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2021-03-22黄自波
黄自波
摘 要: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师范类本科院校作为高校中的一类特殊功能的院校,其培养的学生主要为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动机这一维度,通过分析其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原因、学习动机提升的必要性,探索性地提出了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提升策略。
关键词:师范类; 本科院校;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3-145-002
高校的学生作为一种特殊阶段的学习主体,其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发展趋于成熟和稳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高校学生的学习质量的高低,对于国家发展的话意义深远。从本质上看,提升高校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一词源于心理学,是指激发人的行动或抑制某些行动的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学习动机就是激发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内在或外在驱动力。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范类院校作为一种注重实践性和应用型的大学也日益发展壮大,然而,受到各种发展因素的影响,很多师范类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动机匮乏、学习质量低下等现象,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利于其成长成才。
一、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及原因
(一)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出年级阶段的差异
在调查时,我们通过向陕西地区两所师范类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出年级变化的趋势和特点,类似一个U形的曲线,大一学生的学习动机较高,大二至大三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明显下降,大四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普遍提高。
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我们得知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这种学习动机变化趋势反映的是当前许多高校学生的整体现状,不是师范类本科院校的特例;二是受到升学因素的影响,大一学生大多都是经历高考被录取到大学的,他们曾面临着升学的问题,所以大一学生他们还保留着高中阶段较强的升学因素的学习动机,到了大二和大三阶段,这种升学因素的影响逐渐降低,到了大四阶段,很多学生又面临考研需求,所以学习动机也较高;三是上一阶段学习行为习惯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迁移作用,据分析,受到高中阶段学习行为习惯的正迁移作用,大一阶段的学生大多具备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着大一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进入大二,上一阶段的影响逐渐衰弱,很多学生学习动机降低,甚至表现出了不良的學习行为习惯,直接对下一阶段大三的学习起到了负迁移的作用。
(二)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表现出专业类别之间的不同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师范类本科院校的学生,其中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受文史类专业普遍倾向理论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居于中等水平;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在理工专业偏向于实践应用方向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较高水平;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因学生长期注重专业课,文化课较差的情况,所以整体的学习动机居于较低水平。
(三)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表现出不稳定性的特点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及对观察对象的分析表明,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表现出不稳定性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内部动机不牢固,在对待学业问题上有畏难情绪和惰性,缺乏明确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等;二是容易受到外界学习环境的影响,常见的外界学习环境包括了:宿舍的学习氛围、班级的学习氛围、学院的学习氛围、学校的学风等,这些学习环境与个人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即周围的学习环境越有利,学生的学习动机越高,反之则越低。
(四)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表现出地域性的差异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师范类本科院校中,许多学生的学习动机表现出了地域差异,本省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外省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的现象。导致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源结构质量的原因。一般师范类本科院校在本省招收的学生数量占比较大,外省招收的学生比例较小,所以,省内学生的竞争相对较小,外省的竞争较大,生源质量是要优于省内,学生的整体学习行为更好,学习动机也强于省内的学生;二是学生独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据调查发现,省外学生的独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适应能力都要强于省内的学生,因此,在学校期间,他们的学习行为表现更好,学习动机也越强,省内的学生则处于相对劣势。
二、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提升的必要性
(一)改善学生学习动机是师范类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决定的。教师教得再好,但是学生不愿意学,在课堂上划水,在课下不钻研,学习动机不足,学生学习质量不高,造成了教学工作中“学”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师范类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都属于师范类学生,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的教师力量,关系着民族的教育事业发展,因此师范类院校的教学质量更显重要,而提升师范类院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
(二)提升学生学习动机是师范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主要运行机制是三个方面: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任何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都要以学生发展为基础,学生的培养出现问题,就说明学校的培养方案不符合要求,如理论教学过多,专业实践教学较少等情况就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高。因此,就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动机因素,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一途径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师范类院校培养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教师,要保证培养的学生顺利进入教师岗位就业,就必须要把好学生培养关,通过各种措施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使其个人能力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
高校学生的发展主要包括了理论知识能力的发展和实践综合能力的发展,理论知识能力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发展的主要方面,实践综合能力则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这两方面能力的发展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要实现良好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发挥正确的学习动机作用。师范类本科院校的学生要实现个人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完善自己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改进学生学习动机是解决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动机不足问题的必然选择
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动机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有:学习动机随年级衰弱现象,文史、艺术类专业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动机不稳定,学习动机地域差异等。要解决以上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上述问题和现象,刻不容缓地分析问题,对症下药,选择最优的策略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改进。
三、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提升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树立有效的学习目标,促进学习动机提升
学习目标可以理解为学习者通过各种学习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成果。学习目标对于学习行为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己所制定的学习目标预测自己将取得的学习成果。
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目标的培养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近期阶段性学习目标,在学习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和特点制定近期阶段性学习目标。按学习形式分类制定课堂学习目标、课外学习目标,通过制定课堂、课外学习目标,形成实时反馈的课堂学习效果动态管理,课外学生学习时间的保证;按学习阶段分类制定学期学习目标、学年学习目标,通过树立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实现学生相对完整时间段学习成果的自我检查,以及坚持不懈的学习动机;按学习目标内容分类制定学习成绩目标、荣誉目标,通过成绩目标检查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荣誉目标的实现情况,检验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是长远发展性学习目标,这一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求持续时间和发展的长远性,不局限于短时间内就要取得较高的学习成果,如职业生涯目标、学科专业目标等,这些学习目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更大,时间更加久远,是培养学生学习目标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力量。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课堂教学方式,受到长期以来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课堂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讲授的内容多为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低下。当前社会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短视频、通信软件等多种现代化信息传播媒介,使得各类知识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速和便捷。教师课堂上讲述的知识内容,学生自己可以通过这些媒介实时获取,学生就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以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等,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在教学安排上,师范类本科院校应根据师范类专业的实践应用性特点,减小理论课的权重,适度扩大师范专业实践课的教学比例,如微格教学、三笔字、实习等,通過具体的实操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完善学生考核、奖励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当学习行为得到了奖励或正强化,那么学习行为的发生概率就越大。高校对学生的考核、奖励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就是一种反应和强化,考核和奖励制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就是一种正强化,反之,如果考核和奖励制度阻碍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就是负强化。师范类本科院校应逐步减少期末理论考试成绩的比重,逐步增加学生平时成绩比例,此外,还要完善学生奖励制度,形成多类型奖励、多层面量化的评比机制,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塑造点—线—面三位一体的良好学习环境,改善外部不良学习条件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动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形成点—线—面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学生是单独的一个学习个体,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被分配到一个宿舍、一个班级,则形成了一条线,多个宿舍和班级组成了学校的一个面。这对于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是:首先,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要善于培养自己所带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好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统筹抓好学校整体学习风气的建设。
由此,形成了学生个体学习动机良好,在宿舍或者班级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宿舍和班级学习环境,最终班级相互影响形成了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学校的优良学习环境又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不断实现学习动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海龙,沈倩倩.大学生学习过程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12
[2]何振中,李子丹.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教学论,2004.1
[3]邓静.浅谈高校学生学习动机不足问题[J]理论研究,2019.10
[4]安哲锋,金妍.我国高校青年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研究综述——基于2012—2017年中外核心期刊的定量分析[J]青年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