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的防范税务风险的思考

2021-03-24蔡峻通

成功营销 2021年7期
关键词:税务风险建筑企业营改增

摘要:建筑产业目前已经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促进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营改增”政策已经落地执行改革工作逐渐深入,所以建筑类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有必要加强科学管理的力度,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建筑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会面对很多的财务风险,其中税务风险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更应该结合“营改增”政策积极制定税务风险防范的对策,确保帮助建筑企业降低面临的税务风险,科学筹划税务工作减轻税务压力。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税务风险

1 “营改增”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机遇

1.1 “营改增”推动产业融合和发展升级

“营改增”的实施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与上下游产业充分结合起来,保证建筑行业税务管理的有效性,最终促进产业链升级。增值稅从本质上来看,主要是发票的抵扣制度,发票与买卖双方建立联系,构建相应的系统体系,而对于上下游的产业来说,可以利用产业链条达到融合发展的效果。根据整个抵扣系统来看,上游产业中,如果某一个环节存在问题的话,下游产业中所涉及的环节需要补交相应的税款。这种税款补充机制从本质上来看影响了建筑行业中各方利益相互制约的结构,内部结构必须讲究相互作用,只有实现交叉型管理模式,才可以对建筑产业展开全面的管理,使其朝着长远的方向发展。

1.2 “营改增”规范税务操作,维护税务秩序

对于建筑企业施工来说,其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税务部门也会将监管的重心转移到其他地方,比如,工程总体承包单位、个体承包单位在支付工程结算款项过程中消耗的构建项目税额抵扣,这些都会成为监管的核心内容。施工企业与建筑单位在递交总体承包单位与个体承包单位的相关资料时,税务部门可以定期进行考察。“营改增”正式实施之后,建筑企业施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主要根据互联网系统为依托,通过管理部门展开系统的确认,进行详细的审核,获取相关认证之后,才可以获得发票,通过这种方式对建筑施工产业链上的增值税发票系统展开科学管理,防止产生虚假发票。对此,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到,“营改增”能够对甲方业主行为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税务部门来说,也能够保证运作的高效性。

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营改增”政策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对其理解不够深入,该政策实施之后,给整个建筑行业带来极大的影响,以前的营业税主要通过劳动为基准税收,计算起来较为容易,增值税属于流转税,与整个业务链条存在极大的联系,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对税收政策的相关内容了解并不深入,仍然通过传统的税务管理模式来运作,增加了税收的风险。

1.3 原经营模式所引起的风险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资源共享的现象十分常见,如果建筑合同的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存在极大的误差的话,会使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的税务风险持续飙升。通过对其原因展开系统的分析了解到发包方与中标单位属于中标合同的签订方,但是从施工方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作为合同签订方签订正式的合同。中标单位需要为发包方提供相应的发票,发票中所涉及到的工程款项需要及时的上交给实际的施工单位。而实际的施工单位大多数都属于中标单位子公司,主要根据中标合同中的相关规定提出的建筑流程展开运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中标子公司必须立足于实际状况,了解工程结算的相关情况,及时支付内部款项。在纳入税收的过程中,中标公司的税务发票需要开具与发包方,施工方多数情况下属于子公司,没有必要为中标单位提供相应的发票。“营改增”政策正式提出之后,中标单位必须提供增值税及时进行报备,分析合同主体项目与施工项目存在的问题,如果增值税抵扣情况存在问题的话,将会对建筑施工的整体利润产生极大的影响。

1.4 税收筹划不科学,没有考虑计税方式的影响

税收筹划从本质上来看,需要为企业的项目进行科学管理,对税收风险进行全面地预防。税收筹划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些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问题,没有将计税方式充分考虑其中,致使税收筹划与实际情况不符。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比如营业税,如果营业收入为100万元的话,倘若该项目的税率总体上为6%,价值款中有6万元的税金,将此项税金去掉,企业实际所得收入总体上为94万元。增值税从本质上来看属于价外税,如果营业收入可以达到100万元的话,税率为6%,对方需要及时的支付增值税6万元,根据对方企业实际支付价税的金额来看,总体上达到了106万元。“营改增”提出之后,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增值税为依托,将销项与进项税额当做重点,展开科学合理的筹划,这样才能将税收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1]。

1.5 合同发票管理不力,申报清缴环节未予重视面临的风险

“营改增”正式实施之后,为建筑施工企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企业税制结构可以和其他行业充分融合起来,进而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效体现出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必须讲究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将税收管理的相关需求加以满足。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合同发票管理的重要性,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欠缺规范性,发票管理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问题。在申报与清算的过程中,违背了相关程序,增加了税收潜在的风险。

如营业税主要指的是价内税,增值税指的是价外税,营业税的合同条款在“营改增”正式提出之后,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也需要调整原来的投标报价体系。如果只通过传统的条款当做税务报备标准的话,想要明确纳税人类别、发票类型以及开票时间等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不经过测算,对采购价格进行测定的话,会使税负成本大大增加,影响企业利润的提升,增加合同纠纷发生的概率。比如,传统的营业税管理,机械租赁合同无需明确有没有连人带机租赁,但新政策提出之后,对该项目的相关细节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人带机械的租赁从本质上来看属于服务业,必须缴纳6%的增值税发票,如果只租赁机械的话那么就称之为有形动产租赁,需要提供增值发票13%,明确租赁的具体类型,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困扰[2]。

