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外阅读的探讨
2021-03-23郭轶华
郭轶华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课外阅读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的同时,不可忽视课外阅读。
(一)课外阅读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课外阅读历来被中外教育家认为是教育教学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列宁曾说过∶“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读过大量的图书。”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读书的人群日益稀少。《中国教育报》曾开展了两项社会调查,一项是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另一项是调查教师的阅读情况,结果令人忧虑。不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课外阅读,而且我们的教师也是这样,除了自己所教的那门课程外,对其他重要作品有所了解的也为数不多。这是令我们忧虑的事情。在信息社会,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靠阅读,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将会因缺乏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限制其发展的潜能;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将会是一个缺乏文化内涵的平庸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将会成为一所没有希望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非常古老而又时时焕发出青春的学科。曾经有一位数学家说过∶“数学是科学的女王,数学也是科学的仆人。”这句话中的“女王”与“仆人”尊卑非常悬殊,但是却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数学是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而由于这个原因,数学才在科学中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数学课外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符合现代化“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他们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就差,思维转换就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的质量差,数量也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及错误。因此,重视数学的阅读,丰富数学的语言系统,提高数学的语言水平有着非常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
1.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所谓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所以,学生仅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作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自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及表达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數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及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教师上课就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深入浅出地、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作练习或者爬黑板,而后,总结、布置课下作业,仅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教师的讲解非常精彩而常常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现象产生,主要原因是缺少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的环节。美国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比较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如法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也特别鼓励学生读数学书。所以,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3.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我们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所以,教会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首先教会学生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应该要求达到八个字:读通、弄懂、厘清、学会。读通是指能够通览全文,大致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弄懂是指理解概念、法则、定义、定理等,明确算理,掌握解答方法以及整个内容的含义;厘清是指能够分清段落、层次,找出重点和难点、基本知识和解题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学会是指能够掌握例题提供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理解概念的含义,运用学过的概念和知识进行思考辨析并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能对某些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阅读并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的教育思想。
4.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性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不可能办到的,有效途径应该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的个别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先生的“自学辅导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及“青浦数学教改实验”等,无不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教给他们良好的阅读方法,把读书活动的过程变成学生们实践活动的过程,变成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的过程,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效益。
5.数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
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是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美国心理学家布龙非尔德(L.Bloonfield)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可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的由来。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定义、法则、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及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与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力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还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认识这些特殊性,对指导数学的阅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达到教育教学的完整统一
近年来在研讨数学“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把整个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对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开拓创造精神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课外阅读既是课内阅读的扩展与延续,又是课堂教学的及时补充。在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中,教师可根据课内所学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课内的教学内容当做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内容当做是拓展的面,由点到面地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数量,形成以教材为中心、得益于课外的“涟漪效应”。课外阅读要让学生感受时代的气息,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课外阅读是由教师或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都是学校教育的不同形式,各有侧重、各有用场、互为补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发挥课本的作用
1.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中学生获取信息一般有三种渠道:课本、教师、社会(包括学生),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
2.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使学生会阅读数学课本,初学时一般要达到三个指导:指导学生能顺利地阅读课本中所有的句子,并能说其含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过程中构建过程的文字;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本过程中进行尝试操作,尝试练习。如果绝大多数学生练习和表述正确,这就说明学生通过阅读数学课本初步获得成功。
三、实施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阅读数学课本的基础上,拓宽数学阅读的层面,开始初试课外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渴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学校、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或鼓励、表扬,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对这样的心理特征,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享受进步、收获、成功的喜悦。如可以组织读书比赛活动,利用班队活动时进行交流;还可以设立“小灵通”讲台,利用课前两分钟,介绍数学知识、读书方法等。这样,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和展示,他们心理上就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会更加激发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热情。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只有更换脑筋,解放思想,让学生到书“海”中去“弄潮”才能真正改变学生课外阅读不景气的现状,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