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停课不停学”线上思政课的实践与反思

2021-03-22蔡佳何琼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高校教学

蔡佳 何琼

摘 要:以疫情期间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实践为契机,总结经验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通过线上思政课教学和问卷调查,思政课要更好地发挥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维,高校加快信息化建设,以及推进思政课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 线上思政课; 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3-114-002

疫情是一次突击“大考”,在教育领域由线下转至线上教学,全国高校都基本完成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转型。这种转变不仅考验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能力与水平,也考验着教师对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力,是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契机;同时,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是推动后疫情时期混合式教学的一次重要的实践。此次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深度结合,是一次“倒逼”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步[1]。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线上教学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将为后疫情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思政课线上课程研究背景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贯彻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既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又不耽误学生学业,开展线上网络课程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教学形式上,在教育部的督促下,2.4万余门在线课程免费向全国高校开放;同时,各高校在预期开学前规划线上课程预案,督促教师做好线上教学准备,通知学生在线上课堂平台做好上课准备。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其中职业结构中显示,“截至2020年3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26.9%”[3]。这意味着,在线下与线上课程的转变过程中,学生对于线上课程需要的设备或者网络条件基本上是满足的。

疫情使得师生只能“被动”接受线上教学,“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全面推开并深入,带来的却是师生的共同成长。在高校统筹预案安排下,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忙中不乱,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育技术的发展必然极大地推动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这次“停课不停教”中,教师必须快速成长,转变思维,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将疫情化危为机,探索在线教学的新实践,形成在线教学的新范式,对未来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意义深远。

思政课是一门极具理论魅力而与现实又紧密相连的一门课程。线上课程的开展要求教师既要结合疫情典型案例进行理论讲授,又要注意分析线上学习的学生学情的变化情况。线上非面对面教学的方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依赖于学生自主性、积极性,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督促。线上教学虽然不能用线下教学的方式去约束管控学生,但是线上教学过程在网络上的“留痕”,即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完成学习任务时的记录,能为教师分析学情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以利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线上教学的方式方法。

高校的教学对象主要是“00后”,这个群体对于网络上的沟通、交流是得心应手的。线上课程开始前,教师担忧隔着屏幕可能会阻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但在实践中发现线上交流更容易进行,师生之间有了更多交流机会和更大空间。大学生选修网络课程、各类教育培训的线上上课、线上交流的方式早在疫情暴发前就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与之相反的是对于一部分教师来说,线上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对于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的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了较好的经验。

二、线上思政课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的平台工具很多,例如腾讯会议软件、钉钉、云课堂智慧职教、雨课堂等。思政课主要采用录播的方式,通过云课堂智慧职教和微信两个平台完成教学过程。

1.采用录播方式,主要考虑到学生在家学习的网络条件各异。通过调查得知,只有45.67%的学生网络状况良好不致影响上课,超一半的学生网络状况不稳定。此外录播课可以回看,方便学生重看、重学。由于没有直播的即时交互,使得观看过程稍显枯燥,因此要注意教学环节设计与微信互动紧密结合。

2.云课堂智慧职教有所有学生的班级信息,方便教师分班教学。学生打开云课堂网页或者APP,就可直接进入班级进行学习。

3.微信平台是利用微信群发布课堂环节信息以及课后答疑的重要载体。例如,云课堂上布置的任务不能实现推送的,都由使用比较广泛的微信群来实现。

根據思政课特点,进行教学环节设计以及调研分析,具体有以下方面:

1.课前准备阶段:第一步,教师收集典型案例等资料,准备讲稿以及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的相关练习与资料,制作课件。第二步,进行录课,录课的工具主要使用雨课堂录屏功能进行录制。第三步,上传课件、教学视频、课前与课后练习及阅读资料。

2.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在云课堂的“课前”发布任务,并在微信群通知学生查看任务。在任务中提示学生预习课本,并指出知识重难点。此外,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少量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规定时间完成。根据调查情况,有35%的学生不会主动预习课本,但在云课堂的任务布置下,完成任务的同学达到96%。这表明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欠缺学习自主性,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多运用任务型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不能低估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上的潜力和可塑性。

3.课中:提前五分钟在云课堂设置签到,为防止学生网络不顺畅,可适当延长签到时间。学生在规定时间观看学习视频。观看完一小节教学视频后,根据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在微信群中进行问题讨论与答疑。讨论结束再继续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在讨论答疑互动中需要设置难度适中的题目。难度大,会挫伤学生互动积极性;难度太小,便不易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不能为课后提升练习的布置提供有效借鉴。从调研结果看,87.5%的同学认为题目难度是适中的。

