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2021-03-22孙民
孙民
山东淄博的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传统节日中的‘家”一课时,产生了困惑:“家”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但他们对家庭的认识与了解局限于自发的原始朴素感情层面。如何实现意义提升,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甚至传承家国情怀,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困惑对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实现价值引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我非常愿意说说这一课,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老习俗中有新发现,浸润就是文化传承
家是我们都熟悉的地方,然而正是由于置身其中、太过熟悉,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对家的理解与体验呈现出不同的视角,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比如,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感悟“家”;从父母的养育、子女的孝敬行为体验“家”;从家庭历史的渊源与变迁了解“家”……“传统节日中的‘家”这一话题就是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一个视角。但是,“节日年年过,此中有新意?”传统节日中的“家”是什么样子呢?当我打开教材深入备课时,渐渐有了新的发现。
让我们一起开启发现之旅吧。就拿教材例举的春节习俗“年夜饭”来说,可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次聚餐。“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网络流行语,也印证了“年夜饭”所代表的中华民族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之情,饱含祝福家族、家庭幸福团圆的美好愿望。在我的家乡湖北,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便这样,我们依然能从不同的春节风俗中发现同样的“家”文化。
比如,小时候,老家吃“团年饭”有一个奇特的习俗,要从天黑一直吃到天亮,据老人们讲,这寓意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亮堂。“团年饭”的座位安排也极有讲究,长幼有序是乱不得的,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家”文化中尊老敬贤的文化缩影吗?“团年饭”中菜品的名字也智慧满满:糖醋排骨摆盘后叫“节节高升”,清蒸童子鸡取名“凤凰喜迎春”,腰果配上虾仁菜名立刻变得“高大上”,叫金玉满堂。犹记得小时候,我在“团年饭”上正准备用筷子夹鱼时,奶奶生气地敲我的手背,郑重地对我说,这盘鱼是“看鱼”,现在吃了我们家就不能“年年有余”了。
“团年饭”的吃法也大有名堂。有的习俗是开席前由家中最长者领着全家一起拜祖先,“三叩首”的仪式自然流露出对“家”的敬畏;大人喝酒前要洒三滴,在孩子们不厌其烦的刨根问底中,大人会告诉你这是敬天、敬地、敬祖先,从中不难感受到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里,“家”的地位何等崇高;吃饭时,小孩子会有样学样地给别人敬茶,老人会提醒你,遇到长辈,你端着的杯沿要在长辈的下面,以示尊敬,同辈人杯沿才能平齐……我还发现,在传统节日习俗中,我们对“家”的理解不仅仅是自己的“小家”。在记忆中,我作为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春节“年夜饭”开始之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到各家各戶串门拜年。这不正是中华民族“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传统文化吗?
在“备课”过程中,儿时的经历给了我新的意义通达、价值感悟,这些传统节日习俗不正是鲜活、流动的文化根脉吗?在课堂上浸润这些丰富的习俗,不正是在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吗?孩子们或明或暗、或现或隐地亲近这些习俗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价值引导便内蕴其中。
此外,贴春联的习俗更不可忽视。“祖国山河好,人民岁月新”“富国安邦人欢财旺,移风易俗送旧迎新”“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从贴在家家户户大门上的春联中,我相信孩子们是能够品味到中国人血脉中所流淌的家国情怀的。就像歌中唱到的:“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我试图将上述研读教材的片段思考,乃至情感“原生态”地呈现出来,其实是想和淄博的这位老师做深度分享,帮助这位老师解决困惑——感觉这节课内容太单薄,没什么可教的,认为这节课就是讲年夜饭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爱。
我理解这位教师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教材中有“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的表述。其实,这只是教材“知识窗”具体情境中的表述,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否则,既“窄化”了传统节日中的习俗,也“窄化”了由习俗引申的价值引领。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了春节,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冬至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本节课的“习俗”还应包括少数民族的习俗。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一一列举所有习俗。教学要从教室里的孩子亲近的、亲历的、熟悉的习俗中去发现,去探究,实现小学生所能达到的意义理解、文化认同。如此,孩子们自然会发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有着丰富的“家”文化,如注重团圆,追求幸福美好,尊老爱幼,互敬互爱,乃至初步体验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家国依存的大爱情怀、家国情怀等。
二、从新视角看老习俗,思辨实现价值引领
传统节日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传统节日习俗中发现“家”因素,探究“家”文化是一个熟悉而又容易忽视、独特而又新奇的视角。而新视角必然会带来新思考:如果说教材例举的“年夜饭”“回家”等习俗是“明线”,那么,这种看老习俗的新视角则是隐藏的“暗线”。“明线”提示学生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学习,“暗线”则提示老师,我们的教学在回归儿童生活之后,要用诸如“新视角”等方式,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其思考。这种经过探究、自主思考所获得的意义提升,肯定比“贴标签”“灌口号”等牵强的提升更指向德育的核心素养。
如何实现意义提升?我认为其基本要求是教师要在读懂“明线”的基础上“经略”暗线。因此,通过上述“原生态”的思考呈现,我还希望传递的信息是:在执教“传统节日中的‘家”一课时,老师也是探究的一份子,要和学生一起经历探究的过程,作为“同行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与引导,而不是站在所谓的“终点”等候学生。
都说实践出真知。武汉市江岸区余华岭小学张俊老师在实践中感悟到,课堂上教师要学会“三不为”:不说教、不直白、不代庖。我对此非常赞同,循着张老师“三不为”的思路,在意义提升的关键节点,有所不为还要有所为,老师应该“为”什么呢?
