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减负提质”教学策略研究

2021-03-22易鹤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减负初中物理

易鹤

摘要:物理本来就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很多初中生在面临初中增多的科目时,本来就已经剧增了心理压力,再加上物理知识的“连番轰炸”,初中生的心理防线很容易就被“击溃”了。这些过多的课业压力被强加给青春期的初中生,也很容易造成他们心理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以上是传统教育存在的固有问题。因此,在国家顺应“减轻负担,提升质量”的风潮提出“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顺应国家教育改革风潮,转变教学观念,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还要注重作业形式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减负;提高教學效率

前言

“双减”的不断推进让初中教育“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优势,改变教育观念,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思想为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同,而初中物理教学更是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大为减轻,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使教学“减负”工作在短期内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的家庭作业,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有效地消除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弊端,从而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一、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讲述+板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单方面向学生讲述物理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人公身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也阻碍了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

部分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正在影响着他们的物理学习。首先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然后就是学习物理只背诵理论脱离了实践;其次,一直刷题,但不擅长于总结问题,所以效率不高;三是解题思路和方法错误,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最后,初中物理教学任务繁重,但教学时间有限,学生面临高考,有一部分学生盲目追求钻研困难的问题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却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此外,由于初中生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作祟,使得他们深受“应试教育”思想荼毒,为了提高成绩,他们施加给中学生更重的课业负担,这也使得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带有恐惧和逃避的心理,限制了他们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脚步,逐渐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二、“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减负的具体措施

2.1转变教学理念,摆正教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时转变教学方式,维护学生课堂主体的身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构建师生和谐交流情境,站在初中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立足于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探索为他们减轻课业负担和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可行措施。初中物理教师还要摆正教学态度,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者,要积极做好学生的表率。因此,老师要帮助初中生激发物理学科求知欲,用微笑和自信的状态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自信,用大方、幽默的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难点,老师微笑的面容和幽默的语言会使初中生以放松的心态参与学习,也会更愿意与老师交流和互动,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学习的效果自然得到了有效提升,最终实现了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提升和学生的思想减负。

2.2作业设计的“增效减负”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书面作业的形式非常普遍,老师借助现有的教材和资料,给学生布置一些书面练习的作业,这些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长期来看,不利于初中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成绩,老师布置了更多的作业,但进行作业设计时很少能站在每个学生的角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就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有效结合智能化设备来为学生安排家庭作业,充分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在设计内容和形式上也要有不同的创新;同时,还要充分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展他们的潜能,在作业设计上可以多安排一些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实际运用能力,这是书面作业难以达到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初中物理家庭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书面作业的设计还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符合学生需求、多样化的设计。有效地创新包括布置学生和家长的作业,促进孩子和父母的互动,比如家庭小实验等,可以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此外,教师还要适度地布置作业,注意作业量的控制,也不要严厉批评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

2.3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能力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初中物理的减负增效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活动的开展,避免给学生布置太多书面作业。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生活化的物理实验,让实验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向学生展示简单但是效果明显的物理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激发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声音与环境”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传声筒:准备两个一次性纸杯,分别在底部打一个孔,然后把准备好的绳子,从孔当中穿过去,穿过去系紧,然后把绳子拉直,拿着纸杯的两个人,可以通过制作的传声筒进行交流,这就证明了声音需要依靠介质传播。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再让各小组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完成实验的总结报告并提交实验个人总结。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减轻了学生的书面作业负担。

结语

“双减”政策让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大降低,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影响,初中物理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我们去解决。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合理设计学生的作业,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效率的稳步提高。总之,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初中物理课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但是,如果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把“双减”的思想贯彻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缓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每一个问题都克服,最终实现“减负提质”的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冉洋.初中物理课业减负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9(6):19-20.

[2]张强.减负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魅力中国,2020(12):161-162.

[3]汪家骏.浅析“减负增效”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9(67):162.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减负初中物理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心灵之窗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