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留学生在儿科临床学习中的教学探索

2021-03-24杨晓庆沈彤骆媚芬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儿科

杨晓庆 沈彤 骆媚芬

[摘要] 在国家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优化来华留学战略布局,促进医学留学生教育改革,提高高校国际交流水平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印度医学留学生来华学习。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留学生面对儿童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对于带教老师提出新的挑战,本研究将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教育、提高留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带教方式及科学合理安排学习工作时间等方面工作并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印度医学留学生在儿科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

[关键词] 印度留学生;儿科;临床学习;教学探索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optimizing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studying in China, promoting the education reform of medical international students,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 universities, more and more Indian medica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me to China to study.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ace the special group of pediatric patients and pose new challenges to teachers. This study will strengthen medical humanistic care education,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foreign students in learning,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and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arrange learning and working hours, et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Indian medica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pediatric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Indi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ediatrics; Clinical learning; Teaching exploration

來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面向世界的开放窗口[1]。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和推进,医学作为与人类生活品质和健康指数最直接相关的领域,逐渐成为除语言类专业外来华留学生的首选专业。近年来印度籍医学留学生数量逐年升高,其中不乏相当数量的学习儿科的印籍医学留学生,因此带来的相应教育问题也值得关注,探索、优化印籍医学留学生的儿科临床教学工作,提高儿科教学质量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增加我国医学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1 印度医学留学生的教育发展现状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人口总数达到13.5亿人,整个印度的平均医生和人口比例为1∶1500[2]。显而易见在印度医生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然而由于该国医学院校收费高,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绝大部分就读医学的学生都是自费求学,公费就读医学的学生在全印度每年只有一百多名[3]。高昂的学习费用,并非普通家庭能承受的起。这种困境更加剧了印度医生资源的短缺。而在中国医学院校相对较多,并且我国高等教育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加之我国政局的稳定、先进的教学设施、良好的教学水平,低廉的留学费用,以及经济的强劲发展和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国外医学留学生来华学习[4]。另外,印度留学生可以在我国获得回国后被认可的学位,并且毕业后可以回国参加筛选考试并注册行医。这是他们放心来华学习的重要因素[5]。近些年印度来华学医的学生数量逐年上升,教育部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显示,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万余名留学人员在我国学习,来华学习医学专业(含中医)的学生人数排在第二位,这其中印度生源排名第二,占比达11.4%,仅次于韩国[6]。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呈现总体规模又进一步扩大,印度籍的医学留学生数量也屡创新高。

在印度籍的医学留学生数量不断壮大的同时,医学留学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如招收的留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基础差别较大,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一定困难;教学管理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不尽合理;语言能力不足(包括留学生汉语能力弱及带教老师英语能力不过关等)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医学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提升印度籍乃至各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关键。2015年7月我国由教育部、外交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2015至2017留学工作行动计划》,文件指出要围绕国家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优化来华留学战略布局,建成一批来华留学示范高校和英语授课品牌课程[7]。我院作为厦门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的专科三甲医院,积极学习并执行该行动计划,在厦门大学的工作部署中,自2015年开始承担印度来华留学生的妇产科学、儿科学的理论及临床实践教育工作。各科室都非常重视留学生的教育工作,通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相长,来促进教师水平及学生临床技能的提高。我院儿科在几年的印度医学留学生在儿科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经验,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了印度籍医学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在此予以分享。

2 对印度留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

2.1 带教老师要学习他国文化,熟悉留学生们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

在印度留学生中,以信仰印度教为主,还包括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所以教师提前了解印度风土人情、饮食习惯、风俗习惯,以及每个留学生的具体宗教信仰才能更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管理,才可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矛盾。提前熟悉学生的饮食禁忌,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就餐及生活环境,以保证学生能安心学习。同时,也多层面了解印度的医学教育模式及教育特点,取其精华,与本土教育结合,给留学生以亲切感,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跨国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还要对来华印度留学生进行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介绍中国风土人情、思想文化及行为习惯等,增加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思想和生活困惑[8]。印度官方语言为英语,所以带教老师应用英语交流即可,但因印度有其地域特色,老师要提前熟悉印度非标准化英语口语特色及交流习惯,厦门大学会不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英语口语培训,以提升英语带教能力,实现无障碍沟通。