当交流了年夜饭的菜品名称后,学生可能只是感受到这种习俗的喜庆,还无法提升到对家的愿景与祝福的意义领悟。不做直白的牵引,老师该怎么办?别着急,年夜饭上还有说祝福语的习俗。人们会怎样说祝福语呢?学生们肯定会抢着回答:我们要祝福老人“健康长寿”,老人会对成年人说“事业有成”,大人们会对我们说“学习进步”……从菜品名称的喜庆到话语传递的祝福,聪明的学生会在不同的习俗中归纳出共同的节日心愿,那就是希望家人好,家更好。也许学生感悟的话语不一定规范、严谨,但那有什么关系?意义提升已然实现。
我们也试着为这一教学片段作出关于意义提升的小结,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三为三不为”——不说教,要提供更丰富的“习俗”材料;不直白,要引发学生对典型材料的比较、辨析;不代庖,要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升。
陶行知曾说:“以教人者教己,为教而学。”作为成年人,老师何尝不是在比较辨析中对事物进行意义提升的?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看看我国脱贫攻坚的胜利、抗击新冠疫情的成果……比较中外“抗疫”的差别,中国人珍视家庭、家国情怀的传统文化从未像此刻这般让我们自信与自豪!
淄博的这位老师曾问我:从年夜饭感悟到家国情怀,教学活动该怎么设计?说课交流到这里,我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启示。从前面提到的春联自然流露的家国意识,到春节新习俗——看春晚,还有清明节,我们除了给家族逝去的亲人“上坟”,还会祭扫革命先烈……记忆中我的老家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即除夕当天将家打扫一新,老人们会特地把挂在中堂的旧画换成新画。而不论新旧,画都是一个主题——我们党的领袖像,至今都是如此。老人们会用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好日子感谢共产党!
恕我实在无法提供给你直接可用的教学活动设计,我认为教学活动无非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体,但关键在于内容。我相信,只要找到当地丰富的传统节日习俗,发挥三四十个孩子汇集起来的“智慧”,我们的老师一定能设计、组织好形式各异但同样精彩的教学活动,实现自然的意义提升与价值引领。
三、老习俗回归新生活,活动促进道德成长
传统节日习俗流淌着中华文化基因,对于我们而言,这些不是教科书上的“知识概念”,而是一年又一年的生活。而我們有幸生活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伟大新时代。因此,我们要和学生一起探究的不仅仅是传统节日中的老习俗,究其根本,是要回归我们所传承的中华文明新生活。
“回家”是我们“每逢佳节”时的向往,乃至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文化符号。在万家团圆的灯火下,总有一些平凡的“逆行者”,他们及其家人的付出更能让我们通达“家国情怀”的认知与认同。2020年2月8日,央视元宵节特别晚会上,主持人连线了一位特别的女孩陈琪方。陈琪方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疫情发生后,母亲、外公坚守医院守护病患,父亲值守社区,从春节到元宵节她都是一个人在家。说她特别,是因为她写了一封给新冠患者的公开信。在信中,她一方面鼓励患者与病魔做抗争,一面也给自己的外公与妈妈加油。她写道:“哥们,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这封公开信感动了很多中国人。陈琪方及其家人朴素的行为不正在生动诠释着“舍小家为大家,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吗?我们身边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医护人员”“快递小哥”“环卫工人”……也正因如此,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到的“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是多么的沉甸甸。
小孩子最喜欢“过家家”,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正好就是“传统节日中的‘家”。因此,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活动起来,创设类似上述情境,为学生“再现”他们所发现的承载着“家”因素的传统节日习俗。当前,传统习俗教育不是多了,而恰恰是少了。我们有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让老习俗与新生活去“摩擦”、碰撞,既有推陈出新又有传统传承,在新一代中国人身上潜移默化的传承、生长,这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我们的德育课程教学不应局限在教室“坐而论道”,还应该融入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之中。我所在的学校多年来坚持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向50个人拜年。曾几何时,点头Hello招手Hi成为我们打招呼的时髦,“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成为孩子们“拜年”用语的“标配”。为此,我曾“变身”小学生,在散学典礼上亲自为学生演示如何“拜年”。“Hello、hi!”我将手插在口袋里,左顾右盼地踱进门,很洋气地一挥手,学生一阵爆笑;我退回重来,这次一进门便立正站好,抬手敬了一个队礼,又惹得学生们笑起来……用不正确的拜年方式作对比之后,我开始传授正确的拜年方法:满脸笑意地走上前,双手抱拳、鞠躬作揖,口中道着新年祝福,毕恭毕敬。学生们鼓掌赞同,一些围在校门口的家长也纷纷叫好。我还邀请语文老师和学生们交流如何说拜年的吉祥话,让学生知道对老人、父母、同龄人要有不同的祝福辞,表情应该是欢喜的,千万不要因为没拿到红包就拉下脸来……为什么要向50人拜年?因为除了家人、亲戚,我们还应该向邻居、生活在周围的人主动送上新春祝福。过年期间,凡向50人拜年的学生,开学后都会得到学校奖励。有记者问我,如何证明学生做到了?我当时的回答是:“只要孩子们申报了就可以得到奖励,我有理由相信他们!”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