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传统孝道养成教育提升儿童品格
2021-03-23黄晓华
黄晓华
“孝是德之根本,德是孝行和良心的品质特征。没有孝则无德,无德者不可能行孝。”孝道自古以来被人们歌颂与赞扬。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风”。孝道养成教育是是践行道德的源动力,是德育教育的基点,对“立德”和“树人”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要从儿童抓起,孝道文化的内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结合新时代发展对德育工作的要求,我们提出孝道养成教育品德课程,即站在儿童的视角,以儿童为主题的孝道文化教育实践,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层面探索促进孝道文化在德育课程传承的实践路径,旨在形成一个各个层面都相辅相成的合力,进而促进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儿童的品格。
我校高度重视孝道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摆正孝道养成教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孝道养成教育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重要性,并通过设置孝道养成教育课程、开发孝道养成教育课程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孝文化传承活动等途径加强孝文化教育,切实提高学生们的孝文化认知理解程度,深化对孝文化的自觉意识以促进良好的孝道行为。
一、主题体验,课程渗透育人
学生对孝道观念的认同度,离不开课堂的升华和引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课程渗透育人不仅包括知识的传递,也包括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使学生从认知上意识到孝道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孝”是一种美德、一種习惯,更是优秀人才的必备素养。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我国古代关于孝子的故事,如“孝感动天的舜”“亲尝汤药的刘恒”“百里负米的仲由”“卖身葬父的董永”等。教师要以古人的“孝”为思想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直接给予学生“知恩要回报”的思想教育。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事情与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感想,与学生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交流对“孝”的认知。
二、整合资源,提升孝道养成观念
我们注重挖掘校内外资源,合理链接家庭资源,统整开发孝道养成教育资源。家庭教育下的孝道观念对学生的孝道养成教育有着独特的意义,我校分别以低、中、高学段不同的侧重点为抓手,自主开发了孝道养成教育课程,还根据各班学生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了项目化学习,采用跨学科的方式,通过学科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持续性的探究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开展孝道养成教育,我们除了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以外,同时积极联动校外资源。我们以广阔的社会资源为孝道养成教育的背景,开展争做“公益小学生”的行动,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孝道养成教育活动的内生动力。我校定期带领学生们来到敬老院,开展“红领巾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长者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们陪长者聊天,为长者剪指甲、表演节目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又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听听长者们讲过去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
三、树立榜样,弘扬劳动精神
榜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树立一个正确的好榜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榜样,能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积极地影响。所以我们以孝道精神为载体,激励学生学习身边的模范以及榜样。
(一)成立孝道教育讲师团
学校充分挖掘教师和家长的资源,开设孝道教育大讲堂。学校的教师和家长团队联动,走进课堂,开展活动,深度对话学生;邀请身边的模范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讲述个人事迹,塑造学生正确的孝道价值观。因此,实现了家校之间的资源融合,丰富了孝道养成教育的 途径。
(二)搭建多元展示平台
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孝道教育清单。依托清单,学校着手组织系统化、常态化的孝道文化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孝道意识、树立孝道观念。在此基础上,我校努力挖掘各种契机,为学生搭建多元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分享孝道教育的收获和喜悦。
(三)打造阶梯式分享体系
我校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捕捉身边最美的身影,其中包括家长、老师、饭堂师傅、花工和清洁阿姨等。引导学生用笔谱写身边的劳动之歌,用画面和文字的方式记录、分享、传播学生的发现、感受、体验、探索,引导学生争做“生活中的小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
孝道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推动孝道教育从知识育人走向实践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养成良好的孝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