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3-24高双双王东生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文化中小企业

高双双 王东生

摘 要:中小企业规模小,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一直是其薄弱环节,应对风险能力弱,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1.054

0 引言

目前,我國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其中上缴的税收总量超过了全国税收总额的50%,贡献了全国高于60%的GDP,为我国城镇就业提供了80%以上就业岗位。由此看出,中小型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贡献巨大。但是近年来,由于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增多、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紧张等,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做好内部控制,增强自身应对环境变化、防范风险、抗风险的能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部保障。

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风险管理机制

一方面,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评估机制,管理层和员工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思想相对落后,管理层在市场竞争的活动中大多具有投机心理,往往根据经验来进行决策,不会利用专业的风险管理知识来有效地应对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来控制风险,也没有做好对风险的事先控制,导致了管理层只有在风险发生时才想办法解决,使得企业陷入困境,严重会致使企业破产。

1.2 管理者内控意识淡薄,管理效率低

首先,我国中小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家族式企业,很多管理者思想观念还没转变过来,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来管理,忽视了企业具有社会人的性质,他们觉得内控只是个形式,很多管理者往往只关注业务本身而不在意企业规章制度,他们通常以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为由而不遵守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这样往往形成潜在的风险,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外,还有部分管理者不知道内控具体怎么操作,对内控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意识不到内控的重要性,忽视了对于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使得企业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管理效率低下,给中小企业留下很多隐患,随时可能会爆发,使企业陷入风险困境。

1.3 企业文化、人员素质不适应实施内部控制的需要

第一,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观念和物质观念,企业文化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对员工行为起着约束和激励的作用。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各部门之间沟通较少,合作困难,没有形成和谐的氛围,管理层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执行,内部控制环境不佳。

第二,中小企业也没有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员工素质偏低。很多员工专业能力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对内控制度缺乏认识。管理层没有深刻理解到内控的重要性,使得内控在中小企业发挥的作用不大,在操作中也只是贯彻表面,不能系统深入地执行。

1.4 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审计不健全

我国企业监督体系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其中,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自主性强,在企业合法经营的前提下,外部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作用不大。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未形成合理的内部监督体系,形成内部控制缺位的局面。虽然有些企业也建立了内部审计监督部门,但是这些部门独立性较差,摆脱不了熟人、亲人关系的影响,岗位变动快,使得内部监督不能有效落实,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会增加额外的企业成本,影响企业当前经济利益,但其效果是隐蔽的,长远的,这使得企业缺乏实施内部控制的动力。加之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觉得内部审计存在很多弊端,有的还认为内部审计阻碍了他们职能的发挥,影响了员工的团队协作。

1.5 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应对监管部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可以促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有的甚至缺乏经验,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各种规章制度还不健全、有待完善,因此中小企业很少能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这使得中小企业对于内控实施的效果无法评价,也就无法把责任明确到个人,大家并不能引起重视,导致内控实施效果不佳。

2 完善中小企业企业内控控制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2.1 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管理层和员工要提高风险意识,它是中小企业风险控制的基础。其次,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一方面保证企业管理层制定决策时会考虑风险问题,不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另一方面促使中小企业根据风险的评估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去做好风险的有效控制并注重对风险的事前控制。最后,中小企业应加强对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企业要想做好风险管理就必须及时了解企业信息,以便最快做出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一旦重要信息延迟就会延误风险防控的最佳时机。

2.2 提升管理层的内控意识

首先,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应改变家长式管理的观念,依法诚信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会企业“社会人”属性,管理层要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从而使管理人员重视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并严格遵守它。另外,企业要对管理层定期培训,管理层也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通过加强对内控的学习,使管理层更好的把内控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丢弃靠主观经验做出决策的行为。

2.3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

首先,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企业内控环境,企业要树立以“德”为先、诚信经营的观念,培养员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品质。同时,使员工拥有能和企业共同成长的意识,注重对员工的激励和人性化管理,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转变员工思想观念,加强员工对内控的认识,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内控制度的执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如果员工素质较低会使内控执行受阻,因此企业要提升员工素质,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鼓励员工多进行内控知识的学习,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工作中就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企业还应多举行专业技能比赛,激发员工学习的动力,让员工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

2.4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首先,中小企业在岗位的用人上要选择合适的人来胜任,避免任人唯亲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内部监督能够有效的落实。其次,企業要区分好岗位职责,确保各岗位之间相互联系,又互相牵制。另外,岗位职责与权力要相互匹配,不得越权。同时,对岗位的设置应严格遵循不相容原则,使各个岗位之间相互牵制,这样才能使企业内部监督发挥作用。最后,中小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把内部审计人员从财务人员与会计人员中分离,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人员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帮助企业查错防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5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效果怎么样,需要对其做出评价,才能使内控更好的发挥作用,但是大多数企业对内控的评价是无实践经验作指导的,也没有相关规定的说明,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企业可以构建一个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设置几个重要的一级指标,比如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然后在它下面分别设置各个二级指标,比如内部环境的二级指标有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并在二级指标下标明具体的评价内容,每个指标都要给出合格范围。规定一定时间之后,根据指标大小检查完成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并把责任明确到每个人身上,对相关人员合理进行奖惩,激励员工并使员工引起重视。内控评价体系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及时发现内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清晰的反映出企业内控实施的情况,是中小企业内控实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做好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收益、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企业要积极改善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重视对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萍.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

[2]李威.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J].中国商贸,2011,(6).

[3]付彩霞,郭丽华.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J].商业会计,2013,(2).

[4]杨静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J].财会天地,2012,(2).

[5]余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1,(11).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企业文化中小企业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