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的实践策略
2021-03-24石金霞
石金霞
【摘要】中国人有独特而深厚的家国情怀,弘扬家国情怀己成为时代要求,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家国情怀意义重大。而且为更好地体现并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教育部决定统一编写中学历史教材并逐步投入使用。新教材的实施为中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少难题,目前关于新教材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本文以高中历史教材中部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内容为核心,立足现实,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有效策略,希望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育
一、中国近代史在家国情怀素养培育内容的体现
(一)了解社会各阶層的责任与担当,有利于激发学生关注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
充分挖掘新教材的课程资源,发挥其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功能。“历史纵横”栏目介绍了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地民众自发进行的抵抗活动;“学习拓展”栏目展示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料;课文正文中介绍了中国仁人志士的觉醒,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未来探索道路,在自己的领域为国家前途努力着,教材多方面展示了当中华民族陷于危难,人民群众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怀。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探索中国出路所作的努力,教材导语部分介绍了“金田起义浮雕”,对太平天国运动予以肯定,突出“人民中心”的立场。课文中还介绍了邓世昌、林永升的英勇事迹,在授课过程中应加以强调,对相关英雄人物的介绍有利于弘扬英雄精神,激发学生奋进力量。此外教材还特别注重对台湾人民抗争日本的史实描述,赞扬了台湾人民的抗争精神。
当时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为代表的人们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的斗争,都体现出鲜明的爱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做出最后努力,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贡献,“史料阅读”栏目中林觉民的《与妻书》更是体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历史纵横”栏目对四川保路运动做出解释,体现了四川人民的爱国热情,需要我们好好加以利用,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
(二)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学生和人民群众在这一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言而喻。
近代中国不同的政治力量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为国家的未来努力着,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和自身阶级的局限性,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最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它的带领下,中国人民逐渐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展现了中国革命的新面貌,让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问题探究”栏目诠释长征精神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先辈们不怕苦和累的奋斗精神,体会民族精神,激励学生树立起爱国的使命和担当意识。
立足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中的伟大作用,加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同时提示学生“多难兴邦”,他们的肩上有振兴祖国的重担,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奋起。
二、中国现代史在家国情怀素养培育内容的体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了中国精神。教材对相关内容也作了不同角度的呈现,让学生从历史角度认识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加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同。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最终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思想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地位得到不断巩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关心国家命运、复兴民族大业,披荆斩棘、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说明我们应该坚定道路自信;同时介绍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国家走向富强的体现。
(二)中国精神的弘扬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历史纵横”一栏介绍了总书记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希冀,希望他们弘扬中国精神。总书记的指示为我们传达了信息,即要注重精神力量。中学生更应该以此为号召,传承好中国精神。
中华文明五千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不胜枚举。教材中也对这种让中国人自强、自信的精神做了具体描述,比如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优秀代表们,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我们耳熟能详,“历史纵横”一栏专门为我们介绍了“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他的爱国热忱和革命精神值得我们铭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鲜活的人物、饱满的形象,才使得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加具象,才能鼓舞全中国人民奋发向上。当代中学生更需要铭记这些英雄,珍惜现在的生活,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弘扬他们的精神。历史课堂是一个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阵地。
总结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代先贤塑造的中国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中国精神需要当代青少年去传承、弘扬,当代的青少年更应该坚守信念,传承精神,承担责任,建设祖国。
此论文系“ 晋中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二级子课题《探究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路径》课题批准号GZ-20-062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汪文学:《中国人的精神传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李稚勇,陈志刚,王正瀚:《历史教育学概论——中学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
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5]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7]张德顺:《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8]于友西,赵亚夫:《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