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导向下的乡土地理实践活动设计
2021-03-23严黎滨
严黎滨
课标指出乡土地理要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的生活环境,要会举例分析自然资源对家乡社会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地理实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地理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地理观点、知识和技能探究地理问题,有助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依据八年级教材“农业”第二课时的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为深化学生对农业生产条件及科技兴农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设计了此实践活动。活动分三大环节展开,各环节层层递进,组成系统的活动流程,具趣味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一、活动准备阶段
1.立足乡土资源,确定研究对象
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最为明显,地域性非常突出,农业布局要因地制宜,“地”就是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也步入“快车道”,农业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农业生产还应考虑当地社会经济条件,所以社会经济条件也成为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乡土资源中,漳州市市花水仙花是漳州农业生产的成功“标杆”。水仙花是漳州地区的一张名片,在漳州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以其优美的神话传说、婀娜的身姿、于深冬时节傲然绽放的风采,清香素雅,早在2004年就被注册为“地标”产品,200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深受漳州人民的喜爱,被称为凌波仙子。近几年,漳州市政府充分利用水仙花的品牌效应,营造“高颜值、高品位”的生态环境,建立圆山水仙花基地,形成特色农业生产主体,发挥区域农业示范引领作用。圆山水仙花基地也称“水仙花海”,位于漳州市郊,距市区近,交通便利,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理想场地,加上水仙花也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因此我们把它确定为本次实践活动的研究对象,便于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2.教师踩点,拟定研究课题
教师从互联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实地踩点,确定考察路线。了解“水仙花海”基本概况,确定研究主题,研究内容为圆山水仙花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及其产业化调查。活动的研究主题、目的和方法如表1所示。
3.指导实践目标,指引素养方向
以“圆山水仙花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及其产业化调查”活动的设计立足于课标,对应的内容有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利用图文资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举例分析自然资源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了解家乡对外联系的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本次实践活动安排在八年级上学期,由于八年级学生已经学完《世界地理》,对自然地理和区域人文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地理理论水平、考察和实践能力,因此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制定实践目标。
二、活动实施阶段
1.聚焦热点材料,激发探究兴趣
热点材料吸引学生眼球,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活力和兴趣,明确探究对象与活动任务,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和深度学习。热点材料设置如下:近几年漳州市农业生产响应党中央政策,紧跟时代步伐,“绿色+创新”的产业强市模式,绿色生态型农业生产技术成为新潮流,特别是深度挖掘漳州市“地标”产品水仙花,依托水仙花的知名度,以水仙花文化为引擎,整合水仙花文化要素,盘活传统农业,是漳州市促进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动其他行业发展的成功典例。
2.开展实践活动,落实核心素养
(1)组建学习小组。教师指定一名组长,同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自己对于本次活动的探究方向。分组任务有通过采访花农、花卉专家了解水仙花生长条件及现代技术如何培育新品种,完成访谈报告;结合教材,通过调查与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后,完成以水仙花兴衰史为主题的手抄报;参观“水仙花海”感受水仙花文化,归纳整理有关资料,举办水仙花及其产业化图片展、研究性小论文等。
(2)准备活动资料和用具。带齐收集的材料、访谈提纲、温度计、纸笔、地图工具如漳州市交通图、“水仙花海”导游图、常用药品等。
(3)进行安全教育。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组建活动小组微信群,建立通讯录,便于及时联系;前往“水仙花海”需要经过水仙花大桥,沿途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结伴而行,不得擅自行动;有事马上向老师汇报。
(4)实地考察。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前往“水仙花海”实地考察,仔细观察后认真填写活动考察表,做好对当地花农、花卉专家的访谈记录,注意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考察表设置一空白栏,便于学生在考察过程中有新发现及时记录,发挥创新性。
三、活动总结阶段
1.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及时总结评价
活动结束后学生及时完成研究成果,制作成果的过程是学生回顾实践体验,融合自身知识,分析、感悟并内化提升为自身新的知识储备的过程;呈现形式多样,如视频、图片、小论文、实施方案、实施报告、访谈报告、PPT等,在成果制作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讨论,集思广益,提升了学生的感悟层次;教师也及时给以总结评价并对优秀作品上墙展示,肯定实践过程中的优点,指出缺点并加以修正完善,利于今后再次实践活动的开展。
2.深化理解,拓展迁移运用知识
本次实践活动以乡土素材为例,贴近学生生活,是区域数据的最佳选择,便于学生对区域的认知和深化理解,掌握区域学习要素,逐步养成从区域视角、动态视角、生态视角及综合视角来认识区域的习惯,通过对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的运用,渗透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乡土地理资源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让學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深度感知自然奥秘,感受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认识乡土乡情,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实悟出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加深区域认知,掌握区域学习方法,触类旁通,完善自身知识系统,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把知识学活。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拓宽思维的深广度;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挖掘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激发学生对家乡地理环境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