺一直作为长久不变的道德原则和法律底线被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政府与其他市场主体订立的合同,双方要遵守诚信原则,不得随意撤销或变更。但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无视合同、见利忘义、肆意地变更、解除或干脆就不履行合同的内容。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而且还对合同相对方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4、政府在执法中的“不作为”

政府“不作为”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其职责权限内,对社会事件负有积极实施法定为义务,并且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内应当作为也可能作为的情况下,而实质上却不作为的违法行为。如2016年5月13日,河南郑州白沙镇东岸曦城小区由于业主多次与中牟县房管局交涉相关问题, 房产证逾期时间长达两年半得不到中牟县房管局的重视和解决,最终百名业主以敲锣打鼓的方式向县房管局赠送了“不作为”的“锦旗”。政府“不作为”,不仅人民群众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其“不作为”还严重破坏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诚信。

5、权力腐败,以权谋私

权力腐败,以权谋私是政府诚信缺失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最不能容忍的。近几年,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成了腐败的高发区。尤其是在缺乏权力监督或制约不力的地区或单位,“一把手”滥用权力侵占国家、集体或他人财物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不仅严重背离了政府权力的公共属性,而且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二)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官文化”在上千年的封建主义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官本位”思想。“官本位”思想认为只有当官才有出息,从政才有本事,当了官就能光宗耀祖。这些负面的思想为一些领导干部丧失信用、滥用权力,提供了充分的思想土壤。

2、政府决策机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政府的决策是否合乎民意,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不仅关系到政府管理活动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但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决策机制还存在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地方政府的决策规则和程序不完善,其过程缺乏透明性,缺少公众的参与性,甚至少数领导干部是“拍脑门决策、拍胸脯担保、拍屁股走人”,其后果是导致决策失误。这种现象,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了很大损失,而且也是当前地方政府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责任追究机制的落实存在问题

有权必有责,权力与责任具有对等性。领导干部用权要对其权力后果承担-定的责任。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的责任追究机制还不够到位,失信成本太低,失信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使得民众对政府产生排斥感,也极大地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4、政府诚信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权力须制约,方可正运行。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目前,我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往往是事后监督,或等问题成堆才进行监督,缺乏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监督制约,是导致政府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5、政府公职人员诚信意识不强

政府公职人员在社会治理与服务中保持清正廉洁、秉公执法,是取得人民信任的根本途径,也是政府诚信的重要评价标准,而目前,我国政府公职人员诚信意识不高,弄虚作假,伪造数据,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政府公职人员诚信意识不强、不高,是导致政府诚信缺失的根源之一。

三、打造诚信政府的对策与建议

打造诚信政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朝夕之功,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为此,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确立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高效政府的新理念,树立诚信政府的新形象。

(一)建设阳光政府,以公开促公信。公开透明是现代政府的基本价值理念。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建设阳光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支持政府、监督政府。通过公开权力清单,既可以有效管住权力任性,也可以有效打破寻租腐败“潜规则”,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的发生。

(二)建设法治政府,以公正促公信。在我国,法律是党和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依法治国首先要求依法治权,而依法治权必须要确保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头学法、懂法、用法。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的组成、权力的行使,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的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则进行;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热难点问题。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重大决策,必须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只有这样,政府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既不失职,也不越权,树立自己的诚信形象。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促公信。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人民政府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努力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推行大数据分析,建立政务超市,实行网上办事,促进信息互联互通等等,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水平,大大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四)建设高效政府,以效率赢公信。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决定着政府的形象,影响着政府在公众中的威望和信任。当前,我国政府部门的内部结构仍不够优化,运行效率仍需提高。为此,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层级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政府职能的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试点,积极探索公共事务社会化管理。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加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五)建设政府诚信,以诚信树公信。政府诚信直接关系政令畅通,关乎民心得失,也具有很强的社会示范效应。当前,政府失信已成为政府诚信建设的头等难题,不仅降低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而且也加大了政府的运作成本。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信文化,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等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和寻租机会。

总之,治国理政,无信不立。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市场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及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因此,打造诚信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应成为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刘萃:《诚信政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林兴岚:《诚信教育论》.吉林人民出社.2005年版

[3]于桂芝:《政府诚信的中国古代思想渊源及其现代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

[4]章延杰:《政府信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赵爱玲:《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6]莫芳秀:《提升领导干部公信力的思考与对策》.《西藏发展论坛》.2010年第5期

[7]陈尤文、袁建村等:《政府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

[8]何怀宏:《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出版

[9]贾学勒:《打造诚信政府. 树立政府诚信形象》.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2013年3月

[10]邹东升:《政府诚信缺失与重建探究》.《重庆大学学报》.2004年3月

[11]邹建平:《诚信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12]李克强: 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3月28日

[1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社》.2012年11月8日

猜你喜欢

公信力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自媒体时代再论纸媒公信力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调查与思考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