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1-03-23刘丁山
刘丁山
摘要:小学科学是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育人育才的重要目标。小学科学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下一代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强化科学探究实践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不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教育背景下,科学课的课堂教学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其对学科教学的喜爱、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水平成为教师面临的重点课题。要想进一步推动科学课程授课有效性的优化发展,教师需要革新固有的教学思想观念,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予以清晰认识。
一、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来引导学生主动对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来主动思考问题。例如,在进行《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课的课堂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教师:“同学们的桌椅都是由什么制作而成的?”同学1:“铁!”同学2:“还有塑料。”教师:“那么还有哪位同学可以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同学3:“我的笔袋是由铁和布构成的。”同学4:“教室的窗户是由铝合金和玻璃构成的。”通过这样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去主动地观察身边的事物。经过对各种物品进行观察后,让学生分小组对每种材料的特点进行总结,并且在汇报完后由教师进行补充,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呈现教学内容
多媒体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重要产物,通过分析其在课堂教学环境下的长期运用情况来看,多媒体技术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是具有显著功能性与实效性的良好辅助教学手段之一。将科学课程的理论知识通过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在理解与分析层面给予学生较大帮助,便于其在科学学习方面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当前大部分教师依然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法,以对课本内容的口授讲解为基础,然后再将重要知识点、关键点等书写在黑板上,认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便能够扎实地掌握学科知识。但通过分析与总结真实的教学反馈可以发现,学生对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已经习以为常,很容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溜号现象,更无法在充分理解课本理论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夯实对所学科学课程内容的记忆,使得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逐步降低。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教育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价值,关键在于转变固有的授课方式、革新落后的思想观念,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手段,将素养培养合理地融合到授课活动中。将平面式课本内容的呈现方式予以转化,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功能,向学生呈现直观、动态化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推动科学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幅提升,充分诠释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理念。
三、独立实验求知,开拓学生思维
实验探究精神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现象,激活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发展科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学“空气的性质”一课,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这个性质时,笔者把纸团放在杯子的底部,询问学生:“再把杯子反扣放进水槽,纸团会不会湿?”学生猜测结果后,笔者并不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进行验证,并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加以思考,如杯子是竖直放入、放入的速度要快等。当学生验证后发现纸团没有湿,笔者故作惊讶地问学生:“纸团并没有湿,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杯子斜着插入水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思考,体会并发现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进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发展探究性思维。
四、提高小组合作进行科学实验的效果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科学实验教学中,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小學生的知识面、思维能力以及生活经验等都处于一个不太高的水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参与和探究式的学习,往往会因这些因素的影响而质量不高,甚至,有些学生可能根本无法完成自学或探究。这样一来,因为遇到阻碍,学习的过程也就不完整或不存在了,那么,培养素养发展的目的也就落实不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笔者会经常使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交流互动、相互协助,因为集思广益,通常就能解决学生个体知识、能力、思维局限性的问题。而且,合作互动式的学习因为开放、活跃,还可起到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基于此,在科学实验中,教师要按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划分实验小组,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实验当中都有自己的任务,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比如,在学习《感受空气》一课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尝试着把空气封进塑料袋、碗等容器中,一些学生思维不开阔或动手能力差,就不能独立完成,而在小组合作形式下,这就不是问题,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将核心素养与科学教学真正融合起来,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积极探究构建高效化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打造充满活力的小学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范玉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教育界,2021(19):62-63.
[2]关大伟.基于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3.
[3]沈云.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创新教学实践[J].学苑教育,2021(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