2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做好税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2.1 高度重视税制变化的影响,对税收政策深入解读

通过对税收政策展开系统的调整,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税收工作管理的重要性,对“营改增”政策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的角度来看,必须对该政策的相关内容展开系统的学习,了解该政策的本质,树立强烈的税收管理观念与税收风险意识,对税收风险进行预防。企业内部必须展开系统的税收政策培训,组织单位的每一位人员学习该政策的相关内容,将企业涉税项目充分融合起来,展开系统的模拟分析,了解税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明确风险管控措施,将税收风险降到最低。安排专业的人员作为税收专员,对涉税问题展开系统的处理,对税务风险展开系统的防范。

2.2 做好組织体系重构,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来,必须结合“营改增”税制变化的要求,立足于增值税缴纳的基本特点,注重业财融合建设,对企业的内部流程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了解业务部门的一系列信息,定期与财务部门展开系统的沟通,使财务部门获取的财务数据能够更加准确,保证避税的合理性[3]。将原来的分包业务展开重组,成立相应的子公司,将整个业务链持续延长,把公司用工设立成一个具体的劳务公司,保证用工管理的科学合理性,使相关的财务手续趋于完善,进而使涉税风险可以降到最低。与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必须立足于发展的诗句需求,将整个产业链延长,保证产业链体系的健全化,促进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与采购供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设立相应的原料供应公司,为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利用增值税抵扣手段,降低公司税收方面的负担,保证原料供应的整体质量,构建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将整个税收风险降到最低。

2.3 全面梳理涉税事项,制定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

增值税与营业税相比,其在税收处理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同之处,对于增值税来说,有具体的进项能够进行抵扣,可以减少企业税负。建筑施工企业拥有健全的建筑项目管理体系,管理方式较为完善[4]。所以,必须对建设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涉税事项进行整理,将涉税环节与涉税款项进行系统的清理,保证税收筹划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为项目建设,税收管理创造良好的基础。首先,项目建设需要根据年度、工程的整体进度展开,全面的税收筹划,做好全方位的税收测算工作。其次,根据税种的相关类别展开系统的测算,通过项目的所涉税种,进行系统的测算。最后,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具体的涉税环节展开系统的测算,明确税款发生的具体时间,落实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案,全面预防税收风险。

2.4 规范合同发票管理,严格履行税收申缴手续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想要保证管理的规范合理性,将涉税风险降到最低,就必须对合同展开系统的管理,同时也要注重发票的管理,了解整个项目施工的基本情况,根据新准则的相关规定明确完工的百分比,对整个项目的收入进行系统的测算,将完工成本及时进行结转。对于建筑的施工项目来说,类型多种多样,管理内容十分复杂,在合同设计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不同之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合同谈判与签订工作的重要性。注重财务参与,使其监督职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对合同方中信展开系统的调查,对其信誉进行深入了解,降低合同风险[5]。了解合同的相关性质,充分认识到合同谈判与签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关键性事项,必须在合同中进行详细的说明,明确涉税事项,将合同涉税风险降到最低。完成合同兑现,根据合同的相关约定,展开系统的结算兑现,获取相关票据。对于应税项目来说,需要根据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及时开具增值税发票,对销项税额展开详细的计算,对于采购的具体物资来说,必须获取相应的增值税发票,注重进项税额抵扣。按时办理纳税申报预约缴税方面的手续,对增值税发票展开系统的管理,对进销项税额展开详细的计算,根据相关程序展开系统的申报,及时的办理缴纳手续,避免出现税务违规的状况。

3 结语

国家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通过原有的税务制度为前提展开系统的升级。对于之前的增值税多项法律文件,也能够与当前的社会税务状况相适应,为了能够将“营改增”充分落实,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与财务部又出台了相关文件,对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正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相关部门必须组织有关的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税务业务学习的过程中来,将该政策落到实处。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出发了解“营改增”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分析建筑行业中施工企业日常经营的整体状况,了解整个建筑业发展的具体方向,促进企业的有效升级,使我国建筑行业逐渐壮大。

参考文献

[1] 周兰兰.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税务筹划及风险应对探析[J]. 现代营销,2020(10):240-241.

[2] 段梦娇. 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税务筹划与税收风险防控[J]. 市场观察,2020(3):38.

[3] 李业鸿. 关于建筑业"营改增"新阶段新常态下税务风险防控的思考[J]. 当代会计,2020(23):39-40.

[4] 梁琳. 建筑企业"营改增"之后税务筹划及风险应对策略研究[J]. 新商务周刊,2020(3):127.

[5] 龙维发. 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税务筹划与税收风险防控[J]. 科技经济市场,2019(8):81-83.

作者简介:蔡峻通,(1975.12-).  男,汉族,广东揭西,中级会计师,会计本科。

猜你喜欢

税务风险建筑企业营改增
“营改增”对电气安装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影响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增值税全面实施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