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如何做好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

2021-03-23牛继梅

成功营销 2021年10期
关键词:畜牧业

牛继梅

摘要: 统计监测工作属于畜牧业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的畜牧產业如果要达到平稳持续的产业运行发展目标,那么必须要建立在统计监测工作深入推行的前提下。畜牧业的统计监测业务人员针对庞大的统计数据信息应当能够实施完整的汇总采集,并且善于运用智能化的现代统计工具辅助软件来支撑统计监测工作开展。因此,本文探讨了统计监测实践工作对于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合理给出优化改进对策。

关键词: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践要点

在当前时期背景下,对于畜牧产业深入推行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举措已经得到产业管理部门重视。统计监测工作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统计业务人员通过操作专门性的统计软件工具来计算得到结论数据,确保提供畜牧业未来发展的科学决策支撑。畜牧业的统计监测工作基本任务在于统计调查畜牧业生产的总体状况,展开科学的统计数据判断与分析,合理给出畜牧产业的预警数据信息,进而为相关部门掌握畜产品的生产基本情况提供科学支撑。

1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实施意义

1.1 提供畜牧业的科学发展决策支撑

国内畜牧产业的平稳发展转型效果若要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么最根本的支撑保障因素就是深入推进统计监测管理工作  [1]。从根本上来讲,经过科学统计监测环节得到的畜牧产业基础数据信息能够为产业决策人员提供必要的客观数据支撑,有益于产业管理部门的决策人员摒弃主观化的传统决策实施模式。由此可见,促进畜牧产业的科学发展决策制定形成必须要全面依赖于统计监测工作,旨在避免畜牧业的产业运行发展决策出现误差,运用客观与科学的统计结论数据来支撑完善的产业决策制定。

1.2 完善畜牧业现有的预警体系机制

统计工作者对于统计监测工作在正确实施的前提下,应当能够达到畜牧产业的科学决策支撑目标。统计监测工作构成了畜牧业管理的其他工作运行开展基础,统计工作者对于准确完整的统计结论予以形成,有益于提供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预警信息。相关部门如果要全面掌握现有的畜产品总体生产状况,那么通常也不能够缺少科学统计数据。

1.3 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

畜牧业目前需要应对的产业发展挑战因素主要包含现有的产业模式因素、从业人员素质、物质资源以及产业基础设施因素等  [2]。除此以外,畜牧业的产品市场需求如果表现为频繁的变化波动状态,那么也会给畜牧业的平稳发展过程增加风险。相关部门为了全面促进畜牧业的原有发展模式优化,那么在当前背景下的关键举措就是严格实施统计监测工作  [3]。唯有如此,畜牧产业现有的市场需求因素以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才能得到科学判断,有助于畜牧产业的发展模式达到科学性要求。

2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现存问题与缺陷

2.1 统计监测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统计监测的业务实施人员能否达到基本的业务素养能力标准,在根本上关系到统计监测的结果数据完整性,并且关乎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决策制定。然而在目前的现状下,畜牧业的统计监测业务人员仍缺少信息化的良好业务实践素养,那么将会导致畜牧业的产业运行数据信息无法得到全面的统计汇总。某些统计监测业务人员针对业务开展过程缺少必要重视,忽视了实时监测产业运行发展的环境状况因素。从以上角度来讲,统计监测人员综合实践素养目前亟待获得全面的优化提升  [4]。

2.2 统计监测手段存在滞后性

产业统计监测的基础性实践工作必须要建立在完善的统计工具手段保障前提下,否则如果缺少了产业数据的智能化统计监测平台工具,那么统计业务人员就很难应对与处理庞大繁杂的产业数据信息。现阶段的统计业务人员针对大数据的统计智能化工具手段没有做到正确进行操作利用,因此客观上就会造成现有统计数据的失真后果,进而显著影响了畜牧产业的规划决策制定环节。此外,某些产业管理部门人员针对智能化的气象监测以及土壤环境监测工具没有积极加以推广利用,导致国内现有的畜牧产业呈现出滞后性的产业监测管理实施状况。

2.3 统计监测工作缺少规范保障体系

统计监测工作的运行保障机制应当包含法规制度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物质基础设施保障等。统计监测的工作开展过程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统计监测的业务开展流程也比较繁琐复杂。然而现阶段的产业统计监测管理保障工作仍欠缺完善性,那么客观上将会导致统计监测的结论数据掺入较多的主观经验因素,无法保证形成准确严谨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方案。现阶段的某些产业管理部门针对统计监测的信息化保障平台没有做到尽快建立,导致浪费了统计监测实践业务领域的宝贵资源成本,不利于统计监测的业务成效提高。此外,统计监测工作得以顺利推行的物质基础资源保障力度也比较薄弱,某些地区的统计监测管理部门甚至缺少基础性的物质资源与配套设施保障,明显阻碍了统计监测的业务全面开展。

3 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完善改进措施

近些年以来,畜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转型过程频繁受到外界的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重点体现在自然气候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以及法规政策因素等  [5]。畜牧业的全面发展过程将会形成庞大的统计数据信息,畜牧产业目前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状况也应当得到准确的判断。在此前提下,助推畜牧产业顺利实现转型的关键实践工作举措就是要强化统计监测管理,具体涉及如下的统计监测工作完善优化要点:

3.1 提升畜牧业统计监测领域的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目前在产业统计监测的开展过程中,统计监测领域的业务实施人员应当积极运用信息化的现代统计工具,确保运用全新的统计监测工具仪器作为业务开展支撑。统计监测的业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畜牧业的产业数据统计处理操作规范,运用严谨科学的思路来对待统计实践工作。在层层上报统计数据的前提下,严格把控统计监测的数据质量,增强针对统计监测数据的审核监管工作力度。