4.课后:布置相关练习作业。作业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对部分优秀作业在微信群中进行表扬,以正向激励学生积极性。从调查结果看出有87.02%的学生认为题目难度适中,98.08%的学生的问题都得到了教师的回应,帮助学生问题解决的有86.54%,这意味着教师能够即时回应和解决问题,都是给予了回应并解决问题了。

以上线上课程的问卷调研,主要针对部分在校大二学生进行线上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208份。

线上课程如何掌握学生真正的“行踪”,也就是说如何有效考核来约束学生行为,这直接关系到教学实效性的问题。线上课程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督促下,利用教学平台的浏览数据以及微信群的即时沟通来实现,即以实时的签到、提问、讨论、作业等方式进行考核。这些考核也以激励性考核为主,即参与讨论、回答问题需要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例如,云课堂的签到功能可以设置在某个时刻进行签到,录课时就已预设了讨论问题,是否认真观看录播视频,也可以从知晓并回答问题的现实情况看出。通过上述考核,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在微信群提问,及时反馈意见。

三、线上思政课的反思与建议

随着疫情的结束,线上思政课的实践实现了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重要任务。在这次“被迫”考验中,无论是思政课教学还是高校信息化建设都存在不足或需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线上课程不能只是把教室教学变为在屏幕前讲课。尽管目前普遍认为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转变是成功的,对这一结果是普遍满意的,但是对教学质量的考察才是根本。思政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抽象性,但这门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是无处不在的。线上课堂尤其不能只有空洞的理论讲授,也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点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层面。还要有和实践的紧密联系,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第四节中,讲到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可以鼓励学生去各自所在社区或者乡镇去考察,让学生亲身体会在疫情期间,社区干部是如何守护防控一线的。这样让线上思政课也可以“活”起来。此外,如何将目前积累的线上教学经验和学情数据转化吸收,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是需要教师真正思考的问题。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教师不能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视而不见,而是要转变思维,主动学习和运用。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签到了、答题了,完成教学任务了。教师需要学习优秀的线上教学案例以及系统的信息化培训,进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其次,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如此大规模的将互联网应用到教育領域,应该是史无前例的,这体现了我国高校的应急能力和水平。但也暴露出各高校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建设的差异。目前来说,学校平台建设上,在日常教学中,一般不会出现网络拥堵的情况,但是线上教学中,这类情况非常多。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更稳定、更新速度快、更优化的系统平台。教学资源上,应以教研室为单位,建设科学的、系统的线上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交流与反馈上,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反馈、交流应建立有效的渠道,能有正面回应并切实能解决问题。学校应积极构建线上教学交流平台,共享教学经验,而非各系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而应群策群力,共同进步。在学习培训上,高校需要组织教师参加相关信息化应用的培训,并分系部、分专业组织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而非仅仅为培训而培训,不关注后期教师的应用情况。

最后,推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这次疫情虽是突发,线上课程虽是应急,但是,总结这次的线上教学经验,将更多的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已经成为共识。参与到线上课程的教师业已体验到网络技术为教学带来的高效与便利。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线上课程的实践,关于学生的“学”的传统观念被打破,不再局限于教室中的课堂和教师的讲解,而是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偌大的教育资源足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疫情时期的线上授课经验将会推动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常态。所谓混合式教学,是指为学生创造一种真正高度参与性、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强调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是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下教学与辅导方式的混合。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能力准备[4]。无疑在最开始使用混合式教学会因技术问题、课程设计等问题而增加工作量,但教学效率和便利性会随后显现。思政课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利用互联网来延展、串联线下课堂,有利于突破教与学的时空局限,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双向互动,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线上互动,把握学生的学习偏好,教师能够掌握更充分的学情分析数据,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四、结语

在信息爆炸时代,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意识形态竞争激烈。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守住主阵地,就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耳、入脑、入心”,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疫情时期的思政课线上教学,学生们借助信息化网络工具在“课堂”上的活跃性,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教师们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看法,也认识到了互联网+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高校要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教育,推动思政课朝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应是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邬大光,李文.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7):1-30

[2]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教育部,[2020-02-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3]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网信网,[2020-04-28]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4]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3):13-24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高校教学
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
“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能否经受住四重考验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