2.2 加强儿科医学人文教育

因儿童患者大部分不能自我表达病情,属于“哑科”,并且容易哭闹,不配合看诊,也增加了与家属沟通的难度,在这样复杂的医疗环境中,有效沟通和给予患儿及时合理的治疗,都对医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外籍医学生,作为医者同样要具备过硬的人文素养,以达到良好的沟通。同时也要尊重与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保护自身权利[9]。所以留学生见习、实习期间带教老师就要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机会与患儿及其家属接触。可以提前掌握患者家属情况,安排英语水平较高的家属和留学生直接沟通,教师可给予适当指导;或将典型病例、事件与留学生分享,来传授沟通技巧;如果没有合适的病例及沟通对象,就利用模型及志愿者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实践问诊、查体、制定治疗方案及知情同意书签署时的谈话技巧。还要注意对保护患者隐私、减少或避免检查器械的不适、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等细节方面对进行示范教育。通过以上训练,可以使留学生从医学、道德、法律等不同角度去研究和解决医疗问题[10]。

3 培养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师由医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医师所必须具备的理论联系临床工作实际,基于患者病情信息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本质上讲医学实践就是医师的临床思维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体现。初入临床,即使是本国医学生都常表现出思维简单化、片面化、表面化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考虑临床问题局限狭窄、以偏概全,过分看重辅助检查结果,对临床资料根据主管臆断而任意取舍等;这些都是缺乏临床思维的表现。医学生形成正确临床思维能力需要慢慢累积,其中涉及的知识面和实践经验包括方方面面,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过程。这一点对于外籍医学留学生难度更大。这一过程不仅与医学留学生本身所处的大环境有关,也和医学留学生自身素质和努力程度有直接关联。医学生未来行医时缺乏临床思维引导恐怕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一点无论对于医学留学生或我国医学生均尤为重要,因此训练印度留学生的临床思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首先我科将挑选和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教师从事医学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引导印度学生正确掌握临床思维的规律性,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其次我科带教老师精心选取儿科专业典型的临床病例,注重儿科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具体结合,设计编写以临床表现为入手点的教学案例,以疾病演进过程进行叙事,穿插鉴别诊断及治疗、转归,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同时结合科室已有的真实病例的诊查加深留学生的教学印象。在设计课程时,笔者在重点关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教学的同时,也认识到学习儿科危急重症救治的重要性,设计了诸如支气管异物、溺水、癫痫发作、误服药物等儿科急救的案例,有效地提高了印度留学生的急救认识水平。另外,笔者让印度留学生适当参加科室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有条件的话跟随上级医师参加会诊,这样可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身临其境的体验医疗工作,从老师或专家教授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真实思维方式和更多的临床经验。相应的带教老师或专家在病例讨论或会诊过程中穿插对印度留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使得学生们开阔眼界、吸取教训,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提高留学生学习积极性

4.1 岗前培训

留学生进入医院临床实习时,即进入一个与学校不同的陌生环境,进入较快的工作节奏。并且穿上白衣后就意味着肩上多了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这就要求老师尽快引导留学生从学生向医生角色转换,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医院的临床工作。岗前培训既是带领学生进入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前,安排关于医院科室介绍、工作制度与纪律、学习计划、安全知识、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详细培训。减少学生在临床学习中的陌生感,并做到有章可循,确保留学生实习阶段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4.2 利用社交媒体与留学生随时沟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微信、微博、社交网站等纷纷兴起,信息获取方式的增多极大的丰富了医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加了老师和学生沟通的便捷性。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极大的方便教师与留学生的沟通、优化了教学方式。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包括生活、思想的沟通。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医学英语表达上的不足。如通过微信的交流、翻译软件的专业英语词汇的准确应用、经典医学操作视频的播放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学生掌握临床技能的效率。随时可以与老师交流、探讨,并增加了学生的安全感及对老师的信任度。

4.3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尝试的潜能

實习阶段主要是将既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过程,所以带教老师尽量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适当引导,从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注意理论教学穿插临床技能训练,在真实临床情境下,以疾病为主线开展操作技能训练和医学素质教育[11],可以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临床思维。儿科是面对儿童这个特殊群体,需要更多地耐心,带教老师就要示范与患儿的沟通、家长的沟通,从患儿细微的表现发现问题的技能。在学生临床实践过程中,教师一般都要全程指导,以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与信任,这样留学生才会有更多实践操作机会。

5 优化带教方式

5.1 遴选带教老师,一对一导师制教学方式

该教学方式在研究生教育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已推行很多年,其教学效果已被证明是成功的[12]。本研究挑选英语口语较好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临床经验和一定科研能力的主治医师以上医生作为实习留學生导师,在留学生对患儿诊疗的全过程给予指导,通过与患儿家属的有效沟通,避免患儿家属对接诊留学生的抵触情绪,营造更加和谐的实习、教学环境和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实习机会。并且这样一对一带教,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可以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导师在诊疗过程中的医德医风、沟通技巧也能直接影响到留学生,为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奠定了基础;再者,教学相长,带教老师可以通过详细地指导学生,制订个体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管理水平。也提升了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儿科实习中目标更加明确,更加深入了解儿科临床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技能的培养。