统计监测人员针对当前时期阶段的市场需求变化、法規政策环境变化、自然气候环境变化等各个层面要素都应当引发重视,充分保证畜牧业的统计工作人员能够达到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统计业务人员对于现阶段的统计流程基本操作规定应当严格进行遵守,紧密结合统计业务开展实践的基本宗旨需求来完善统计操作流程。统计业务人员应当避免受到外界的人为因素干扰,确保统计业务人员能够达到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准。

统计监测人员应当善于结合目前智能化的统计业务开展操作方法,积极促进现有统计业务的总体实施质量优化提高。统计监测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统计监测工作的完整开展推行有助于畜牧业的健康转型,并且达到了支撑畜牧业科学决策的重要意义。统计监测人员的现有工作模式应当尽快得到转化与调整,结合全新的统计业务实践开展思路来创造最优化的统计业务效果。统计监测人员对于畜牧业的统计实践工作资源应当积极进行优化运用,避免浪费与损失统计监测领域的宝贵经费与资源。

3.2 创新智能化的统计监测技术手段

产业管理部门针对当前时期阶段的国内畜牧业如果要推动实现平稳健康转型,那么产业管理的机构部门人员就要深入推行统计监测工作。近些年以来,智能化的统计监测软件工具系统已经得到产业部门的充分重视。统计业务人员通过操作与利用智能化的软件工具,应当能够全面监测实时性的自然条件变化,避免畜牧业的发展运行过程遭受明显经济损失。统计业务人员针对信息化的自动统计工具应当能够准确进行操作,全面重视统计数据结论的误差。统计业务人员对于各个季度以及各个年度时间段内的养殖户台账重要数据都应当反复进行统计审核,防止存在养殖户台账中的数据信息错误。

工作人员对于统计数据的质量应当给予严格的保证,村镇范围以及社区范围内的统计业务人员应当实地察看养殖户的台账,详细询问养殖户的目前养殖状况,然后对于现有的统计数据进行网上报送处理。统计监测的管理部门负责人员目前还要确保统计监测业务的实施资源充足,防止统计监测业务的实施运行模式存在滞后性。统计监测的业务人员应当正确对待繁琐复杂的统计数据操作过程,充分保证最终统计数据的客观性。

3.3 健全畜牧业的统计监测保障体系机制

统计业务人员针对畜牧产业的全新发展情况应当正确进行应对,合理优化与健全畜牧产业统计工作的配套基础设施。畜牧业统计的实践工作开展过程较为复杂,统计监测的管理机构部门只有完善了法规政策保障体系,才能达到全面支撑统计实践业务发展的效果。统计监测的管理机构人员对于现有的统计监测操作实施流程应当尽快进行完善,合理优化统计监测业务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相关部门针对畜牧产业的监测统计业务人才应当积极加以引进培养,充分保证畜牧产业领域现有的统计业务人才都能具备优良的信息化业务素质,从而做到正确应对与处理庞大复杂的统计数据资料。畜牧业的统计业务具体实施人员目前应当充分认识到业务能力提升的必要性,进而做到积极参与网络智能化的统计业务人员培训工作。

具体在审核与报送统计数据的流程中,统计工作人员对于畜牧业的统计报表应当进行完整准确的数据汇总,避免发生瞒报与虚报统计数据信息的情况。镇(街道)的统计人员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给出的统计上报信息数据应当进行详细全面的审核,确保现有的审核数据中不存在任何的误差,并且写出报表说明来进行阐释。县区统计人员对现有数据进行人工审核和公式审核,审核完成后汇总上报上级,并写出报表说明。畜牧业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统计监测模式意味着统计技术人员必须要实时监测现有的产业发展环境,确保统计监测人员能做到及时查找畜牧产业的运行发展环境异常。

统计监测人员应当与当地养殖户保持畅通的联系,确保统计监测人员能做到全面沟通养殖产业的从业人员,从而做到深入与准确把握当地养殖产业的宏观发展趋向。统计监测人员对于实时性的养殖户反馈数据应当善于进行完整的汇总操作管理,运用量化统计的实践技术手段来提升统计监测的结论科学性。在此基础上,统计监测业务人员应当摒弃依靠既有经验模式来完成统计监测工作的传统做法,从而更多依赖于客观真实的养殖从业人员反馈建议信息。

4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对于畜牧业全面实施与开展统计监测工作具有显著的必要性。在目前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已经能够充分运用网络智能化的现代科技手段来辅助完成统计监测工作,体现了统计监测模式的创新转型意义。畜牧业的统计监测业务实施人员必须要正确认识统计监测工作的价值意义,积极完善畜牧业现有的统计监测管理保障体系,创新智能化的统计监测实施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其斌,石仙,侯开石.浅谈VLOOKUP函数在生猪养殖监测工作中数据匹配方面的应用[J].云南畜牧兽医,2021(04):35-37.

[2] 严康,王潍波,赵国琦.江苏省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现状及建议[J].中国畜牧业,2021(11):53-54.

[3] 姚陆龙.如何做好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J].兽医导刊,2020(01):60.

[4] 马近建,吴海船.郓城县推进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举措[J].山东畜牧兽医,2020,41(12):43-44.

[5] 李正遥,刘辉,谢海刚.基层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06):71.

猜你喜欢

畜牧业
碳中和目标下畜牧业低碳发展路径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畜牧业发展对策探讨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达961个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加强养鸡业卫生防疫 确保鸡产品质量安全
加大兽药监察力度 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全力解决畜牧业发展问题 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脚步
阜阳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关于内蒙古农牧民增收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