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风景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21-03-24赵燕萍蒋新波薛淞文李莹莹黄至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7期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创新型人才新工科

赵燕萍 蒋新波 薛淞文 李莹莹 黄至欢

摘  要 以南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深入剖析当前高等教育中该专业存在的问题,引用国外STEM教育先进理念,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交融,推动新型教学工具的应用,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培养、引进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构建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创新评价体系,以此推动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及创新型高校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STEM教育理念;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创新型高校;双一流;新工科;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7-0062-03

0  引言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创新驱动提升到国家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该阶段的重要任务[1]。从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层面共同考虑,创新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下在人们对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及人居环境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求风景园林专业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3],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南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开设于2012年,2013年开始招生。该专业开设年限较短,且地处衡阳,学术沟通交流不畅,近年来在“双一流”学科及创新型高校建设大背景下改革课程体系,并希望延长学制,提升专业竞争力,但成效甚微。风景园林专业是对大地做功,从业者需秉承对土地的尊重,掌握设计、工程、造价等综合知识,具备协商、洽谈、团队协作等基本技能,且具极强的实践性。单一地改革课程体系及延长学制不足以摆脱目前困境。

STEM教育理念以批判性创新思维培养为导向,倡导跨学科教育、全方位培养创新型人才,具备跨学科性、设计性、实践性、趣味性、协作性等显著特征,经过诸多实践,极大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故本文借鉴STEM教育理念,基于南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体系层面探讨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学改革,提升该专业学生跨学科多角度思维方式与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就业质量,为推进创新型高校建设出力。

1  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与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

STEM是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为培养大量理工科人才而提出的教育理念,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首字母的缩写。该教育理念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强调多学科融合式学习及批判性创新思维的培养[4],基于跨学科性、设计性、趣味性、实践性及协作性在其发源地美国得到长足发展,并被引入德国、日本、法国等国且逐渐本土化。

1.2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治理污染、改善人居环境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应运而生。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农业大学开办的造园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建筑学及园艺学综合知识的规划设计人才。随后,该专业形成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两大方向。为了统一两大体系,20世纪80年代正式确立风景园林专业这一称谓,各大院校纷纷开设(部分院校也将之称为景观专业)。在长达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21世纪的知识创新成为推动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风景园林行业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固化的风景园林设计、施工、选材模式打造了千篇一律的风景,也暴露了高等教育中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1.2.1  过度强调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创新思维的培养  风景园林专业具有很强的实操性,该专业学生除需具备基本的方案设计能力,还需具备效果图的制图、施工图的制图及读图、材质的运用、工程造价等专业技能。加之由于风景园林行业在国内发展时间尚短,及在国内贫富不均、很多国民仍在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奔波忙碌国情下,景观之于我国国民仍属于奢侈品。在此背景下,设计公司在做项目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景观类项目时,往往不考虑项目的独特性及设计理念、工艺、技术的创新性,而以固化的、形似“八股”的手法去处理场地,更有甚者用“套图”(以往项目的既有图纸)。开发商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不考虑项目建成效果,默许设计方种种行为,导致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尤其是在地产景观中,大同小异、毫无灵魂的景观设计比比皆是。在此市场导向下,风景园林专业更注重培养掌握专业技能的学生。

1.2.2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当前,南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大三下学期的考察实习及大四下学期的专业实习。考察实习指利用集中时间段带领学生考察优秀的现代景观项目或者传统园林,从中汲取营养,找到借鉴。专业实习指学生在临近毕业前夕前往各大设计公司从事实习生一职,学习项目从构思到落地的全过程。专业实习课程的开设是由风景园林专业强实践性这一特质及行业需求决定的,但由于考研人数逐年递增,大四第二学期是准备考研复试及毕业设计的关键时期,因此,课程开设时间与此存在冲突,一些学生草草应对,只要能得到一纸实习证明即可。加之大部分公司对于只干1~3个月的实习生不会花费精力培养,实习生很难参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故导致专业实习成效甚微。

2  STEM教育理念与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2.1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性,提升培养目标的广域性,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

风景园林专业学科跨度广,从业者需具备图形设计、工程施工及造价、建筑、规划、户外设施材质、植物配置、环境心理等综合知识。南华大学拥有风景园林相关学科最全的专业,包括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专业,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专业等。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科专业的融合,为风景园林专业学习的开展提供多维度的视角,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2.2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趣味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较全的学科知识。枯燥乏味的史论课,简而难懂的设计课,均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增强此类课程的趣味性,能延长学生的专注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及学习效率。

2.3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实践性,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锻炼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风景园林专业是以大地为布,以山石、水体、植物为元素进行创作,需理论结合实践[5],尤其是园林工程相关知识的掌握离不开实际操作。学生需置身于项目实际情境,考虑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结合场地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

2.4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协作性,构建校企联合的多平台培养模式,保障学生不与社会脱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与业内大型设计公司(如SWA、奥雅、怡境、东方园林、新西林等景观设计公司)开展合作,搭建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实习基地,一方面能让学生在项目跟进过程中根据实践经验佐证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行业前沿知识,了解行业动态,完善知识体系[6]。

3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3.1  创新课程体系设置,促进学科交融

首先,以学科建设为宗旨,进行项目化教学,根据设计类专业的岗位工作任务构建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适当进行交叉学科建设,以擴大学生知识面广度为目标,扩大专业设置范围;其次,以自主创新为导向,进行课程细化,深化校企合作,创建实习基地,进一步推动学生创新型实践学习;最后,以行业需求为目标,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课程体系[7],培养对接市场的风景园林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设计师等综合型人才。

3.2  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推动新型教学工具的应用

首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翻转课堂、MOOC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质量实现全面提升;其次,提高教师的政治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将行业需求融入课堂学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再次,在教学中强调探究性学习,改“推”为“引”,引导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强调实践过程中的专业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利用新的社交媒介及时更新、发布教学信息、教学动态,上传优秀设计方案,推送专业公众号,在课余时间加强与学生的互动[8]。

3.3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引进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

首先,打造一支较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和若干高质量的创新型学术团体[9];其次,建立“请进来”和“走出去”机制,每月定期举办“青草桥建筑论坛”,使得本院师生与国内外专家建立常态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最后,推行教师挂职机制,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或部门挂职,提高学院教师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观念意识,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氛围。

3.4  创新评价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院士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其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评价方式。”而目前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评价方式以考试及课程作业为主,因此,构建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就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整体进行评价;其次,构建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量评价为基础,引入定性评价,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整个成长过程进行评价[10]。

4  结束语

本文在新工科及“双一流”高校及学科建设背景下,以STEM教育理念为切入点,探讨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分析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南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现状出发,寻找STEM教育理念与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联系,及STEM教育理念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引与借鉴,总结出以促进学科交融为目的的课程体制革新、以推动新型教学工具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革新、以引进“双师型”人才为目的的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的人才评价体系创新等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胡建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深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1):9-13,148.

[2]王雪娟,张远兵,孙得东,等.风景园林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探讨: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9(21):146-147.

[3]许芗斌,杜春兰.职业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教育:从风景园林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谈起[M]//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4]彭志达.美国STEM教师教育政策文本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5]黄献.园林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6]戴国星,胡俊雷.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才智,2016(29):117.

[7]王允.趋同与不同: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2):66-69.

[8]庞瑾,王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为例[J].美与时代,2014(12):116-118.

[9]王潇.SY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0]段瑶瑶.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借鉴STEM教育理论[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猜你喜欢

STEM教育理念创新型人才新工科
基于STEM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
STE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以学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让机器人教学更“stem”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