5.2 合理安排学生日常教学活动

在临床诊疗患者过程中,不断地帮助留学生进行总结、讨论才能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所以每月的病例讨论、教学查房、技能培训、医学前沿讲座都是必不可少的。采用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13],老师提前就病例内容准备好问题,在病例讨论中或查房前提出,让学生查阅文献以做好准备。这样可以调动留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探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留学生处理患者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技能培训中,常会碰到反对学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进行操作或拒绝带教老师示范性教学的困境[14],在这种情况下,模拟教学就更符合医学伦理学[15],且操作时间自由、过程可控。带教老师充分利用医学操作模型,给学生提供严格的、规范的技能操作演示及训练机会。对于医学前沿内容的把握,以实用、新颖、权威为原则,给留学生深入浅出的讲解目前国际儿科临床问题的诊治规范指南。内容主要涉及儿科亚专科常见病的知识。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今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期间,老师们充分应用网络平台,采取“录播与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医学人文讲座、医患沟通情景剧展示以及典型病例分享。并在直播平台与学生互相提问解答,使用网络问卷形式实现考勤及教学效果评估。带教老师将从Pubmed和Medline等数据库查阅到的临床相关疾病新进展资料整理后供学生学习。以上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受到学生好评,但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索研究,以期为实习学生提供更好、更身临其境的网络临床实践教学课程。

6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印度留学生均有报考本国医师执照考试,也恰处在实习阶段,这导致部分留学生为了准备迎考而整天忙于基础理论学习,轻视临床实习。部分留学生实习过程“走马观花”,浪费了临床实践的机会。这时带教老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给学生留出合理的复习考试时间。也勿忽略了休息、娱乐时间,给留学生不定期举办户外活动及与小患者联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7 临床学习效果评估

7.1 留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考核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临床实习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16]。我科在每个亚专业实习完毕后,应用迷你临床评估训练Mini-CEX(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作为评估实习留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手段,考核要点主要包括问诊、体格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治疗原则、基础操作、人文关怀、沟通技能等各方面。考核完毕后老师当场点评、指导纠正。此考核方式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技能状况,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及时发现并改进薄弱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17]。

7.2 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水平考核

为了及时了解临床老师带教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制定教学监督、检查、测评、培训制度。包括日常听课评价、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学工作与职称晋升挂钩等,鼓励优秀医生从事教学工作。但如有带教工作中缺乏责任心、交由下级医生或其研究生等代替老师带教者,则予一定惩罚,严重者取消带教资格。

现各医学院校尚无统一的留学生临床技能毕业考核、带教老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还需要大量实践研究,制定与我国医学教育相适宜的较为统一的留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让实习及毕业考核成绩更具区分价值。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下,越来越多的医学爱好者来我国交流与学习。通过印度留学生带教,带教老师也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留学生教育有其特殊性,其国际化程度比本国医学教育的要求更高,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各院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印度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深度,制定出更好的策略及教育模式。相信通过各部门的努力,一定会使印度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再上新台阶,增进中印双方的医学和教育交流,为两国经济、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强,文雯.“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使命、挑战和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3):28-33.

[2] 教育部.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EB/OL][2016-3-12].

[3] Avinash Supe,王莉英.印度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7,5(3):93-96.

[4] 胡瑞,朱伟静.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与优化策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2):88-95.

[5] 郑向荣.对当前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8):83-85.

[6] 教育部國际合作与交流司.2017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M].北京: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7:31-35.

[7] 教育部、外交部、财政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的通知[DB/OL].[2015-7-1].

[8] 黄各彦.来华留学生本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9,40(16):70-74.

[9] 徐元敏,刘景仑,BRYAN R S,等.来华医学留学生儿科临床技能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J].重庆医学,2019,48(12):2153-2155.

[10] 郎娠琳,郭凤林.医学留学生人文教育体系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8,39(1):68-70.

[11] 李海潮.基于问题学习在医学生形成合理临床思维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6):825-828.

[12] 宿玉玺,南国新.导师制在临床小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131-132.

[13] 谭璐,师建华,杨永华,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运用的满意度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4):480-483.

[14] 王卉欢,郭丽丽,张其梁,等.临床模拟教学网络系统的应用与体会[J].继续教育,2014,(12):50-51.

[15] 叶剑英,黄光生.发展医学模拟教学提高临床技能水平[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5):707-708.

[16] 邓伟,石宏伟,戴雯玲,等.从毕业考试成绩探讨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改革及成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 257(5):58-59.

[17] Holmboe ES,Yepes M,Williams F,et al.Feed back and the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J].J Gen Intern Med,2004,(19):558-561.

(收稿日期:2020-08-28)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儿科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请为儿科医师设专项补助
圆梦儿科大联合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